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说课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教育科研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而说好课是上课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键词]说课 信息技术 准备工作
  
  说课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之前向领导或同行阐述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说教材即说明所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或某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及依据。只有确立了该课内容的地位,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从而准确地确定该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理解教材、分析教材,为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法。说教法就是说在这一节课中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的依据及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一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怎样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能举一反三,这值得老师们深思。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而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例如大家熟悉的“复制”操作,方法很多,什么菜单法、命令法等等,教师不可能一个一个具体介绍,只能根据学生的情况介绍一、二种,其他方法让学生自己练习中发现,引导学生自学和“复制”相似的一些操作,总结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说教学手段就是根据教师的课堂设计,需要课前准备哪些设施。像信息技术课中很多教师需要演示操作,那么投影仪是必须的。还有教师用机、学生机器的配置要求,教学中用到的教学软件的安装等等。总之,就是把课堂中所要用到的设备考虑好。
  (五)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从导入新课、传授新知识入手,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等方面一一阐述。如资源管理器这一节有老师把资源管理器比作图书馆,学生是图书管理员,再提问学生:你作为图书管理员要做哪些工作呢?导入贴近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教师具体的讲概念、讲操作,只要教师说出采用什么方法讲授和为什么这么讲。用什么方法突破难点,这一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
  
  二、怎样才能说好课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这样才能掌握本课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另外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使说课更具深度。
  2.教师平时多读教学理论书籍,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说课打下理论基础。
  3.认真写好说课稿。为了能有条理的说课,说课前必须先写好说课稿,说课稿详写还是略写由需要而定。
  4.增强自信心。要消除紧张心理,使自己发挥最佳水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都说明事前准备的必要性,充分准备是说课成功的起点。
  
  (二)要弄清楚两个区别
  1.说课和备课的区别。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精心写出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而说课则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说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2.说课和上课的区别。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而说课是教师与同行们互相交流学习的教学活动,它侧重于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说课要与上课相区别。
  
  (三)说课时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说课活动的前提,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基础,说课应做到教材分析准确、透彻,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把握,教学设计合理。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说课是说者向听者展示其对某一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形式,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的老师不仅要说清楚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楚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3.创新性原则。说课是深层次的教学研究,一节优秀的说课,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教师要在说课中注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提高,同时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平时的教学反思中我认识到: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学会在语文教学中,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这样才能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此我也把自己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所积累的有关语文拓展延伸的经验和心得与大家交流如下:  首先,要立足于课本,由此及彼,化有限为无限,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从文章的情节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抽象数学知识“细胞”,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新课程标准重视概念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概念时强化感知过程,重视概念引入;加强分析比较;重概念建立;引导自主探索,重视概念的理解;增强实践体验,重概念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注入活力。本文着重探讨了概念教学的解决策略及落实措施。  [关键词]概念教学 问
期刊
[摘要]以“五重”促“五性”,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渠道。  [关键词]五重 五性 英语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笔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渠道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五重”促“五性”的自主探究性教学特色,现就自己的实践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    1.以“五重”促“五性”,探索特色
期刊
教师人格的教育情感性表现之一是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在教育方面师生是平等的,这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记得,新生运动会的入场式排练时,一名学生连续几次没有参加,我批评了他。后来得知,他每天要到物业公司参加活动,与我班排练的时间冲突。我马上当着全班的面向他道歉。运动会那天,正好有一个学生生病,他毫无怨言做了替补,我在全班表扬他。我就这件事教育学生: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老师,错了就
期刊
一、背景     我们知道“Go for it”是个典型的美国词组,意思是“冒一下险”,不必担心失败,不要谨小慎微,应该勇敢地、果断地行动。但“冒了险”并不意味就会成功,而不去尝试,那么就会错过一次发现的机会。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中教材内容可堪称是一本生活百科书,替代了过去抽象的陈旧的知识。英语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学生们感觉到英语就在自己身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期刊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多年来高考语文必考的一道题目。据有关专家统计,在2006年全国十六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无一例外,都考查了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其中有个别省还要求“改错”,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高考如此重视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自有它的道理,因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但辨析和修改病句,又是学生失分较多的试题之一,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
期刊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出重点,中学化学教材把它安排在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为分散难点,又精心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初中阶段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别讲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一化学第一章提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高二再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进一步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两方面完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必须要深钻教材,领悟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认
期刊
[摘要]音乐是情感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关键词]艺术创新 文艺修养 民族精神 乐神共鸣    一、民族音乐的创造性教学研究    1.民族音乐中有明代朱载育在世界音乐史上首先提出的音乐理论《十二平均律》,有《黄河》、《梁祝》,有众多的富有特色的中国戏曲、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肩负着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当代青年要立志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灵魂,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要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江泽民说:“思想政治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