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跳搭桥与传统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停跳搭桥(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下搭桥(CABG)的近期及中期效果.方法 1268例行单纯搭桥手术的患者,其中传统体外循环下搭桥722例,为CABG组;不停跳搭桥546例,为OPCAB组.结果 CABG组围手术期输血量(1194±1405)ml,术后并发症73例(10.1%),死亡23例(3.2%);OPCAB组围手术期输血量(876±1486)ml,术后并发症29例(5.3%),死亡10例(1.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随访441例(61%),平均随访时间(8.3±2.9)月,术后6个月CSS心绞痛分级为(1.4±0.6)级;OPCAB组随访371例(68%),平均随访时间(7.9±3.1)月,术后6个月CSS心绞痛分级为(1.6±0.8)级.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与传统CABG相比近期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中期效果OPCAB与传统CABG相比,心绞痛改善相似,死亡事件无差异,对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报业试错的代价并不是一堆泡沫,而是可以扬弃的积累,是“螺旋形”上升的必然阶段。当我们进入理性反思的时候,大可不必去追究谁对谁错,因为谁都不可能超越技术阶段去预想未来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乐器中,唢呐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并且民族代表民比较高,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所以,在我国大力宣扬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此加以关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病历摘要女,49岁。于7d前因胃病在消化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幽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标准剂量+甲硝唑0.4g+克拉霉素0.5g)治疗。服用3d后,自觉周身皮肤瘙痒,次日从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部主任工作会议于2006年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医学会成立期刊管理部后,学会对自己主办的113种期刊(见下表)实行归口管理后的首次编辑部主任工作会议。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以及20余种会外兄弟期刊,共172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亲自到会讲话并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卫生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在不断引入国外优秀科学技术与先进设备的同时,对外合作项目也逐渐增多,英语因此成为合作与交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