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我见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下,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的开放,即不再拘泥于原有教学的统一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如在讲解“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圆,谈谈对它的认识,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要将圆的构成和特征作为初步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该方面知识后再进行如何画圆的探索,接着解决圆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计算等问题。总之,教师要让学生逐层深入,通过分阶段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对整体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知道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能明白的,就指导他们自己去了解,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他们创造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发现,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及互相学习。笔者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直接给出空间和图形的具体概念,而是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学习的空间,自己给出空间的概念,然后进行讨论。这样的活动不知不觉地深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由点到面地发散,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
  四、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开放式学习的保证。教学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因此评价的体系也应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从横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即不仅评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从纵向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与自己以前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有进步则应加以表扬。
  五、师生关系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知识接受者和传授者的关系,而是和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开放能够让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民主、和谐。对于小学生而言,严肃的教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从而影响日后的学习;而亲和力较高的教师则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错误还是做错事,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去责罚。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直接批评会让他们在精神上受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要进行专门的个体辅导。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才能彰显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养体现在社会实践中。
其他文献
通过三组模型试验结果和计算机仿真计算分析了空心板铰缝实际受力情况及荷载横向分布比较。计算分析表明,空心板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铰缝处于底面受拉,顶面受压,竖向伴随着受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想要将语文这门学科学习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仅需
线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实际,从线损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陈旧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仪器设备管理的需要。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条形码技术这种新的高科技管理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下面,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孩子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1.立足教材,提倡在读中感悟  语文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怎样来体现这两大特征呢?在读中感悟是一个好法子。以《鸟的天堂
上课了,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可还有几个同学没有坐到座位上,即使在座位上的,好多人还没有拿出课本。我检查昨天留的作业,结果又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完成……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到底该怎样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一、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认为,缺乏远大理想是不少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帮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是防止孩子厌学的良药。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