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黄芪粥对晚期肺脾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伴癌因性疲乏(CR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肺脾气虚型NSCLC化疗伴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脾益气黄芪粥。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黄芪粥对晚期肺脾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伴癌因性疲乏(CR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肺脾气虚型NSCLC化疗伴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脾益气黄芪粥。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DS评分、PSQI各部分评分及总评分,EORTC QLQ-C30中躯体、角色和情绪功能以及疲倦、疼痛、气促、失眠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气黄芪粥可减轻晚期NSCLC化疗伴CRF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融合发展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均取得了共识。但对韶山市典型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红色文化事实上具有公益性、市场化和境域性并存的特征,无法与乡村旅游完全融合,只能发挥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开放机制的综合作用,通过三种模式嵌入乡村旅游:公益性红色文化联动式嵌入、市场化红色文化融合式嵌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式嵌入。公益性红色文化联动式嵌入,发挥公益性红色文化的引导作用,鼓励
在新课改教育模式的倡导下,运用"项目式学习"理论和显微镜模拟器、Miracast投屏功能等多媒体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教学案例,探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开展初中生物显微镜实验的策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文件中的硬性要求,开创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验课。
胸腔闭式引流作为血气胸以及开胸手术术后胸腔积液积气引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护理要求十分严格,不当的护理操作可能会导致胸腔感染、引流管脱落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护理质量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医疗水平[4]。
面对不断增长的游客流量,陕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急需进行服务性建筑规划以满足游客需求。针对当前通过空间句法、中心度方法得到的建筑规划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界效应的陕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建筑规划方法。该方法分为三部分:首先利用灰度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边界效应度量,然后根据度量结果利用一种数学模型和仿真优化模型进行景区建筑设施规划配置,最后以陕西某红色旅游文化景区为例,进行建筑规划仿真模拟。结果表明
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中国画的创作更是离不开写意精神的主导。文章认为,深刻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性的重要性,有助于中国画在创新发展的同时继续传承写意精神,弘扬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中国画创作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获得更多文化自信,彰显更深层次的时代精神。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对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反复脱机困难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机械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改进,三维人体建模也不断的在医疗影像、工业建模、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蓬勃发展。在扫描获得点云数据时,由于受扫描设备与环境的影响,点云数据中一般都会存在噪声点。而三维建模中配准技术又是最重要的一步,配准精度的优劣往往受点云数据质量与特征点精度的影响。在配准过程中由于特征点的多样以及配对速率的问题,往往导致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特征点对,直接影响了后期配准效果,降低了模型真实
目的:观察居家呼吸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予以居家呼吸康复指导(从出院后第1日开始居家呼吸康复,内容包括COPD健康教育、缩唇-腹式呼吸和拍手健身操3个部分),每周至少5次,观察8周。分别于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8
目的探究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治疗耐受性、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n=20)、可疑营养不良组(n=22)和中度营养不良组(n=24),比较3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化疗后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