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道抹不去的伤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记事,他就一直住在废弃的村公所里。屋里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清楚他的年龄。
  母亲说,他是外来的野孩子,原本由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收养,后来老头过世,他便成了村里唯一的孤儿。那时他尚处年幼,约莫五六岁的光景。
  村里有几户不会生育的人家都想过认领他,可惜,他性情太过乖张。不是用尖锐的刺棍恶狠狠地对着来人,就是站在屋顶上狂扔巴掌大小的石块。
  听母亲说,有不少人被打伤过。其中包括前来游说的村长。
  他遭到了所有乡亲的孤立。
  据说,他当年衣衫褴褛,面目狰狞的样子,吓都能吓死人。故此,没人理会他,更没有小孩愿意跟他交朋友。
  不久,村里修建公路,征用了老头留下的那间屋子。村里人说,补点钱给他吧,毕竟他是老头养大的孩子。村长不愿。
  后来,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实在不忍心,站出来发了话,才算了事。老者们说,他还是个孩子,给他钱也没用,不如给他个住处。公路修通后,村公所反正要重建,不如就把旧的那所给他吧。
  他把老头生前用过的被子搬进了旧村公所。可怜,村长对当年的一石之仇怀恨在心,私自切断了旧村公所的水和电。
  母亲说,那时他真的还小,虽然性情怪异,但想想也够让人心酸。母亲生来是个软心肠,自然看不过去。于是,隔三差五就会往旧村公所门口放点东西。
  母亲总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
  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着火,很多人望而却步,只有他,奋不顾身地冲进门去搬东西,喊也喊不住。
  他感念母亲的恩情。因此,对我格外照顾。村里有谁欺负我,他总会第一时间出来帮我。
  常年摸爬滚打,使他拥有一副健壮的体格,加上“臭名”在外,就更是没人敢招惹他了。
  秋收那季,他几乎天天都来地里帮忙。重活脏活累活,一个人全揽。他啥也不要,只求母亲管顿饭。他说母亲做的饭,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饭。
  我十五岁那年,村里公映《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是乡亲们第一次看电影,特别好奇。房前屋后,人山人海。
  影片中途,一个男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空而过。所有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约三十的彪形大汉独自蹲在树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
  饥寒、疾病、冷漠、唾弃、羞辱,都没让他掉过一滴眼泪。而今,一部电影,倒使他无法自控了。
  很多人不理解,可我和母亲却懂得。
  在他心里,妈妈永远是一道抹不去的伤。
  编辑 杨逸
其他文献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人,生活在境中。境,有逆境、绝境、顺境之分。  逆境,是一次转折、一次省悟,一次升华,一个成长必经的过程,一条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没有经历过逆境挫折,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没有雨天的滋润和洗涤,就没有晴天、阳光和五彩缤纷的彩虹。  面对逆境,人们容易心灰意冷,悲观绝望,却没人想到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学
幸福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幸福有时来得匆忙,宛如突然而至的敲门,而人的心由于太过忙碌,被太多的世俗缠绕,有时竟感觉不到幸福的来临,常常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地位、财富、学历、年龄、身处的环境、所在的背景并无直接的关系,幸福取决于心灵世界的丰富与纯洁,所以。一个心地善良、心灵纯洁、心思丰富且不断积极进取的人,就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的本质是美丽圣洁的。幸福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望
在沈从文故居,看见沈先生年轻时的一张黑白照片,清亮的眼神,如沱江的潺潺清流。一脸的干净纯粹。嘴角微微扬着,剑眉星目,洒脱俊朗。  墙上挂着他暮年时的一张照片,戴着一副眼镜,儒雅、温和、慈悲。孩童般纯真的笑脸,似清水洗尘。走进他的书房,仿佛还听见他朗朗的笑声。  他的爱、坚韧、温和、悲悯,流淌在他的文字和一生里,自始至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写过:“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
心疼的那一刻,也是最爱的那一刻    那一年,她32岁,遇上了他,一个和丈夫完全不同的男人。丈夫沉闷寡言,男人幽默风趣;丈夫单薄瘦弱,男人高大英挺;丈夫呆板无趣,男人浪漫洒脱……总之,和男人的交往越深入,她越觉得丈夫和自己格格不入毫不匹配,而男人,才是自己的理想伴侣。   那次,她过生日,男人提前在酒店订了餐位,是全市最好的西餐厅。幽静雅致的包间,彬彬有礼的服务生,缓缓流淌的音乐,娇艳欲滴的玫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师历经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求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说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大师所言掷地有声。这个世界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
柔风细雨的江南,是滋生爱情的温床。18岁的姑苏才子周瘦鹃暗恋了,他爱上了上海务本中学的“校花”周吟萍,一个活泼秀美、风姿绰约的富家千金。周吟萍豆蔻年华,善唱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诸折,均能琅琅上口。在务本中学一次联欢演出上,台上的周吟萍生动俏丽、风华绝代,周瘦鹃一见倾心。  少年情事,总是怯怯。周瘦鹃幼年丧父,家道贫困,虽在文坛小有名气,但他的内心是自卑的。“记得城南花巷里,疾心日日伺秋波”
上善若水,大爱无形    “寻死的人,总有一个结在那里,你得把它解开。”这是一家小旅馆的主人郭文香所说的一句实在话,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她那样用最真诚、最纯粹、最贴心的至善大爱来帮助和关爱那些心有死结的人,心甘情愿做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郭文香的小旅馆开在北戴河边,步行五分钟便能看见大海。小旅馆的历史有20多年,郭文香也由“姐姐”变成了“奶奶”。她从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赚到一分钱,却从死神
一个从没有爱过诗歌的人不算年轻过,诗歌应该永远属于青春与激情!  一个真正喜欢文字的人几乎都是从诗歌爱起的吧,否则他永远也领略不到真正震撼心灵的文字之美。一切最痛苦、美好、波澜壮阔的人生场景,只有用诗歌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诗歌壮如飞瀑冲渊,美似长虹闪电……  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师都是以诗性的文笔和审美内涵征服读者l心灵的。罗曼·罗兰、杰克·伦敦、斯蒂芬,茨成格,那种诗意、细腻、音乐一样的描绘几乎
岁月雕刻的是离去的背影,留下的是无数青春的碎片    笑着看开头,幽默滑稽、云淡风轻,放大的青春细节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暖暖的光,到结尾处虽然没有流下眼泪,但心头被一股忧伤的气息弥漫。不得不抬起头,点上一支烟,在烟雾缭绕中封闭自己。《老男孩》就这样轻易地让我打开心扉。俄罗斯方块掌上游戏机、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名曲《Billie jean》、色彩单调的校服、录像带、磁带、摩托罗拉中文传呼机、郑智化的《
一个年轻人,邀了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买单时,心情不错且微醺的他和漂亮的女经理开起了玩笑,让经理给他找个东西,以便他把就餐的欢快气氛打包带走。众人都认为他在说酒话,可女经理却想,到这里吃饭的人皆为口腹之欲,打包带走的都是未吃完的菜肴,如此有心要打包气氛的,还是头一回遇到。于是,她真诚地为他端来了亲手榨的萝卜汁,为他醒酒……这样一来二去,她发现他既有情调又善解人意,不久两个人擦出了爱的火花。无心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