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儿子性别教育的最好老师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生子女家庭最容易腐化男孩的斗志。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失去阳刚之气,普遍倾向于“娘娘腔”。他们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不仅缺乏责任感和宽容心,而且容易变得自私、冷漠。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男孩的性别意识要尽早培养。
  要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首先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的混乱。
  在我国,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较缺位,这是造成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上的混乱,父亲应尽可能地参与养育孩子的过程。婴儿在四五个月时,如果由父亲带孩子,孩子就会更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
  孩子渐渐长大后,父亲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男性的榜样,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同时要以身作则。
  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父亲要做的另一件事是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和促进社会化,而且对他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女孩也需要运动,只是男孩的需要更加强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的运动强度和难度要相应增加。这时,父亲即使不擅长运动,也要积极鼓励孩子运动,帮助他养成运动的习惯,甚至和他一起运动。
  对于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若想避免男孩女性化,可以尝试找一个“代理父亲”长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代理父亲”可以是舅舅、外公或者其他男性亲戚,老师也可以,像“飞鱼”菲尔普斯,虽然他的父母离异,但他很小就与游泳教练认识,游泳教练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他的“代理父亲”,对他男性特质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很多男孩在青春期都面临过性困扰,长时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普遍现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能够从各种途径获取性知识,但是什么是正确、科学的性知识,孩子并没有足够的辨别力。因此,他们需要父亲的指导。
  为让儿子顺利地成为男子汉,父亲一般会乐意让孩子获得科学、适度的性知识。愿望是好的,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父亲能够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处理好父子关系。好的性教育,需要在父子之间建立起挚爱与尊重的关系。如果父亲留给孩子的印象是粗暴、严峻、缺乏耐心,孩子见到父亲像老鼠见了猫,躲得远远的,那你们之间怎么能够敞开心扉呢?
  其次,父亲必须多陪伴孩子,倾听他的心声,分享他的快乐,支持他的想法。有些父亲错误地认为,既然要培养孩子的勇敢与果断,就不能对他太亲近了。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男孩和女孩一样需要肌肤之亲,特别是来自父亲的亲近,这种充满温情的触摸将有助于他形成安全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感情的联系,以及学会如何关爱别人。
  再次,不要认为性教育就是讲性技巧,孩子们不会在某个早晨醒来,突然提出一大堆性问题的。他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随时提出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心中的疑问是逐步涌现的。所以,对孩子的性教育要随机行事,越早越好,越真实越好。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爱的教育和亲情的培养都需要花费时间,父亲无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儿子,因为缺乏父爱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有些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不愿再和父亲一起洗澡。这说明孩子的身体已经发育,可能已经有了遗精现象,但是他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认为自己干了“坏事”,怕父母知道。这个时候,父亲应该和儿子聊聊,不要责骂他,也不要因为他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你可以跟孩子讲讲自己的过去,讲讲你在青春期出现的一些疑惑和困扰。如果你的态度诚恳,孩子就会放下戒心,开诚布公地请教你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减轻自己对性的恐惧感和罪恶感。然后,你就可以自然、大方地教儿子一些性知识,告诉他怎么正确对待已经来临或者即将来临的生理变化。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点,说明你和儿子已经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可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了:
  一、帮男孩建立正确的性别观
  虽然人的性别在受精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但是在心理层面上,性别的发展是从3岁开始,到青春期达到高峰。3岁左右的孩子会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会问:“为什么女孩穿裙子、留长发、玩过家家,而男生穿裤子、留短发、玩打仗游戏?”这是儿童性别心理发展的开始。
  二、自然地告诉男孩性知识
  让男孩认识自己的身体,不必像老师上课一样严肃,在生活里可以有很多自然的方式。比如,和男孩一起洗澡时,可以告诉他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把洗澡变成游戏。在公共场所换衣服,告诉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应该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换,因为身体有些部位是隐私,不要被人看见,同时认识到男女有别。
  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应尽量简单、自然地告诉他,当提到“乳房”“阴茎”等词汇时,就像提到苹果、香蕉一样。说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感觉难为情,其实孩子关于性的提问,就和“今晚吃什么”一样,非常单纯,只需要直观地简单地给予回答,不用太深入,太深入会让孩子的思路混乱。
  三、对男孩进行性道德教育
