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的G点
新媒体时代的确是次革命。让我投干次票我也认为它是利大于弊。因为它是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平台,正因为众生平等,一到自由讨论的时候,便泥沙俱下,好坏参差。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放大了人性的恶的面。
图像时代和传媒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性里另一个邪恶的G点,人本来就是天使魔鬼并存,我并不觉得人言可畏,只觉得人言恶心。每次闲采无事,浏览论坛微博里的八卦新闻,都会毛骨悚然。看八卦的猥琐看客们恨不得每对夫妻都是王菲和李亚鹏,恨不得每个女明星都像范冰冰似的绯闻铺天盖地。对于以自己能力得不到的东西都唾弃如粪土,除非对方真的完美无瑕。只是完美无瑕真的存在吗?所以,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不被黑的名人,几近于零。作为媒体从业者,我当然明白这是娱乐的手段。一方面网站需要点击率来获取广告投放量——所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越来越多;另方面明星也需要适量的曝光来维持知名度——哪怕是些负面新闻。看官呢,或许正苦于心中的怨气与愤怒无处发泄,逮住个明星的星半点瑕疵便口沫横生狂批狠责,真是既环保又省钱的排毒养颜法。难怪有人说,网络是个任人随地大小便的地方。
我莫名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阮玲玉;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我固执地认为,两者的死因在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杰克逊是否真的被谋杀,我都觉得像他那样活着,能够撑到51岁已属不易,常年的病痛缠身,巨大的心理压力,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无论是被妖魔化还是被神化,都是众生群魔的悲哀。
阮玲玉的时代,人们看重名誉;杰克逊的时代,人们视名誉如衣裳。在个明星的生前,我们尽是人云亦云,看的无非是些外在虚荣的东西。因为他某张专辑失准就说江郎才尽;因其吸毒就说该杀儆百;因其脱戏就集体封杀;看了张毛片就觉得人家会成强奸犯或西门庆,尽操些没逻辑的心,借机说出最恶毒的话,不惜以最阴暗的心理去评论个只是和你我有着样弱点的他人,大开杀戒,发泄自己的惩戒欲。可进行这种媒体轰炸式的训导除了损害他人,对自己又有什么利益可言呢?到了人死后,众生突然良心发现,可此时也是嘴脸可憎,尽显丑态,不晓得他们是否有依稀看到之前依稀都没出现过的口德和良心?
请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吧。我们怀念逝者,并非出于自恋式的怀旧,而是出于种人道主义精神的缅怀——缅怀每个不该死于此行为的人。
新媒体时代的确是次革命。让我投干次票我也认为它是利大于弊。因为它是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平台,正因为众生平等,一到自由讨论的时候,便泥沙俱下,好坏参差。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放大了人性的恶的面。
图像时代和传媒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性里另一个邪恶的G点,人本来就是天使魔鬼并存,我并不觉得人言可畏,只觉得人言恶心。每次闲采无事,浏览论坛微博里的八卦新闻,都会毛骨悚然。看八卦的猥琐看客们恨不得每对夫妻都是王菲和李亚鹏,恨不得每个女明星都像范冰冰似的绯闻铺天盖地。对于以自己能力得不到的东西都唾弃如粪土,除非对方真的完美无瑕。只是完美无瑕真的存在吗?所以,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不被黑的名人,几近于零。作为媒体从业者,我当然明白这是娱乐的手段。一方面网站需要点击率来获取广告投放量——所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越来越多;另方面明星也需要适量的曝光来维持知名度——哪怕是些负面新闻。看官呢,或许正苦于心中的怨气与愤怒无处发泄,逮住个明星的星半点瑕疵便口沫横生狂批狠责,真是既环保又省钱的排毒养颜法。难怪有人说,网络是个任人随地大小便的地方。
我莫名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阮玲玉;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我固执地认为,两者的死因在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杰克逊是否真的被谋杀,我都觉得像他那样活着,能够撑到51岁已属不易,常年的病痛缠身,巨大的心理压力,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无论是被妖魔化还是被神化,都是众生群魔的悲哀。
阮玲玉的时代,人们看重名誉;杰克逊的时代,人们视名誉如衣裳。在个明星的生前,我们尽是人云亦云,看的无非是些外在虚荣的东西。因为他某张专辑失准就说江郎才尽;因其吸毒就说该杀儆百;因其脱戏就集体封杀;看了张毛片就觉得人家会成强奸犯或西门庆,尽操些没逻辑的心,借机说出最恶毒的话,不惜以最阴暗的心理去评论个只是和你我有着样弱点的他人,大开杀戒,发泄自己的惩戒欲。可进行这种媒体轰炸式的训导除了损害他人,对自己又有什么利益可言呢?到了人死后,众生突然良心发现,可此时也是嘴脸可憎,尽显丑态,不晓得他们是否有依稀看到之前依稀都没出现过的口德和良心?
请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吧。我们怀念逝者,并非出于自恋式的怀旧,而是出于种人道主义精神的缅怀——缅怀每个不该死于此行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