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绿色牌 走特色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南麓,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 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幅员面积3217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3个街道,126个行政村,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个,农户4.2万户。现有耕地11359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面积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3.12%,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份,森林资源和特产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7.5℃,年积温3208℃,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150天,是吉林省风速最低、积温最高、无霜期最长的地区,素有“国家生态园、吉林小江南”之美誉。拥有种植山葡萄理想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山葡萄之乡”,为亚洲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
  近年来,集安市委、市政府以生态立市为根本,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市场对山葡萄加工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山葡萄特色产业,全力培育以山葡萄为主的资源转化型加工企业,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已在岭南青石、太王、麻线等6乡镇建立了规模化山葡萄商品基地,全市山葡萄种植面积达2.1万亩。通过对山葡萄基地和加工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以项目带动投入,以投入带动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促企业、以企业带产业,围绕山葡萄资源兴办加工业、办好加工业促进山葡萄发展,强工兴农、协调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带动城乡千家万户,推动经济发展,富民强市的主要产业。
  1.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基本合作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集安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通化葡萄酒公司、通化茂祥公司等葡萄加工企业与山葡萄基地乡镇签订产销合同,实行订单农业,鼓励农民进行山葡萄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放手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并不断完善功能,规范运行机制,扩大和增强中介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同时,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实施订单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化解利益纠纷、保护知名品牌、促进行业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好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与村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企业+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集安市长白山葡萄加工厂是集安市较早从事山葡萄加工的企业之一,年加工能力2400吨,产品全部由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订单收购。为加快企业发展,保证绿色山葡萄原料供应,该企业在青石村、黄柏村等地与1500多农户签订了10年的山葡萄种植收购合同,建立了2000多亩山葡萄原料基地,对订单农户种植的山葡萄实行统一收购加工,对生产基地实行全程质量监督控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统一收购加工,从源头上提高了山葡萄质量,保证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现在全市已有山葡萄加工企业1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户,通化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山葡萄榨汁加工能力近60000吨,储汁能力35700吨。2008年全市葡萄酒企业葡萄加工量17000吨,山葡萄原酒产量10200吨,加工产值5100万元。2009年集安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及局部强冰雹袭击,山葡萄产量17990吨,较去年同比下降了5.3%。近年来,由于集安市山葡萄不断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市场行情一直走俏,引来张裕、长城、通化葡萄酒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竞购,山葡萄价格一路攀升,平均单价2.06元/公斤,同比增加27%,产值达到3706万元,同比增加20.1%,创历史新高,高于历史最高值3500万元的5.9%。岭前六乡镇山葡萄种植户均收入8200元,重点乡镇青石镇山葡萄种植户均收入达到11000元。目前,14户葡萄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936万元,实现收入5259万元,上缴税金122万元。山葡萄加工企业通过产销订单、股份合作、委托协议等多种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由原来的“种植散户”转变为向企业提供种植产品的“产业工人”,减化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既发挥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提供山葡萄产业政策保障,加强山葡萄品牌宣传力度
  为了使集安市绿色山葡萄企业尽快形成品牌优势,集安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宣传打造品牌,将绿色山葡萄产业纳入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集安市扶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及加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集安市优质山葡萄栽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鼓励山葡萄加工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低息贷款、固定資产投资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资金,破解资金瓶颈,扶优作强山葡萄加工龙头企业,并按照加工企业需求不断扩大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提供符合山葡萄加工企业要求的标准化原料,变原料基地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对集安市绿色山葡萄宣传力度, “集安山葡萄”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通过组织参加农博会、农交会等做好山葡萄品牌产品的宣传工作,提高了集安绿色山葡萄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立了山葡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集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了集安市山葡萄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
  3.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农企“双赢”
  集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太阳升饮品有限公司、福海特产加工有限公司、祥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新技术发明人合作,坚持科技先行,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使用,加快企业创新步伐。集安市新源葡萄科技示范场是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葡萄科技示范场,是吉林省首批建设的18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之一,也是吉林省首批建设的唯一果树类星火大院。目前,该示范场发展规模达上百亩,场内试验、示范酿造葡萄品种已有20余种,其中重点推广品种左优红(酿造干红葡萄酒的优质山葡萄品种)、VIDAL(维代尔,加拿大引进冰葡萄品种)的苗木基地已具一定规模,山葡萄加工企业通过上联市场、科研单位,下联基地、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利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使工农和谐并进,依托基地带动农民,既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使农户增加了收入,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利益“双赢”。
  在新的发展时期,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源条件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实施集安市山葡萄规范种植生产,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山葡萄产品质量,做好山葡萄产品的深加工,鼓励和扶持山葡萄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山葡萄终端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葡萄酒加工企业,使集安山葡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多措并举,不断开创农业产业发展新局面。(省农委乡企局供稿)
  
其他文献
中国民营企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已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生力军,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物权行为理论从提出至今一直是被讨论的焦点问题.如今我国即将制定自己的民法典,物权的起草无疑是民法典制定的演练,这样是否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再一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的园林作品,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
对于写作,多数人认为那是件困难且伤神耗力的一件事.不过,对于热爱写作的那些作家,却是再美妙不过的了.虽然他们也觉得写作其实本身就是一件寂寞的事,但是却只有在寂寞中才能
一年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5300多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1万亩,解决4.17万人饮水困难,发展节水灌溉2.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3.4平方公里,兴修“四田”2.13万亩,完成水产品8
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被治愈。一旦血糖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果极其严重。但其实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多种误解,比如惧怕水果中糖分高,几乎不吃水果;怕多食升高血糖,进食量过少;一些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胃肠蠕动减弱。除此之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經功能异常,胃液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轻瘫,使胃肠蠕动更加缓慢。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降糖药物,很多
期刊
泥土房也就是夯土墙建筑,是以木板做模,内填黄土、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而成的墙体。在众多墙体中,起源最早,流传最广。我国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先民就已用夯土方法修
期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应用广泛.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探讨了关于如何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学科竞赛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活动,学科竞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