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光动力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牙周炎治疗中r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光动力治疗(aPDT)是一种新型的抑制牙周病原菌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为光敏剂与目标细菌结合,在氧存在的情况下被适当波长的光激活,产生活性氧.活性氧诱导一系列光化学和生物学反应,造成细菌的不可逆损伤,达到治疗的目的.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常引起牙槽骨的病理性吸收,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牙周炎的治疗手段如洁治术和刮治术尚无法完全清除菌斑微生物,且抗生素滥用导致部分细菌存在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而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方法.近年来大量学者对aPDT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光源和光敏剂的优缺点及aPDT治疗牙周炎的效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aPDT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的体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彩色标签对麻醉危机事件处理中用药差错发生率与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阶段交叉试验设计,选择20名麻醉科一线实习医生,年龄21~24岁,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