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对奥林匹克的回应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gugu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多样化的民族体育文化,其种类、样式和丰富性举世罕匹。传统体育文化既有修身养性的五禽戏等各种导引术,又有防身健体的角抵、摔跤和武术;既有因时而作的端阳龙舟、重阳登高、清明秋千,又有娱乐表演的各种球戏和技巧;既有跑步、举重、嬉水、马术、射箭等夏季项目;又有冰嬉、滑雪等冬季项目。现代体育中的各种活动,不少可以在中国古代找到自己的雏型。中国56个民族各有自身独特的体育游戏、健身方式和竞赛。奥林匹克宪章提出:“奥林匹克运动谋求把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奥林匹克文化将融会深远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世界各国人士来到北京,将颖悟东方天地人和谐大同的万古神韵。
其他文献
“人山报,自邯郸,区区农舍系家园。吃糠咽菜宿荒野,浴血创业苦中甜。人民与我共患难,我为民族献华年。人山报,胆剑篇,战地采访生死间。冲破枪林沐弹雨,穿越封锁若等闲。戳毁顽敌狰狞面,绘出英豪义秉然……”这是人们歌颂抗战期间《人山报》人的诗词。  《人山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冀南的第一张地委机关报,在1940至1945年之间,发刊400余期,在严酷的血與火的战争环境中,成为党和政府以及抗日军民的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