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题课变得“实”起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高三,评题占用了老师们很多时间,成为高三备考课的“主打节目”。本文就如何评好题、巧评题,使试题发挥应有的示范、导向、检测作用,谈一些看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文;评题;自主;探究;共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三,评题是“家常便饭”,占用了高三师生将近一半的时间,如何评好题、巧评题,使试题发挥示范、导向、检测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故而我们在评题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研究、分析。像对于语音、字形、病句、连贯、标点符号这些基础知识题,我们应让学生自己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并要求他们写上分析,此外还要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如我在处理“辐射”这个词时,就引导分析该题的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车”字旁的“辐”而不是“巾”字旁的“幅”?“车”字旁的“辐”往往与哪种意思有关 ?经常与哪些字组成词语?“巾”字旁的“幅”往往与哪种意思有关?经常与哪些字组成词语?学生经过分析就会总结出规律:“车”字旁的“辐”往往与从中心往周围发散这种意思有关,因为“辐”原来就是指“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车辋的一条棍儿”,它呈现出从中心往周围发散这种特点,可组词“辐辏”“辐射”;“巾”字旁的“幅”往往与宽度这种意思有关 ,因为“幅”原来就是指“布帛、呢绒等的宽度”,可组词“幅度”“幅面”“幅员”。学生经过这一番“咬文嚼字”,就对这两个字的区别有一个清楚透彻的认识了。
  二、为提高评题的效率,要对共性问题精雕细刻,以求析一当十
  在评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哪些题几乎是所有的学生会,哪些题大部分学生会,哪些题大部分学生不会,这样评题的时候就可有的放矢。对于大部分学生不会的题,我们就精雕细刻,追根溯源,让学生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明白做错的原因,知道自己欠缺的知识,总结出做这类题的规律。如我在处理一次寒假作业的第19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成一个单句,对‘国学’加以解释”时,就发现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写成了复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单句”“复句”认识不清,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我就抽出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认真讲了单、复句的知识,并拿出2004年浙江省高考题第24题和2006年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题第20题“给二十四史下定义”让学生做。经过这样的精敲细打,学生就不再把做这种试题视为畏途了。
  解剖一个麻雀可以知道全体,分析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题足可以一当十,提高效率。
  三、进行总结和升华,探究出解答试题的方法和规律
  (1)找到试卷与大纲、考纲、课本的契合点,揣摩命题人的思路,预测以后试题的命题方向。试卷是大纲、考纲、课本精神的具体再现。我们如果找到了课本与大纲、考纲的契合点,也就挖掘出了试卷的精髓,对试卷的认识也就能达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找到命题的规律。如2010年平顶山新乡许昌三地第一次调研考试文言文阅读第4题——选择对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晨终无恨色”中的“恨”解释成了“仇恨”,实际上应解释为“遗憾”,这种解释出现在《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和《长恨歌》的“恨”中。所以该题的答案应为B项。我想在评题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找到试题与考纲、课本的联系,这样才暗合命题者的心意,才算挖掘到了考题的精髓。
  (2)对精华题往深处挖,举一反三,真正体会到题的“精华”。所谓“精华题”也就是能全面地考查考生的能力、难易适中、考法灵活、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题。如周周练试卷中的一个题:请你分析搜索引擎“百度”和下载软件“迅雷”名字的妙处。这个题非常新颖,既考查了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面、背诵名句的能力,关注生活的能力。题中的“搜索”“百度”“下载”“迅雷”四个词非常重要,要重点分析。另外这是语文考试,就应该与文学、名句等语文知识联系起来。答案是——“百度”的妙处:A.表明搜索广泛;B.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度”能给人以惊喜;“迅雷”的妙处:A.是对“迅雷不及掩耳”的浓缩;B.说明使用该软件可以让您的下载变得十分迅速。这个题给人的启发是很大的,它的借鉴意义也非常强。
  (3)总结方法和规律。哲学上说,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有规律性。掌握住了规律,也就掌握住了该类题的解题方法,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应试技能。如诗词鉴赏题,要注意“三看”“四步”。“三看”即看题目和作者,看题材和体裁,看注释。“四步”即第一步要分清题材和体裁,第二步要体会意境,第三步要咀嚼关键字词,第四步要明辨手法。作文要注意正确立意,如何正确立意:一要定位,即确定作文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是多则材料作文还是单则材料作文;二要找关键字、词、句;(这些关键字、词、句往往在抒情和议论的部分)三要转化,即把生动的语言转化为抽象的、平直的、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语言,之后把转化后的内容连缀成句;四要追根溯源,多问为什么,由果往因推;五要联系现实和鲜活的论据,丰富立意;六要把立意放入材料,进行验证。
  只要同学们注意对试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行扬弃、升华,就能够从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来,之后把它们整理出来,记到试卷上,这些东西就会成为难得的“财富”,就会成为“上阵杀敌”的“利器”。
  四、做满分卷,完美卷,做好评题的收尾工作