  性道德,是人类调整两性性行为的社会规范的总和。它能够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通常,我们把性道德的内容概括为:性道德规范,正确的爱情观、贞操观和生育观,它的核心是爱与尊重。
  要教育男孩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隐私。隐私的概念,应该从小就告诉孩子,比如,生殖器是人的隐私部位,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无权看或摸这个部位。
  父亲还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向男孩传递正面信息,如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忠诚、共同承担家务、尊老爱幼等,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性道德教育。
  父亲要始终记得,在对儿子的性教育中,再也找不出比你更好、更合适的老师了。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都选编了《太阳》一文。相同的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其教学价值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这样的老课文,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明晰学段目标;研读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精准把握学情,高效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让老课文发挥出新价值。  【关键词】说明文;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太阳距地球远、形体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
摘 要:在《体育教学》创刊40周年之际,编辑部追源寻根,对首任编辑部主任徐道琛教授进行访谈,听前輩聊创刊初期的艰辛,从四十年前的筚路蓝缕,到如今昂首阔步立足于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学术期刊之首,前辈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作为后辈,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创造《体育教学》的下一个辉煌。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要创刊人;首任编辑部主任;4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
编者接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
关键词:湖北省;第二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79-01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省教学研究室、黄石市教育局承办,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于11月14~15日在湖北黄石市七中隆重举行。来自武汉市、黄石市等17个地、市、州的200余名参赛选手和各地、市
字词句始终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上,诸多教育名家潜心研究低年级阅读教学,在字词句教学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最著名的是上世纪50年代斯霞老师创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我们的前辈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低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浪潮猛烈推进的今天,这一规律仍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继承的宝贵的教学财富。但在教学一线我们发现,在改革、创新的表
佟大为和关悦的女儿4岁了。4年来,佟大为在女儿身上实践着自己独特的“育女经”,那就是:爱孩子,要爱得节制,爱得科学,爱得有自我——  不要为了孩子牺牲大人的感情和事业  在很多人看来,有了孩子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在孩子身边陪伴他长大,可佟大为没有这样的想法。女儿出生之后,他并没有减少拍戏的数量。他说:“和孩子建立感情,并不是每天都要陪在她身边,而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要让女儿感觉到并
【摘 要】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必须基于真实的阅读情境。阅读教学要注意防止“虚假预测”,为此“预测逆推理”和“预测顺思维”是基本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语境下的预测应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使预测与思维发展同步,与言语发展并行。  【关键词】真实;预测;阅读情境;教学策略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浅显有趣,呈现方式极有特色
教师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不但要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而且要读教育类、文化类的书,更要读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有关的新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才有可能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品位、有激情的教育工作者。    一、问题提出     我们身边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都沉浸于繁杂琐碎之中,学校的科研活动几乎处于“走过场”的状况,甘愿做沉默的教书匠也是大气候。“学习、读书是给教师最大的福利”。阅
据调查,初中生喜爱的游戏特点是:1.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2.有较大的运动负荷和技术含量;3.趣味性、创新性和竞争性明显;4.能在校园里开展的拓展活动;5.有时代气息的主题。例如《勇攀高峰》,每组一架竹梯,顶端系个呼啦圈,大家扶好垂直的梯子,让同伴依次登上,从圈钻过,再下来,既能发展攀爬能力,又可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又如《编大辫子》,用三根拔河大绳固定一端,将全班学生等分成两队,再各分
摘 要:“三步上篮”是小学六年级球类教材中比较难掌握的动作技术,也是篮球场上常用的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行进间步伐混乱,跳起投篮时动作不协调。分析其原因,是对“三步上篮”的核心技能“跨步的同时接球”认识不清,初学时未能有效地掌握此项技能,导致学生在运用或比赛时,出现“走步”现象。因此,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建立正确的运动印象,对运动动作的学习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最终促进运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