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民,看这只“大象”如何华丽转身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座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工厂坐落于中国的六朝古都——中国南京。走近这座大工厂,你会发现整个厂区的颜色是带着神秘的砖红色,醒目却不耀眼,很怀旧、很复古、很中国、很特色,和这家工厂的背景很符合——这是一家军转民企业,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
  提到体型庞大的军工国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如果你以为他们只生产航空母舰这种高大上的军工产品,那你就太OUT了!
  早在本世纪初,中船重工就已经很接“地气”了。1999年,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研发国内第一条饮料吸管自动化生产线,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獎。
  2012年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下属中船重工·鹏力塑造的吸管产量超过300亿支,占据了全球高端吸管1/5的市场。如今,已是全球产量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吸管生产企业。
  航空母舰、塑料吸管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来自同一家军工国企,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又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其跨界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探寻摸索,只为生存
  “企业跨界最初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七二四所前所长周希辰直言不讳地说,“追朔到20年前的七二四所,军品任务减少,员工待遇不好,几个技术骨干接连带着技术跳槽或‘下海’。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七二四所开始到民品市场上寻找机会。”
  凭借军工技术优势,七二四所最先拿到的订单是家电生产线。“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种家电生产线我们都造过。”周希辰说。
  由家电生产线树起的良好声誉引来了一家台湾企业的关注。“当时中国还没有能力制造吸管生产设备。国外企业对我们搞技术封锁,设备卖得很贵。这家台湾企业就找到我们,问我们能不能自主研制一套吸管生产设备。”周希辰说。
  经过一段艰苦的技术攻关过程,七二四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套吸管生产设备。为适应市场发展,七二四所又从研发生产吸管设备,发展到直接生产吸管,并成立了中船重工·鹏力塑造,其间员工质疑声不断,“咱们可是搞高精尖技术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高精尖,那都是最前沿的国防技术。吸管这么没技术含量的东西,是小作坊、个体户才做的营生,造大船的去造吸管,说出来不怕人笑话?”“科研院所搞科研才是本分,造设备还能算是技术产业化,造吸管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咱们既没有规模化生产经验,也没有市场营销经验,能赚到钱吗?”……
  周希辰说:“和平年代军品订单有限,必须做跨界,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但跨界要想成功,绝不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一定要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有利润空间、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去尝试。”
  据周希辰介绍,最终下定决心生产吸管,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吸管产业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吸管设备生产企业平均年销售额约为300万~500万元,预计之后几年最多也就3000万元,而吸管的市场容量当年就有5000万元,预计每年还会有30%~50%的增幅。二是已经掌握制造吸管生产设备的核心技术,生产吸管有技术优势。另外,在进行售后服务时近距离接触了不少吸管企业,对规模生产的管理方式也算有一些了解。
  前七二四所副所长、鹏力塑造总经理吴兴旺说:“‘跨界’之初,最难过的一关是市场营销,计划经济的军品和家电、吸管设备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吸管是完全市场竞争行业。”
  为了拿到订单,吴兴旺曾亲自带队,两个月时间里,几乎走遍了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乳品生产企业。然而,陌生拜访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鹏力塑造副总经理李进清楚记得,他签下的第一笔吸管订单只有4000元:“当时心里可不是滋味了,之前做军品,一台设备就能卖上百万元,现在费了半天劲儿,才拿到个4000元的订单。”
  “但我们并没有气馁,想了不少办法‘讨好’客户。积极与客户建立联系,谈不成合同的就以加强沟通为主。日子久了,客户开始相信我们的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销售额就慢慢上来了。”吴兴旺说。
其他文献
作为河南省首家、也是中部最大共享办公品牌,UFO.WORK共享办公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资金和人才优势,产生集聚效应;并利用自身投资管理和风险投资运作的实践经验对高成长性企业进行投资,创造孵化中心项目与风险投资的“双赢”效应,努力打造一个帮助创业者的全周期产业孵化平台。  UFO.“Your First Office”  “你人生的第一间办公室”一一帮助城市积极分子和创造力年轻人创业更成功。  创业
人物名片:郑超:95后,中共预备党员,“植韵园艺”创始人,农大企业者联盟联合创始人,KAB认证创业培训师,立德社工公益讲师,央视金牌实习生。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现于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任职,曾任23届国旗班班长,24届国旗班辅导员、中科院植研所科普大讲堂客座讲师。曾作为CCTV10《健康之路》栏目最年轻的特邀嘉宾录制节目。大学期间荣获北京市优秀团员、五四青年标兵(农大学子最高荣
针对参数变化及不确定性干扰等非线性因素对于车辆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的策略,保证轮内电动汽车在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仍然可以保证车辆的行
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中,采用的算法仍包含了定子电阻和d轴电感。当参数与电机实际值出现偏差时,就会导致MTPA控制角产生误差。根据虚
12月28日上午,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召开第一届委员会大会,正式成立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企业科学技术协会,大同科协是陆家镇第六家企业科协。会上选举了许立霖同志任大同齿轮企业科协主席,陈勇志同志、赖国祥同志任科协副主席以及陈钰雯同志任科协秘书长。  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1月11日,由西萨摩亚大同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是一家外资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250万美元。主要生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攸关国计民生,这是毋庸置疑的。  1964年,在大庆油田,诞生了一首豪迈的歌:  “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这首歌叫作《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激昂的旋律把石油工人建设祖国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不过,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石油工人身上,还深藏于每一位为能源安全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