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违约 被夸大的风险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伊始,中国首例公募债违约事件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ST超日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而全部应付利息为8980万元。
  从市场的反应看,债市的这笔首单违约,甚至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债市违约“0”的突破,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超日债”违约之前,已经多次有债券行走在违约的边缘,但政府经常在最后一刻出手进行救助。正是由于银行、政府的隐性担保泛滥,中国的债券市场扭曲了风险收益的正当关系,甚至有人认为有政府的兜底,债市违约在中国将是“很难发生的事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告诉《英才》记者,有效的市场,就是需要允许市场上出现违约、破产等一系列风险事件,通过市场对这些风险事件的消化,逐步确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权利边界以及银行的救助边界,最终通过法律的修改,使三者的权限在这些风险事件中得到具体划分。
  超日债的违约事件,终于打破了这一市场沉寂的冰面。但这也令不少观察者开始担心,债券市场会因此产生蝴蝶效应,大规模的违约潮将在今年兑付高峰期如约而至,甚至引起系统性风险。
  一位不愿具名的债券分析师告诉《英才》记者,既然政府放弃了兜底的惯常做法,影子银行又面临着政府的控制,债市违约事件将随超日债违约开始蔓延,后超日时代的违约事件将会随着兑付期的到来,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现。
  但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则告诉《英才》记者,这一风险明显被夸大了,超日债违约的影响有限。超日公司的违约风险在市场上并非新闻,而且整个行业最近经营环境普遍恶化。但这一事件不至于影响投资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信心。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比例很低,所以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小。
  “需要强调的是,个体违约事件的发生,绝不等同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在目前各种权衡下,打破刚性兑付问题下的道德风险和市场扭曲行为更是当务之急。”朱海斌表示。
  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在不久前称,只要稳定住银行系统就行,而且我们的银行系统目前还没有需要过于担心的风险,我国的金融体系将能够保持稳定。
  其实,在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违约和违约机制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部分。“零违约”削弱了债券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也鼓励了无风险套利的行为并造成市场道德风险。要知道,2007—2011年美国企业债市场发生了400多例违约,但这并无碍美国的债券市场在全球独领风骚。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美国债券市场存量达到38.14万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股票市值的1.2倍,占美国GDP的比重为243.20%。反观中国,截至2012年9月底,债券存量25.2万亿人民币,虽然超过沪深市值21.3万亿的规模,但是占GDP比重仅有一半。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总和远低于银行信贷。
  “超日债的违约是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有利于健全市场纪律,最终形成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定价机制。”朱海斌说。
其他文献
初见于2007年的“什锦八宝饭”现象,经过了网络自发、网站报道、地方都市报报道,最终登上了主流媒体舞台。受众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对媒体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框架分析,探
一晃十年,A股中小板市场在2014年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的生日。  随着创业板的风起云涌,中小板近年来似乎略显暗淡,但这并不能抹去十年时间,中小板市场创造的无数资本奇迹。  在本期榜单中我们以2009年这个诞生创业板的年份为记,用一个个例子证明,这些年中小板仍然是星光熠熠,相较创业板,中小板少了浮躁,且低调有力。  洋河股份(002304.SZ)  近三年每股收益平均增长65.62%  稳增指数:★★
在锂电池行业正享受着众星捧月般追逐的时候,其潜在的一个对手已悄然走近,虎视眈眈,它就是超级电容。  近期,市场调研公司IDTechEx提出了一个大胆论断——超级电容器将会摧毁锂离子电池市场。在题为《2014-2024年的超级电容市场》报告中,IDTechEx称,到2024年,全球超级电容器市场价值将达到65亿美元,市场份额增大的同时会吞噬电池市场。  所谓超级电容,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
在BAT还如日中天、风头正盛时讨论谁会是BAT的替代者,似乎很不合时宜。在即时通讯方面,谁能撬动QQ和微信的地位?在搜索引擎的一亩三分地,谁可以挖得了百度的墙角?在电子商务的领域,谁又能打败一统天下的阿里巴巴?  真的想不出来谁会有这样让人刮目相看的本事。  但话又说回来,替代BAT,成为下一时代的互联网王者,并非一定要在BAT的专属和优势领域和BAT过招。打败对手的方法有很多,有正面狙击,有侧面
我们的个人意识能否得到尊敬,我们的个人权利能否保持完整,都要取决于那些独裁式广告公司的统治者们的良心了。  1894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写下《中国人的素质》一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在“漠视舒适方便”这一章中,他写道:“中国人不在意拥挤和噪音。”“中国人对……个人隐私一无所知。”  100年过去,中国人在舒适方便的标准上发生了彻底革命。我们似乎“文明”了许多。然而,我们的老毛病依然。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