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信号通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s包括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及其它待分类的非特异性广泛发育障碍.其主要的行为表现有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兴趣或行为等.近年来,ASDs由于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均有所上升,而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ASD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认为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ASDs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一些分子通路如Notch信号通路等的调控改变可能是ASDs发病机制的潜在关键因素.Notc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
其他文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致盲眼病,治疗原则是封闭裂孔[1].巩膜扣带术作为常规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对于大多数早期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2].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为达到最小的手术量[3]、最少的手术操作及最佳的手术效果,手术显微镜下巩膜扣带术逐渐发展起来,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更加直观、精细与微创,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手术显微镜下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单纯孔源
患者男,72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震颤2年,加重5h于2012年5月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呼之尚能睁眼,无肢体抽搐,无发热,查头颅CT示脑萎缩,考虑脑梗死,给予抗栓治疗后好转,此后反复出现4次类似症状,每次持续1~3 d缓解,均于当地医院按"脑梗死"治疗好转,患者逐渐出现肢体震颤、僵硬,入院前5h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无活动,未诊治而来我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