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原理,建立起安全系统管理模型和各种管理体系,对系统中人员、设备、环境因素进行功能分析,评价安全管理现状,预测安全目标、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以及采取的相应监测手段和隐患治理措施。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 对策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现场监督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种管理体系
1.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首先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一把手担任主任,成员由党团、工会和生产、技术、安全经营、劳资、后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对安全方针目标、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检查监督,其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委会,讲评本月领导承包到位和检查情况,总结当月安全工作,部署下月的工作,研究制定阶段性的安全措施,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其次是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各基层单位成立以第一责任者为组长,各基层干部、班组长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开展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及时组织检查、整改安全隐患、工人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督促职工落实岗位职责和各种操作规程,从而形成了党政工团、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
1.2 建立安全系统管理体系
引入以ISQ9000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建立了安全系统管理体系,它既可以用于管理整个工作过程,也可以用于管理整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部分,并都能形成质量环。这个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核心。
1.3 建立目标分解体系
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有目的的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安全目标。为此,我们把目标层层分解承包,层层制定保障措施。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及基层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副职向管理区交纳安全风险金,班组长向队上交纳风险金,岗位工人向班组交纳风险金,使安全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保证了安全目标的实现。
1.4 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将安全决策分为三个阶段:资料收集编制阶段,事故定量分析阶段,制定安全措施决策阶段。其程序为:首先收集各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确定目标值,再根据具体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科学地拟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2 强化管理,建章立制
2.1 制定完善岗位责任制,增强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感
为深化安全管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从行政正职、行政副职、技术干部、班组长、职工等岗位的《安全职责》、《领导干部安全承包职责》,使干部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2.2 修订完善各种安全标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
根据实际情况,使岗位职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从而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保障了职工的安全。2.3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认真总结安全管理水平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此,结合实际,我们制定了“安全评比考核奖罚管理规定”、 “领导承包要害岗位制度”、“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安全生产意识、技能教育制度”、“转岗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工艺、新技术、特种作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按管理规定考核兑现,在安全公报上公布,从而增加了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制,真正实现了“责、权、利”三挂钩,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文化
对近三年安全事故的调查,表明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直接制约着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知识教育;劳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
安全教育必须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讲究针对性、科学性,形式多样化、制度化、经常化。为了搞好安全教育,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两个结合。
3.1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
始终坚持把搞好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当作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好抓牢,首先认真抓好职工技术培训工作。针对青年工人多、技术素质差的情况,在搞好新工人入厂教育的同时,坚持每周由队长、技术员或兼职安全员给职工上一次安全技术课,讲解各种施工工艺和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人员、教材、时间三落实,其次是抓好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生产工艺复杂、设备型号繁多,要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
3.2 经常性安全教育和生产操作相结合
坚持做到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一是开展班组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按照班组活动的五项内容,从学习上级文件到开展各种安全专题讨论,内容丰厚,形式多样,促进了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二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黑板报、宣传栏、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安全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安全会等活动,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参观安全教育展览,召开事故现场会,以及进行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教育等等,使安全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安全生产气氛更加浓厚。三是把安全技术知识寓于生产技术知识之中。我们依靠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班组长、老工人等对岗位工人讲解发生事故时安全撤退和急救措施;讲述各种安全操作方法,把安全知识和生产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虽然在安全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评价方法不完善,检查缺项问题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
(2)安全隐患预测方法起步晚,都处于探索阶段,对岗位工人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强工人系统培训。
(3)目前安全预测和安全评价只处于定性阶段,缺少许多安全统计数据,建议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库。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推广安全系统工程管理,进一步加强隐患预测和安全监督,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基层“十项”安全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努力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
章蜀滨,女,天津市大港区大港油田,工程师,目前在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中成机械公司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 对策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现场监督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种管理体系
1.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首先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一把手担任主任,成员由党团、工会和生产、技术、安全经营、劳资、后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对安全方针目标、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检查监督,其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委会,讲评本月领导承包到位和检查情况,总结当月安全工作,部署下月的工作,研究制定阶段性的安全措施,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其次是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各基层单位成立以第一责任者为组长,各基层干部、班组长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开展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及时组织检查、整改安全隐患、工人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督促职工落实岗位职责和各种操作规程,从而形成了党政工团、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
1.2 建立安全系统管理体系
引入以ISQ9000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建立了安全系统管理体系,它既可以用于管理整个工作过程,也可以用于管理整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部分,并都能形成质量环。这个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核心。
1.3 建立目标分解体系
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有目的的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安全目标。为此,我们把目标层层分解承包,层层制定保障措施。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及基层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副职向管理区交纳安全风险金,班组长向队上交纳风险金,岗位工人向班组交纳风险金,使安全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保证了安全目标的实现。
1.4 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将安全决策分为三个阶段:资料收集编制阶段,事故定量分析阶段,制定安全措施决策阶段。其程序为:首先收集各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确定目标值,再根据具体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科学地拟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2 强化管理,建章立制
2.1 制定完善岗位责任制,增强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感
为深化安全管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从行政正职、行政副职、技术干部、班组长、职工等岗位的《安全职责》、《领导干部安全承包职责》,使干部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2.2 修订完善各种安全标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
根据实际情况,使岗位职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从而规范了职工的安全行为,保障了职工的安全。2.3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认真总结安全管理水平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此,结合实际,我们制定了“安全评比考核奖罚管理规定”、 “领导承包要害岗位制度”、“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安全生产意识、技能教育制度”、“转岗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工艺、新技术、特种作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按管理规定考核兑现,在安全公报上公布,从而增加了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制,真正实现了“责、权、利”三挂钩,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文化
对近三年安全事故的调查,表明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直接制约着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知识教育;劳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
安全教育必须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讲究针对性、科学性,形式多样化、制度化、经常化。为了搞好安全教育,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两个结合。
3.1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
始终坚持把搞好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当作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好抓牢,首先认真抓好职工技术培训工作。针对青年工人多、技术素质差的情况,在搞好新工人入厂教育的同时,坚持每周由队长、技术员或兼职安全员给职工上一次安全技术课,讲解各种施工工艺和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人员、教材、时间三落实,其次是抓好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生产工艺复杂、设备型号繁多,要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
3.2 经常性安全教育和生产操作相结合
坚持做到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一是开展班组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按照班组活动的五项内容,从学习上级文件到开展各种安全专题讨论,内容丰厚,形式多样,促进了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二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黑板报、宣传栏、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安全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安全会等活动,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参观安全教育展览,召开事故现场会,以及进行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教育等等,使安全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安全生产气氛更加浓厚。三是把安全技术知识寓于生产技术知识之中。我们依靠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班组长、老工人等对岗位工人讲解发生事故时安全撤退和急救措施;讲述各种安全操作方法,把安全知识和生产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虽然在安全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评价方法不完善,检查缺项问题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
(2)安全隐患预测方法起步晚,都处于探索阶段,对岗位工人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强工人系统培训。
(3)目前安全预测和安全评价只处于定性阶段,缺少许多安全统计数据,建议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库。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推广安全系统工程管理,进一步加强隐患预测和安全监督,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基层“十项”安全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努力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
章蜀滨,女,天津市大港区大港油田,工程师,目前在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中成机械公司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