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实现的三维目标之一, 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强调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每位生物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相互的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物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生物学知识是千百年来无数科学家经过对自然界进行艰苦卓绝地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立志造福人类的思想境界及意志行为作为素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激励示范作用。例如,在初中"探讨生物奥秘’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1.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2.我们应向李时珍学习什么? 又如,在讲"沙眼防治"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第一个发现沙眼衣原体的我国科学家汤凡的事迹。他拒绝外国著名优厚待遇相邀,坚持留在国内,为了搞清沙眼病原体,他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后来国际防治组织授予他沙眼金质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讲好中华民族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故事,激发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的观念主要是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对这些观念,学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过程中加以渗透和形成。如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真核细胞模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就渗透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再如,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判断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综合得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群落中生物及其环境间的依赖性,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个体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在化肥与池塘富营养化这个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当然,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不深刻、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对蕴含在实验中的观念形成明确的认识,并逐渐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用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教育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客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光合作用这一实验中,可启发学生:为什么要预先让天竺葵"饥饿"?加人工酒精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叶的遮光部位不变色?而曝光的部分却变成蓝紫色?最后让学生思考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光合作用。通过亲身的实践,激发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满足现有的能力和知识,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设想,去求证,在求疑解惑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通过分析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多位科学家分工合作所取得的。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
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这些探究实验,课前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制定本组的实验计划,包括:各组员间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得到数据后又怎样处理等。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各小组选一名组员站起来发言,公布本小组的实验结果,看看哪一小组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实现经验共享,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神经系统学习时.可以教育学生同龄人的大脑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差异,主要看你用不用功,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衡量人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很多成功人士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上大学,而后来奋发进取,仍然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学习上遇到障碍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教师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生物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生物学知识是千百年来无数科学家经过对自然界进行艰苦卓绝地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立志造福人类的思想境界及意志行为作为素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激励示范作用。例如,在初中"探讨生物奥秘’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1.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2.我们应向李时珍学习什么? 又如,在讲"沙眼防治"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第一个发现沙眼衣原体的我国科学家汤凡的事迹。他拒绝外国著名优厚待遇相邀,坚持留在国内,为了搞清沙眼病原体,他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后来国际防治组织授予他沙眼金质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讲好中华民族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故事,激发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的观念主要是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对这些观念,学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过程中加以渗透和形成。如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真核细胞模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就渗透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再如,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判断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综合得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群落中生物及其环境间的依赖性,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个体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在化肥与池塘富营养化这个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当然,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不深刻、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对蕴含在实验中的观念形成明确的认识,并逐渐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用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教育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客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光合作用这一实验中,可启发学生:为什么要预先让天竺葵"饥饿"?加人工酒精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叶的遮光部位不变色?而曝光的部分却变成蓝紫色?最后让学生思考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光合作用。通过亲身的实践,激发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满足现有的能力和知识,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设想,去求证,在求疑解惑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通过分析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多位科学家分工合作所取得的。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
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这些探究实验,课前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制定本组的实验计划,包括:各组员间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得到数据后又怎样处理等。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各小组选一名组员站起来发言,公布本小组的实验结果,看看哪一小组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实现经验共享,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神经系统学习时.可以教育学生同龄人的大脑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差异,主要看你用不用功,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衡量人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很多成功人士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上大学,而后来奋发进取,仍然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学习上遇到障碍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教师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