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多样化,手机迅速渗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大学生必不可缺的依赖工具。它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对其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本文就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大学生能提高自律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症概述
  手机成瘾,也称手机依赖,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专家认为判断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危害
  1.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活动
  随着校园“手机一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手机成瘾症也在大学生中间悄然出现了。这足以说明手机无形中在青年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一旦手机没带或一段时间无信息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脾气暴躁不安,严重者可能会形成“手机焦虑症”。
  2.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手机短信信息良莠不齐,极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手机使用的热潮中,一些垃圾信息、诈骗短信侵蚀着青年学生的心灵。再者,“黑色短信”(指“办证”、“中奖”等诈骗短信)相当猖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思想还是比较单纯,无力应对手机的诱惑,甚至还会陷入漩涡,从而偏离正常的价值取向。
  3.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部分青年学生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学生,内心渴望交友,但又不愿把自己的心扉向自己身边的同学敞开,只好选择了极具有间接性、虚拟性、相对自由得多也方便得多的手机聊天工具。他们在这里塑造着理想中的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越来越脱离正常的交往圈子,使其人际关系也越来越恶化,从而导致交往恐惧症不断加剧。
  4.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
  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用手机收发短信息,20%的大学生是为了玩游戏,10%的学生用来打电话.还有一些学生是为了听音乐、上网。在这些人当中有部分学生把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用来发短信,这无形中耽搁了学习。尤其是手机自带的各类小型游戏已成为争夺青年学生学习时间的最主要的娱乐方式,100%的学生承认使用过手机自带的游戏,57%的学生表示常在课堂上玩。这些资料足以说明手机会使学生荒废学业,不利于其个人发展。
  5.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电话会使听力下降,而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视力下降,手指抽筋,颈椎劳损等症状,这些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分析
  1.内部因素
  (1)社交缺乏。当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孤独感。而手机网络的产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也能在网上成为知己。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会对这种社交方式产生依赖,从而对现实中的交流不感兴趣。
  (2)虚荣心。早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手机并不普及,只在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手中使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就影响了周围的人,使得大家都想拥有一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就成为了时尚一族的代名词。
  (3)认知偏差。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大学生的求知欲旺盛,社会上的新闻常常是他们谈论的话题。手机上网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而且更新速度快,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某些大学生心理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取向尚未定型,就容易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对网络上的在线游戏和社交交友产生上瘾。
  2.外部因素
  现在的手机功能齐全,能上网,打游戏、听音乐、微信聊天等都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另外,手机游戏开发商的新游戏研发更是层出不穷,对爱好手机游戏的大学生也存在不小的吸引力。
  四、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对策
  1.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用手机
  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用手机。第一,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宣传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让学生明确手机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实质和固定电话并没有差别。第二,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工作优势,开展学生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对信息的协同管理,开展与学生的短信互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达到使大学生净化心灵、增强自律能力的目的,并最终使大学生不受手机使用中消极因素的左右,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最后,学校可适时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帮助“手机成瘾者”调整好他们的心态,教他们学会放松,从而逐步摆脱手机成瘾的困难。
  2.家长要多关心与帮助子女,与其进行平等的沟通
  首先,要把手机成瘾看成是一个青年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之后出现的暂时障碍,要帮助他们超越这个障碍。要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成瘾原因、危害,明确目标,制定矫治计划。其次,作为家长一切要以孩子的成长为重,在尊重子女的前提下,要对子女接收、发送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解,并适时对子女进行引导、教育和监督。第三。父母要鼓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第四,父母要积极与子女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帮助子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3.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首先,要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冲淡手机的诱惑。其次,要与亲友、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子。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大学生要重视自我教育,切实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鉴别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关键是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要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文化所带来的诱惑力,严格规范地使用手机。
  【参考文献】
  [1]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2]张卫军等.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调壹分析报告[J].青年研究,2003,(7).
  [3]史为恒.大学生使用手机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方式正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反思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活动性,而忽视了设计这些探究和参与活动存在的价值,使得这些活动流于一种形式,科学探究活动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下面就以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学习
我儿子今年5岁多了,经常感冒,一次发烧感冒后在嘴角处留下了一块暗红色的痕迹,痕迹处发干,经常干裂.后来发现耳根后面也有,最近额头上也有一处,胳膊上也有一两处.面积都不大.
万向东(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基础性社会制度的限制与突破rn在我国,近几十年来,有一种类型化的现象,即:社会变革中的重大进步或飞跃式的变迁,常常依赖于某种“关键因素”的突破
我喜爱荷花,曾到许多地方看过荷塘。古人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窃以为,荷花之美在乎天然,赏荷的境界也在天然。没想到,这样的景致却在儋州北部松林岭偏僻的雅儒村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化专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增加社会总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新型城市的雨洪管理概念,其主要意义是城市可以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灵活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具备良好的弹性面对各种自然问题,因此也可将海绵城市称为水
摘 要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被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原则, 其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运用。但由于某些原因, 我国至今仍未确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以无罪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要求为视角, 反思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中国无罪推定原则的建言,分析我国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诉讼实践 意义和价值  目前, 在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育学生择业能力与竞争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传统专业教育存在的缺失,新时代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对培养学
儿子决定从澳洲飞回国休假一个月.我问他,想吃什么,妈妈提前准备.儿子说,就想吃家里长的青菜.rn我家南面一块自留地上,我一到秋天就种青菜,用农家肥,不洒农药,虫子吃了就再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能源发电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最近几年,光伏发电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微网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然而,在应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