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那么,在教学时,如何把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呢?
  
  一、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还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在学习“分类”这节课时,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学习用品超市,将事前准备好的作业本、铅笔、橡皮、削笔刀、圆珠笔等学习用品分类标上价格,让学生都当一次超市售货员。学生在切身感受购物情境的同时体会到物品的分类方法,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取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这样的教材由于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增强课程意识,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因为以前学过分数应用题、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许多学生都会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只是有些同学对“百分率“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书写格式不规范。我于是准备了以下练习题供学生课前练习:1.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2.小明的爸爸用一袋60千克的稻谷碾出42千克大米,求出米率。3.王师傅加工一种机器零件,50个产品中有48个合格,求合格率。在课堂上,首先请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把自己的解答过程上台板演;然后,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看看每题的过程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更好、更规范,为什么?接着指名发言,教师板书,纠正板演过程的不足,对说得好、写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深刻领悟到了百分率的意义,并掌握了正确解百分率应用题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设计了一道实践题:让学生回家后用若干粒稻谷或黄豆等做种子发芽试验,种子发芽后,求出种子的发芽率。这样,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可见,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完“三角形”这一课后,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三角形的事物和运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
  
  四、注重生活实践,体会数学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教师可指着门窗上的一块碎玻璃,问:怎样才能配到一块合适的玻璃呢?让学生充分考虑,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生活融于课堂学习中,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基层干部,新时期下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辅导员工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本文就铬钼钢的主要特性,容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制造过程中的检测和热处理,以及铬钼钢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提出了只有了解铬钼钢的特性,才能真正处理好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反思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解,生怕某一个知识点没讲到,没讲透,学生不理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处境,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感悟理解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鲜活气息呢?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穴位电刺激对辅助生育治疗中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拟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70例卵巢低反应患者,分
收稿查询电话:0731-88876765(中文版)财务及发行查询电话:0731-88830410传真:0731-88877197中文版官网:http://www.ysxbcn.com电子邮箱:f-ysxb@csu.edu.cn联系地址:410083湖
人工免疫算法是一种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优化算法,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函数优化、图像处理、组合优化、网络安全、知识发掘、电网规划等许多领域。本文通
有些教师总抱怨学生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参与性不高。以前我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平时一提问,学生不是低头就是一脸茫然。后来在摸索中,我渐渐地发现“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提出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有时还试着让学生自己提问质疑,并加以鼓励。在我的不断努力下,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场景。学生们在课堂上渐渐变得活跃起来,连那些平常不爱说话的女生都一扫往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