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自行开发多媒体教程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教学设计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同时,对教师灵活使用教材、深度备课、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课件开发 教学 后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178-01
多媒体课件集语言、文字、图片、动画、影像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人机交互性、教育性、趣味性、观赏性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中。它通过提供鲜活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自主型学习创设了环境。课件的来源途径主要有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开发等,自行开发出的课件更符合教师自身教学的需要。下面以《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程》开发为例,就其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应用,对教学、教师等产生的影响谈几点体会。
1 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多媒体教程由十四个单元组成,由Dreamweaver编写,通过最基本的Flash、Word、Photoshop等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本教程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优秀平台。
1.1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程提供的素材进行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甚至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可以游刃有余的扩展和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调查,多数同学愿意尝试用电脑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解剖生理学,喜欢把抽象的知识制作成Flash来学习,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多媒体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注意。主要有:(1)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2)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尤其是不能取代解剖学的标本、模型以及教师形体演示。(3)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不能盲目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如果全部使用网络课件教学,由于网络课件字体较小,单位时间内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大,展示的内容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再加上班级容量较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多媒体教学要以“恰当运用、当用则用、不可滥用”为原则,将课件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使用,建议班级人数不超过50人。
1.2 通过校园网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
将这种网络课件放在校园网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后复习等提供平台,尤其是通过引入试题检测系统后,可采用机考阅卷、分析,学生可以自行评估学习效果,查找问题,弥补缺陷,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件的作用。
1.3 激发兴趣,提高考试及格率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都有难度,再加上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及格率低。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知识竞赛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我校曾多次举办解剖学的知识竞赛,受到广大师生好评。而自从2007年引入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课件提供的资源,效果更为突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成绩,考试及格率明显提高。
2 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影响
2.1 有助于职业教育理念的渗透
卫生学生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就是人体解剖学,学生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能早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自觉不自觉地就把所学的知识与医学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开发多媒体教程,将职业教育思想渗透入教程的制作中,注重了教学设计和“岗位”教育的需要,从“宏观→微观”、从“结构→功能”、从“功能定位→结构定位”,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的重要性。此外,在多媒体教程中还设置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菜单栏—“小窍门”(学习记忆技巧)以及强化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的菜单栏—“临床相关应用”,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将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渗透其中,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2.2 有助于教师深度备课
专业课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需要把原教材的文字、图片等逐字进行推敲,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成课件内容,加深了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钻研和理解,使他们做到了深度备课。另外,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素材教师可以举办公开课、示范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3 现代教育技术得到灵活应用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利用flash技术和扣图技术,使解剖学图片呈现了动态显示效果,在教学应用中收到好的效果;flash动画不仅仅可以嵌到网页中,单独使用也很方便。另外,利用iframe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充分利用模版,实现多组合作。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件开发过程中的灵活运用,也提示我们课件制作不必一味追求先进的技术,只要技术应用得当,常用的计算机技术同样会取得好的效果。
3 示范效应
本教程的开发带动了我校其它课程,制作出更多的多媒体教程。我校已先后完成了中药学、妇产科学、生物学的系列配套多媒体教程。此外本课件的表现形式也为其它多媒体教材的开发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自行开发多媒体教程,有利于转变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绩,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重要作用。而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远远超过教程开发的本身,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课件开发 教学 后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178-01
多媒体课件集语言、文字、图片、动画、影像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人机交互性、教育性、趣味性、观赏性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中。它通过提供鲜活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自主型学习创设了环境。课件的来源途径主要有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开发等,自行开发出的课件更符合教师自身教学的需要。下面以《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程》开发为例,就其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应用,对教学、教师等产生的影响谈几点体会。
1 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多媒体教程由十四个单元组成,由Dreamweaver编写,通过最基本的Flash、Word、Photoshop等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本教程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优秀平台。
1.1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程提供的素材进行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甚至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可以游刃有余的扩展和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调查,多数同学愿意尝试用电脑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解剖生理学,喜欢把抽象的知识制作成Flash来学习,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多媒体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注意。主要有:(1)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2)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尤其是不能取代解剖学的标本、模型以及教师形体演示。(3)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不能盲目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如果全部使用网络课件教学,由于网络课件字体较小,单位时间内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大,展示的内容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再加上班级容量较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多媒体教学要以“恰当运用、当用则用、不可滥用”为原则,将课件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使用,建议班级人数不超过50人。
1.2 通过校园网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
将这种网络课件放在校园网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后复习等提供平台,尤其是通过引入试题检测系统后,可采用机考阅卷、分析,学生可以自行评估学习效果,查找问题,弥补缺陷,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件的作用。
1.3 激发兴趣,提高考试及格率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都有难度,再加上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及格率低。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知识竞赛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我校曾多次举办解剖学的知识竞赛,受到广大师生好评。而自从2007年引入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课件提供的资源,效果更为突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成绩,考试及格率明显提高。
2 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影响
2.1 有助于职业教育理念的渗透
卫生学生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就是人体解剖学,学生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能早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自觉不自觉地就把所学的知识与医学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开发多媒体教程,将职业教育思想渗透入教程的制作中,注重了教学设计和“岗位”教育的需要,从“宏观→微观”、从“结构→功能”、从“功能定位→结构定位”,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的重要性。此外,在多媒体教程中还设置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菜单栏—“小窍门”(学习记忆技巧)以及强化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的菜单栏—“临床相关应用”,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将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渗透其中,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2.2 有助于教师深度备课
专业课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需要把原教材的文字、图片等逐字进行推敲,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成课件内容,加深了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钻研和理解,使他们做到了深度备课。另外,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素材教师可以举办公开课、示范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3 现代教育技术得到灵活应用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利用flash技术和扣图技术,使解剖学图片呈现了动态显示效果,在教学应用中收到好的效果;flash动画不仅仅可以嵌到网页中,单独使用也很方便。另外,利用iframe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充分利用模版,实现多组合作。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件开发过程中的灵活运用,也提示我们课件制作不必一味追求先进的技术,只要技术应用得当,常用的计算机技术同样会取得好的效果。
3 示范效应
本教程的开发带动了我校其它课程,制作出更多的多媒体教程。我校已先后完成了中药学、妇产科学、生物学的系列配套多媒体教程。此外本课件的表现形式也为其它多媒体教材的开发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自行开发多媒体教程,有利于转变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绩,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重要作用。而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远远超过教程开发的本身,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