夏晓宾:走向巅峰时刻--中国智能变电站改造安装第一人的背后故事

来源 :当代劳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23日,当青岛午山智能变电站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验收,成为国内第一个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时,夏晓宾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眼泪潸然而下。他知道,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朝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一环,是青岛电网发展的崭新高度,也书写了他职业生涯中难以忘却、为之自豪的一页。夏晓宾是青岛供电公司修验工区继电保护班班长,他的岗位很基层,但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却在“技术牛人”、“草根专家”、“特等劳模”之外,又多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份——中国智能变电站改造安装第一人。 November 23, 2010, Qingdao Yushan smart substation passed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acceptance, becoming the first 220 kV smart substation, Xia Xiaobin can not restrain the excitement of the heart, tears suddenly. He knew that this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GCC’s development toward a strong smart grid, a brand new hei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Qingdao Grid and a page unforgettable and proud of his career. Xia Xiaobin is Qingdao Power Supply Company repair work area monitor squad leader, his post is very grass-roots, but the man of short stature, but in the “technical cowardly”, “grassroots experts ”, “special model ” In addition, there is a more respectable identity - the first person to rebuild and install China’s smart substation.
其他文献
BIM项目经理,毫无疑问是工程界的热门职位.所谓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儿”,现在的BIM项目,要么是很复杂地牵动着诸多利益相关者,要么就是贯穿设计到建造甚至到运维,不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发展的大型化趋势,大型塔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多,其设计质量对于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大型塔设备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通过构建工作面过断层数值模型,研究开采扰动条件下断层动态力学响应特征,并分析采场矿压显现与断层损伤滑移互馈机制.研究表明:工作面逐步向断层推进过程中,断层损伤变量增
弗雷·奥托(Frei Otto)(图1)[1]不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位研究者、工程师、建筑工人、教师、环保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有灵性的建筑,影响了无数建筑
2013年12月初,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
“纳米易洁陶瓷”于2001年8月通过了专家评审,该产品采用特殊的涂附技术,将纳米液体硅均布于陶瓷表面,经高温处理,得到具有纳米量级膜层的陶瓷.产品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