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幽梦影》看张潮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潮是清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刻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著述,其中以《虞初新志》最为重要,除此之外他在文学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其笔记随感小品集——《幽梦影》来探求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张潮;《幽梦影》;思想品格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01-02
  一、张潮与《幽梦影》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安徽黄山市歙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和刻书家。
  张潮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刻苦读书,形成自己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在文学方面取得较高的造诣。同时他也是个具有创新批判精神的思想者,针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僵化和八股制度对文坛的束缚和压制,他鲜明的表示对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的不满,在文学上主张创新突破。但这种创新和反抗的精神也导致他科场连连失败。之后张潮淡于追求功名利禄,醉心于读书、著书、刻书,他说“仆生平无所嗜好,唯好读新人耳目之书。”对风格活泼、内容新奇的小品文、戏曲、诗歌等著书有浓厚的兴趣。与此对应,张潮还常常与朋友交游,对自然美景和广阔山川的欣赏,与朋友时常的交流和论作也对张潮的思想和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他49岁时,因受一事牵连陷入困境,之后不再有作品问世,晚年的作品已不可考。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心斋诗钞》、《虞初新志》、《花影词》、《幽梦影》等。其中《虞初新志》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被认为对《聊斋志异》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幽梦影》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收录了张潮格言、格言、警言等共219则。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隐含着自己对做人、品格等的观念以及使人警醒的作用,故命名为《幽梦影》。
  《幽梦影》一书文笔明快清新,议论独到精辟,思想意蕴深厚,与当时模仿的风气不同,张潮另辟蹊径,直接轻快的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看法,在当时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余怀在给《幽梦影》做的序中说:“其《幽梦影》一书,尤以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展味低徊,四餐帝浆沆瀣,听钧天广乐,不知此身之在下方尘世矣。”可见余怀对《幽梦影》的极高评价。
  二、品读《幽梦影》看张潮
  《幽梦影》涉及内容丰富,有对文人骚客的琴棋书画和诗词章句的品读,有对山川壮阔、花鸟虫鱼等自然美景的赞颂,有对官场黑暗、科举僵化的批判和反抗,也有对儒释道的剖析。
  对山水之景的描写体现了张潮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热爱,在《幽梦影》中他描写的生活是高度艺术化的,充满美感和浪漫的情怀,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除此之外,《幽梦影》中也有他对社会、官场、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抗,表现出其积极创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这些观点无疑对当时守旧格式化的文学氛围产生一种冲击,激发了文人们创新的精神和欲望。但其作品也有历史的局限性,有些小品文中也流露出他的封建道德伦理意识和纵情玩乐享受的追求,甚至有些观点带有明显的错误,但这都不能影响《幽梦影》作为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的文学成就。
  《幽梦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对喜爱自然美景,追求美好事物的文人形象。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自然之声悦耳动听,春季听鸟争相鸣唱,夏季的蝉声有时虽显聒噪,但也是夏季最美的自然之声,冬季听雪簌簌而下,水声潺潺、弈棋声静谧、箫声悠扬、风声静心,这几种意象读起来就能给人享受静谧之感,即使没有听到声音也能感受到心情上的愉悦。而被吵闹骂人,妻子埋怨的声音困扰,则让人心情烦躁。作者所举的例子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自然之声的清脆美丽,不禁对自然产生向往的心情,仿佛置身于山林,听着虫鸣、水声、风声从耳边拂过。展现出张潮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想得意诗文。”
  雪洁白而高洁之士品格高尚,花美丽而美人妖娆,酒刚烈而侠客潇洒,月寄相思而好友久未联系,山壮阔瑰丽而读得意之诗文心情舒畅。这些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象征,作者因这些美的事物想到身边的种种表明他是个留意生活、并对美好的事物有极深的感悟和热烈的追求的人。张竹坡评论这句话说:“多情语令人泣下。”张潮对美好事物的感悟恰到好处,表现在文字上让人深有感触,产生同样的珍视、追求美好事物的感受。
