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子天然次生林典型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尺度效应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rpiok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作为研究群落结构的基本格局,是理解群落性质的重要基础.为分析物种多度格局对取样面积的响应,探讨多度格局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以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川陕鹅耳枥+青冈-水马桑(Carpinus fargesiana+Cyclobalanopsis glauca-Weigela japonica)群落15个20 m×2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背景,采用累积经验分布函数描述6个取样尺度(10 m×10 m,20 m×20 m,30 m×30 m,40 m×40 m,50 m×50 m,60 m×60 m)物种多度分布的空间变异性,进而用断棍模型拟合物种多度分布曲线,并基于χ2检验和AIC值检验模型拟合效果.结果表明:(1)6个尺度下物种的多度分布较为均匀,且群落中稀有种和常见种的比例相对稳定.(2)断棍模型在各个尺度下均可以被接受,且在越小的尺度上拟合效果越好.(3)生态位理论在小尺度上能较好的解释断棍模型与实际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差异.
其他文献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新〈婚姻法〉增加的一个规定,它既是婚姻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分析了我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的首章内容,具有开篇作用,又承上启下。与旧版教材相比,该内容虽然在章的次序上没有变化,但在教材编写体系上及内容选取上有很大的差异,即四大地区单独以四章内容体现,且首节中都有“自然特征与农业”,其它节均为地区内有特定地位和意义的区域,有的与旧版相同(如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省、黄土高原),有的相似(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是新增内容(东北三省、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