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8日收治的1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资料,女,62岁。因阵发性血压升高10年,发现左肾上腺占位2个月入院。血压最高达175/55 mmHg(1 mmHg=0.133 kPa),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6个月血压控制不平稳。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低回声占位。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前方不规则肿块,大小约4.5 cm×2.5 cm×3.9 cm,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造影剂向内充填,延迟期为均匀高密度,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腹部MR检查示腹主动脉左前方肿块,边缘清晰光滑,T1WI呈低信号, T2WI呈明显高信号,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24 h尿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103.0 nmol,肾上腺素9.8 nmol,多巴胺18.9 nmol。奥曲肽显像检查:腹主动脉左前方生长抑素受体稍高表达。术前诊断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结果术前酚苄明药物准备3周,服药后血压维持在120~132/50~70 mmHg。患者鼻塞明显,手足皮温较高,体质量增加约1 kg。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血压平稳,病理诊断为左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5个月,患者血压、心率平稳,无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罕见,误诊率极高,对于影像学检查为典型血管瘤表现的肾上腺肿瘤,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对于直径>6 cm的肿瘤,建议手术,首选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应尽量保留正常肾上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