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证工民建筑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方法及有效途径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压能力、和取材方便、成本低和高强度优点使的混凝土在各种土木工程使用范围广泛,因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成了整个工程的关键。本文从原材料、科学配比、施工过程、及现场管理等方面讨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有效途径.
  關键词:工民建 ;水工建筑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Abstract: because the concrete has good durability, compressive ability, and conve连宏伟niently,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n various civil engineering using a wide range, s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whole proje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raw materials, scientific formula,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ite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re discussed and the effective wa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Hydraulic structur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合格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
  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送质检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因此原材料的控制十分关键。
  二、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达到科学的比例
  技术人员在试验室里固定条件下分析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施工现场的条件一般都有所出入。施工设备的功率问题,运输的问题和气候条件实际施工技能水平的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配比不当,而配比不当的混凝土用在建筑中极易造成垮塌等情况的出现。所以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在保持水灰配比不变的条件下,对混凝土的含水量做出调整。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达到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建筑混凝土和工民建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 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
  可见,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般说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浇筑前的质量控制、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冬 、夏季浇筑过程的质量要点控制等几方面。
  (一)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1)结构用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施工。中原材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申请试配。 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 石、水泥、 外加剂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2)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严格按试验报告中的塌落度标准控制,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
  (3)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施工面的准备,确保模板和钢筋位置标高, 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
  (二)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坚持开盘鉴定制度,而且每天都应根据原材料情况进行调整。
  (2)加强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坚决退回。
  (3)检查振捣情况。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除检查漏振外,重点关注过振等不良振捣,避免出现内部蜂窝、孔洞等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4) 泵送混凝土应保持连续工作,如必须间歇时, 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由于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45 分钟,所以,允许中断时间也不能长于45分钟。
  (5)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应监督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具体为: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3m;否则就应使用串筒 、溜槽,使混凝土沿其下落,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楼层或地面。
  (6)保证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使用优质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关键。 另外,模板拼缝、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
   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发现:模板缝在 0.5cm 以下,采用黄油水泥拌和物补缝;当模板缝小于1cm而大于0.5cm时,采用快硬性砂浆封堵模板的刚度是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垂直度的先决条件,模板在重复使用前应进行模板刚度校准,对变形过大的模板应停止使用 为保证分层印迹线水平贯通及竖向板缝印迹线垂直,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横平竖直,模板安装时,要筛子求模板定位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避免墙面印迹线及爬锥孔错位,影响墙面整体效果 为延长模板使用寿命和方便脱模,应使用脱模剂。 根据收集到的国外清水混凝土墙面施工的资料分析,混凝土层间水平分层印迹线的处理,对墙面整体感观效果影响很大。 为了处理好层间水平印迹线,达到墙面美观的效果,我们在水平分层缝处采用了压条施工方案,压条可选择截面规格为50mm3mm的角钢,将角钢固定在模板板面上,角钢下边线与浇筑分层线平齐(或略低),当每仓混凝土浇筑到位收仓后,就形成了一条规整的水平分层缝 角钢下边线采用测量控制,保证了贯穿性的“ 横平”。
   四、 施工人员的素质
  要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不符合操作规程的自觉杜绝,自然就能以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质量以上是笔者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经常发生,但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够掌握好质量控制的要点,控制好每一个关键环节,混凝土的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的,就能建设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建筑。
  五、结语
  混凝土承担了民用住宅 、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的梁、 板、 柱、 基础等的结构安全以及防渗等功能。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腾飞,建筑也逐渐走向高层化,建筑桩基础的承载力面临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挑战。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土建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桩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做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  Pick to: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rapid development in
【摘要】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乙烯氧氯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国内新建了一批大乙烯氧氯装置,在原料路线上以原料成为主导趋势,技术上在净化、合成、节能降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发展了自有技术,单系列、大型化成了大家的共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铜催化剂上乙烯氧氯化反应动力学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铜催化剂,乙烯氧氯化,动力学  abstract :with the adjustment of th
摘要:水闸通常建在河道、渠道及水库、湖泊岸边,具有挡水和泄水功能。水闸多数是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挡水高度一般不超过15m,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一般不大于10m。众多水闸的修建,在防洪调度、排除涝水、挡潮蓄淡、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城镇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水等除害兴利方面发挥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属于不可缺少的水利基础设施。一按此做好水闸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闸;质量控制;混凝
摘要:堤防是沿河、渠、湖、海岸边或行洪区、分蓄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的防洪工程。堤坝防渗施工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重要的作用。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堤坝会有不同的特点,就要采取不同的防渗技术。本文主要就探讨了几种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劈裂灌浆;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  Abstract: the embankme
摘要:梁式转换结构是转换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转换形式。它具有 受力明确,传力直接,费用较少等特点。梁式转换结构广泛应用于框支剪力墙 结构。因此,探讨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  Abstract: beam switching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tructure in the trans
摘要:分析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熟悉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方式与解释原则,通过现场检测某工程基础筏板混凝土缺陷掌握地质雷达实际应用,并与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地质雷达在大体积混凝土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混凝土;缺陷  Abstract: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radar, famil
摘要:简要对矿山控制测量的方案设计、作业流程、内业处理、工程验证的作业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控制测量;探讨  Abstract: the scheme design of mine control measure are given, process, processing in the industry,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method are disc
摘要:转换层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转换层结构具有传力直接、明确,传力途径清楚、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高层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转换层设计带来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并以某工程问题探讨了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layer i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EDC裂解炉炉管失效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了其失效的几种形式,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对EDC裂解炉炉管失效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基于EDC裂解炉炉管失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EDC裂解炉;炉管失效;形式分析,风险控制  【 abstract 】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EDC cracking furnac
摘要:以乐清新区海涂围垦地区某工程为例,结合基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对海涂围垦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差,土方开挖困难,工程桩偏位等问题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了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场地加固,从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海涂围垦区域欠固结土上基坑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 围垦; 桩偏位; 水泥搅拌桩  Abstract: Taking “two area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