  老师们不止一次发现考卷中某个题刚刚做过,可是还有许多同学不会做的情况,这就是因为许多同学学习不注意巩固和回顾,讲数量不讲质量。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做满分卷,每一次考试之后,我先把学生的答卷情况大致看一番,做到心中有数,评的时候可有的放矢。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把试卷发给学生,等评完后,要求学生把试卷再做一遍,确保答题的准确、完美,并要求学生把做题的方法、心得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把试卷交上来,我再细改,细看。对不符合要求的,返工重做,争取让学生做一套试卷,就有大的收获,有所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详析与简评结合,深挖与回顾并举,点与面呼应的做法,就一定能提高评题的质量,让每道题、每套题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评题课变得有深度、高效起来。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从诗歌表现手法、诗歌鉴赏手法角度入手,注重让学生在课外诵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分析能力。  【关键词】贯穿古今;高中诗歌鉴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留下的灿烂遗产,诗歌也是高中语文课文必选文章,高中诗歌鉴赏分析不仅有利于高中学生语文文章鉴赏能力的提升,其对于高中学生诗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关键词】发现美;感受
【摘要】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总给人一种被教参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从字词教学到文章主旨的理解,再到写作手法的认识,几年下来,能让学生记住的恐怕只有一些零碎的东西,不成章法,老师都理还乱,估计学生也是混沌一片,教的模糊,学得茫然。不由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叶老提到了教学的“本然”问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然”是什么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效益;提高  【中图
【摘要】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输送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了教育界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特色语文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分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职业高级中学三种,
【摘要】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报废。”这一点对语文学习来说同样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预习正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第一环节。预习有利于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可能会遇到的“拦路虎”,进而提高听课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时常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较为被动,一节课上下来,一部分学生反应也没有,就像老师在唱独角戏。课堂效率很低。这引起了我对课前预习问题的重视,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摘要】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工作。然而,低年级孩子胆量小,思维水平不高,有的不敢说,有的不会说。为此,本文从一线课堂入手,探究如何立足语文课堂,以情境激发,以趣味引领,给学生营造说话的氛围,搭建说话的舞台,逐渐引导他们形成准确、完整、规范的口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话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生出很多困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自然进入学习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的学习。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前展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课前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主动学
“我们郑重承诺:不违规招生;不违规补课,包括教师不搞有偿补课;不违规减少学生参加高考的选考权。”8月20日,来自全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的校长在杭州郑重承诺“三不”,14位校长代表在媒体见证下签署宣言。  在近日举行的全省特色示范中学校长书记研讨班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作了“强化立德树人”专题报告,希望特色示范中学校长带头规范办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与会的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61位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在返璞归真,教师们都努力脱去课堂华丽的外衣,求实求真。但在这过程中,阅读教学 “牵”、“灌”、“塞”等教学现象时有看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牵起一条线,拉学生跟着线走;或把文本中的教育思想等灌下去;或硬把自己解读到的,感悟到的塞给学生。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在于激。“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何还学生一个灵动的课堂,让教师尽可能地做到“有教”而“无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
【摘要】从游戏教学为主的幼儿园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孩子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转折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大于入中学和考大学。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这一重要转型期,使他们爱上学习呢?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衔接;欣赏;自信心;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游戏教学为主的幼儿园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孩子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联合国儿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