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学和谐体育课堂环境策略的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校体育要注重和谐体育课堂环境的建设。只有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对学生充满爱心,善于改善和运用体育课堂环境,才能打造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让学生体会体育的快乐,为终生体育创造一个好的开端,为终身教育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育课堂 和谐环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 和谐体育课堂环境的诠释
  体育课堂环境就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运动者周围的有形的客观环境,人文环境则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与大自然互相交融,互相作用,一方面,环境对体育起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能够消极地影响体育。反之,体育也对环境者产生双重作用。环境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和谐的体育环境应该是体育主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育主体本身也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主体与客体一同反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化,这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积淀。
  2 学校体育环境的构成及不足之处
  2.1 人文环境
  (1)教风与学风。体育教风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发展体育能力的关键。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地工作,通过独特的育人机制,如陶冶、感化、促进、启迪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学风是影响体育学习结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向上的学风能够引导健康的集体舆论,激励,强化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2)课堂气氛。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它虽然不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但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及效果,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维持,定向的作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用民主的方式讨论问题,学生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和谐、活跃、友好。
  (3)兴趣效应。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效应是对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迫切性,期望性与愉快性。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把握好每堂体育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并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深刻体会成就感和自信心,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自然环境
  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是指体育教学中必要的物质环境。是由学校各种内部体育物资和物理要素组成的。主要包括学校设施环境和时空环境。
  设施环境包括运动器材和运动场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体育的教学质量。实验研究表明:体育场内的器材设备,产地布局,装修色调,空间范围,光线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多中小城市的中学仍然缺乏专门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也比较落后,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利用本校的已有资源,有效开展体育课程。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没有专门的体育馆,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比较凉爽的林荫地进行武术或者操化练习,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味地把体育课当成学生吃苦受累锻炼筋骨的课程。
  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程时间和体育人口空间是学校体育教学实践者必须重视的实际问题。体育课程时间的安排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学规律,还应考虑学生在校其他课程的安排,尽量让学生在一周内能够均衡分配体育活动的间隔时间。在噪音环境重学生会感到疲倦,肌肉紧张,注意力涣散,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一些试点学校实行了选课制度,这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滞后性,譬如出现了众多学生选同一个运动项目,导致体育课程教学环境的拥挤与嘈杂。这对教学效果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
  2.3 体育课堂环境的不足之处
  第一,学生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场地环境的喜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好。第二,教师在教学中管得太紧,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不够。第三,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不完善。第四,当前的课堂内容单一,缺乏新意。这些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创建和谐体育课堂环境的策略
  3.1 树立成功体育的思想
  成功体育应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成,有所提高。二是与同伴和睦相处,愿学、乐学。三是充分体验运动后的身体快感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感。成功体育是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育目的是让所有学生,特别是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在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对学生自信心、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及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
  3.2 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
  师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是指师生都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这样教师明白“教什么,用什么教”学生则知道“学什么,用什么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选择是当代教学思想所提倡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是学生自主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体育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当然这个范围是教师根据社会和发展的需要预先作过初步筛选后的结果。教师要从现在和未来两个时空,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考虑教学目标与内容。让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框架内参与一部分教学内容选择,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需要和必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
  3.3 共建和谐的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发挥主导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过程。教师主导性主要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体育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这种民主性的教学让学生轻松但不散漫。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学生主体性与学生自由性在本质上有明显区别,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课堂应该是形成热烈活跃学习氛围的课堂。体育教师要能够把握活跃与自由的度,正确引导,创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堂。
  3.4 物理环境的建设
  现代的学校中,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特别是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不仅要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师生开展各种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因此学校设计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整体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娱乐、审美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4 结论
  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场地与器材和谐配置,教材内容与教材方法和谐统一。成功的体育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都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出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创设和谐的中学体育教学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中学体育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好的教育者,推动体育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添砖加瓦。
  资金来源:安徽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xqn49
  
  参考文献
  [1]金晓阳.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90~91.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82.
  [3]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4~221.
  [4]成功体育教学案例.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18.
  [5]郭淑萍.创设教学情境,优化体育课教学.体育科学研究,2001(2):59~61.
其他文献
摘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笔者在多年化学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理论工作者关于中学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探讨新课标下中学化学实验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 功能 现状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