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口山)酮化合物诱导HepG2细胞发生细胞自噬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2种(口山)酮化合物1-羟基-2,3,4,8-四甲氧基(口山)酮(简称Fr15)和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简称Fr17)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结合转录组学进一步研究其增殖抑制的作用机制.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2种(口山)酮化合物Fr15和Fr17(0,0.03,0.15,0.3 mmoL·L-1)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化合物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自噬体形成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标志性蛋白SQSTM 1(p62)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Ⅱ(LC3 Ⅰ/Ⅱ)的表达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通过RNA-seq转录组学测序技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RT-PCR法验证测序差异表达基因对比结果.结果 发现细胞经化合物Fr15和Fr17处理后,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化合物Fr15和Fr17对HepG2细胞周期影响不大.荧光显微镜表明随着化合物Fr15和Fr17浓度的增加,细胞中自噬体数量逐渐变多.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加药后的细胞p62蛋白表达下降,同时LC3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RNA测序结果分析Fr15和Fr17,分别得到26 102个及52 351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发现化合物处理后对细胞自噬信号通路影响较大.qRT-PCR验证6个与自噬相关的表达上调基因,其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6个基因均出现上调趋势.2种(口山)酮化合物Fr15和Fr17可能通过诱导HepG2细胞发生细胞自噬来抑制其增殖.
其他文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是201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区.近年来,在积极推动航空港建设的进程中,他们始
期刊
期刊
研究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藿香正气口服液高、低剂量组,自
该文旨在研究蚕沙被排出家蚕体外后的化学成分降解,并确定主要的降解成分及其变化关系.该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在系统解析蚕沙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
建立同时测定蓍草中6种主要成分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墙草碱和新墙草碱B含量的色谱方法,用于指导蓍草的质量控制.以6种成
探究丹皮酚(paeono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 M1型极化的影响,并从基因层面探讨该干预作用是否与miR-155的下调及下游JAK1-STAT1通路受抑制有关,进一步为丹皮酚抗动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