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低年级写字教学既是启蒙,也是关键。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写字。
  关键词:写字教学 兴趣 情感 途径 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我一直以为教会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们老师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小学门槛的孩子来说,能够像大人那样快速而流畅地书写,是他们非常向往的。如何克服低年级写字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们迅速掌握正确的写字要领呢?笔者认为对孩子进行写字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心怀敬畏学写字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新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学生接触汉字的最初阶段,老师不妨给孩子们讲讲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让孩子们能够打心眼里喜欢和敬重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激发孩子们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
  二、让孩子们凝神静气练写字
  学生的书写能力不是天生的,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科学指导下,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并不是太重,这时老师不妨多花些时间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先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巩固,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做到凝神静气地去写字。可以让孩子在写字前做几次深呼吸,也可以在孩子书写时播放一些中国古典民乐,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以克服孩子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浮躁心理。由于是初学阶段,老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每次练习的量不宜过大,还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教师评价的侧重点要着眼于书写质量,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会因为时间仓促和任务过重而产生压迫感,自然就会心平气和地写好每个字。
  三、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书写才能
  随着学生书写次数的增多,练习的新鲜感一旦退去,势必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老师就有必要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书写才能,确保学习热情不减。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书写“擂台赛”,评选班级书写“小能人”,将他们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里,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书写大赛和书法考级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孩子们的书写才能,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原本表现突出的孩子越发自信,练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深入持久,其他同学也会心生羡慕、见贤思齐。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写字。于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必然会催生学生练习书写的热情。我们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写出整洁、美观的文字,首先教师自己给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书写影响和感染学生。
  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低年级写字教学既是启蒙,也是关键。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計地使学生爱上写字。学生在练得一手好字的同时又能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既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又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等都告诉我们,只有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规律中寻找对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一、在学校中发生的小事,是教育学生的最佳视角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选择最合适的故事做为教育的素材。例如:在每学期的入学的第一周新生进行
期刊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紧扣教学要点,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作用,使识字教学扎实而卓有成效。根据现行教材特点和学生存在现实问题,识字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掌握六个环节,教生识字  (1)拼读音节。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之后,生字字音的拼读就要由学生自己解决。  (2)分析音节。因为学生通
期刊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力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德裔美籍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明确指出: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长;同时,信息量的无限增大和陈旧知识巩固的相对缩短,当前社会教育的真正意义,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教师担负着
期刊
三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根本不懂得如何写作,他们只会做好“明摆着”的事情。例如桌子上摆个苹果,让他去拿,他会毫不费力地拿过来。但是,要想让他们写出一篇生活化、个性化的文章来,无异于让他们登山去寻找一颗能起死回生的灵芝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习作生活化、个性化呢?我认为辅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是最关键,学生的观察日记写好了,习作自然而然就生活化、个性化了。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活动课,引导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巧妙的过渡语可以使各知识之间能够很自然地衔接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教学内容上。这不仅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学会思维。过渡的技巧很多,常见的过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过渡式。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目的。自然过渡将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
期刊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因此,字写得如何也成了评价一个人学识、性格、气质等的因素。书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书写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而且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就能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还能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文化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对小学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生书写现状及问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  首先,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要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真正的发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
期刊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形式,但学生还不能有自己的能力去真正了解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这一直是教学中的大问题。反思自己以往阅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渐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么,在课堂中我该如何改进呢?下面谈一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目前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与理解”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教学模式。前者致力于让学生理解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
期刊
自从我吃到第一口汤圆后,它那又香又粘的味道就糊在了我的心头,至今难以忘怀。当我再一次品尝到它的时候,那浓浓的味道又一次滋润我的心田。  “噼——啪”,那熟悉的鞭炮声再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兴奋极了,因为元宵节要吃汤圆,意思是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而我最喜欢吃的也是汤圆 ,它那浓浓的味道使我忘不了。  元宵那天下午,我刚到家门口,一阵汤圆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看见妈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