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史题材影视作品成为“增信”的利器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史增信的“信”包括哪些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湖南省委强调,要坚定信仰、增强信念、提振信心、增进信赖。通过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制和传播,可以很好地宣传党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从而起到增信鼓劲的作用。
   影视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影视是鲜活的历史,是生动的教科书。我们认识欧洲二战的历史,主要靠前苏联、法国、英国、美国、南斯拉夫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影视剧,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桥》等,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主要是通过《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近年来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觉醒年代》也都是极好的历史教科书。
   有专家认为生死、战争(革命)、爱情是文艺的三大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将这三大主题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例如毛泽东杨开慧的故事、瞿秋白杨之华的故事、左权刘志兰的故事、陈毅安李志强的故事、刑场上的婚礼的故事等。
   优秀的党史、革命史题材作品,无疑可以起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党的领袖的信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党史题材、红色题材影视创作和传播工作。
   党史题材影视创作要遵循正确党史观,尊重文艺规律
   遵循正确党史观。所谓正确党史观,总的来说要按照唯物史观来对待党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体说来就是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编造历史、歪曲历史;要树立大历史观,把党的百年史放在中华民族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放在20世纪世界史中来看,理清其前因后果;要分清主流和非主流,既不能对党史中本质和主流的东西视而不见,更不能一叶障目,把历史的支流和偶发性事件放大为历史的主流;要用科学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在历史上的曲折和失误;要用贯通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党的历程,正确理解和评价党史人物和事件。
   正确对待党的领袖和英雄烈士。一段时期来,学术界、文学界一些人打着还原历史、人性化的旗号,对党的领袖和英雄烈士进行解构,先是所谓“去魅化”,接着是污名化、妖魔化。党的十八大以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才遏制了这股歪风。党和国家从宣传导向和立法规范双管齐下,对革命领袖、英雄烈士重新正名,效果十分明显。
   反对理论上的“去革命化”。所谓“去革命化”,就是认为我们已经走出革命年代,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而不是革命党了,所以要“告别革命”,去掉“革命思维”。针对这一不正常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党的正式提法是,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里面并没有区分‘革命党’和‘执政党’,并没有把革命和执政当做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这为我们搞好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尊重文艺规律。党史题材影视作品不是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文艺作品,不但要遵循正确党史观,还要尊重文艺规律,体现英雄主义本色、理想主义价值、浪漫主义情怀、诗性气质。要精心塑造人物,用心讲好故事,创新表达方式,丰富表达手段。总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选准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做到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高度统一。
   以高度自觉演奏好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党史题材创作中,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电影有《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44天》《秋收起义》等,电视剧有《乌龙山剿匪记》《毛泽東和他的乡亲》《恰同学少年》等,纪录片有《用我一湘壮河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寻梦蒙达尔纪》等。
   建党百年,躬逢其盛。在国家广电总局和湖南省委的领导、指导下,我们正努力在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宣传、主题创作中当主力、打头阵。以湖南卫视、芒果TV为主平台,全媒体参与、全年度贯穿,明确《百炼成钢》《理想照耀中国》《百年正青春》等16个重点项目,涵盖电影、电视剧、文艺晚会、综艺节目、专题片、纪录片、动画片、广播剧等多个门类,全面奏响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交响乐。其中,微专题片《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先声夺人,好评如潮;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正在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吸引很多年轻人追看。
   湖南卫视、芒果TV的观众以青年为主,平台的气质是青春的、动感的,平台的理念是创新求变的,而这与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高度契合。共产党人是最早倡导个性解放的,共产党人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共产党人是最善于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的,以这样的共产党人为题材、为主角的作品,对今天的年轻人天然具有吸引力。这些年热播的《恰同学少年》《伪装者》《江山如此多娇》等影视作品叫好又叫座,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充分证明了党史题材和红色题材的独特魅力。
   作为党媒的新闻、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时代的变化、审美风向的变化,以高度的自觉和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党史题材影视创作中,真正做到党之所指,我之所向;国之大者,我之所为;民之所好,我之所趋。
   (作者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
其他文献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南,必须统筹做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篇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推进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省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我们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这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长沙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史增信”主题,组织了第二次专题学习。我们认为,学史增信这个“信”,就是增强“四个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树牢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党史学习态度。  树牢唯物史观,就要旗帜鲜明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自成立那天起,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