  《幽梦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多情、享受生活的文人形象。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花与美人都是极其美好的存在,张潮以爱花之心爱美人,以爱美人之心爱花体现他的柔情似水,让读者也不由产生对花和美人的怜惜、欣赏之情。冒辟疆评价他说:“能如此,方是真领略,真护惜也。”极赞张潮之情感的温柔,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能说出这种情话的人想必也是个多情之人。
  除爱惜欣赏美好事物之情外,《幽梦影》中也记载了张潮困苦忧愁的感情。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清冷的夜晚独自一人向月亮诉说忧愁,美好的夜晚却睡不着只得向蟋蟀倾诉怨恨。寥寥几字便勾起人的忧愁之情,仿佛孤身置身于月色朦胧的夜晚,只得向没有情感的事物诉说内心的苦闷。袁士旦评价这篇:“令我百感交集。”仿佛所有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这篇将张潮享受生活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淡于进取,而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探索,有酒当饮、有景当赏这种随意洒脱的生活态度是许多文人的追求,具有隐逸潇洒的乐趣。“立品须法乎宋人之道学,涉世宜参以晋代之风流”也颇为清晰地折射出他的处世原则和人生态度。
  《幽梦影》还表明了张潮做人交友的原则的道理。
  “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酒后不骂人,爱好美色但要注意身体,喜欢财物但不贪婪,好意气但不逾越道理。人生在世須尽欢,要享受美好的事物、闲适的生活,甚至有时可以放纵一下,但要有一个度。张潮这篇就明确的表明了他对度的把握,体现出他虽享乐生活但有所克制,在伦理道德的范围内享乐才是为人在世最好的享受。王宓草评论这篇说:“可以立品,可以养生,可以治心。”表现出他对张潮这种为人主张的赞同。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张竹坡评论:“善于读书取友之言。”这段话不仅仅是读书之谈,更是交友之谈。
  除上述内容之外,《幽梦影》从全方位为我们展现了张潮的个人品性、爱好追求,全篇又精巧细腻,“零星小品,虽卷之不盈一握,而精言妙义尤是动人。”
  通过张潮的小品文我们可以窥见其人生情怀。受当时社会的压抑和束缚,张潮试图摆脱这种困扰,追求超脱俗世的情怀和意境,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解脱。表现出追求个性自由解放,反抗压迫束缚的创新思想。个性的解放,情感的尽情抒发,使文体也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开辟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形式。受他影响,文化品格变得复杂化,使小品文更加多姿多彩。篇幅精巧短小,文辞简约精炼,主张独抒性灵,表达日常之思想感情,也有对做人读书之思,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活启示。
  参考文献:
  [1]清.张潮《幽梦影》[M].中州古籍出版社
  [2]张潮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李明泽,女,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一位青海平弦爱好者在初识“花儿”之后,竞被感动得泪雨滂沱,不能自己.他说早知道“花儿”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就不唱平弦了.他说,你唱平弦唱上三天,也不见得有人被感动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到趋于平稳的发展阶段,这一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整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为了
在高校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不仅可以完善
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9月2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重
我虽然只是沧海中的一粒沙,但我是天下无双的。我只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
期刊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96例昏迷患者,进行仔细诊断并合理抢救,分析其昏迷原因及处理效果。结果导致昏迷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全面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政工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何推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需要解决
“花儿”的诞生rn黄河与湟水相约,在甘肃达川热情一抱,相拥东去.这一抱,就孕育出一片历史悠远、文化灿烂、风情万种的独特地域--河湟谷地.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交融汇聚,像一
摘 要 当今,我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都在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风暴进行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在迎来全新的挑战,资助工作同样面临巨大的冲击,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高效挖掘有效数据,提升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性,也成为现如今资助工作的所面临的新课题。同时,随着国家资助工作投入的力量愈发强大,如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任然是在资助工作中较为困难的一面。而大学的扩招,带来的贫困学生人数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