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交流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然而体育文化的传播除了离不开当代大众媒介,还与全球商业交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本文探究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本质,探讨了基于商业交流的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威胁,最后提出商业交流下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传播。
  关键词:商业交流;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是维系我国人民的精神纽带。但是随着新文化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功能正在减弱,传承力度也在下降。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成为当代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本质
  (一)文化的碰撞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融合与碰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碰撞就在此间悄然发生。“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为国家间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很多机遇,在实现沿线经济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动了周边国家间文化的交流碰撞,为体育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遇。
  (二)商业交流的必然
  商业交流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必然包括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商业交流是各国为了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而达成互利的经济协定,多方进行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文化就夹杂其间,一方面体现在不断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文化产品中,如足球、橄榄球,另一方面体现在各国交流过程中,文化逐渐渗透其中。总的来说,商业的交流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并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渐加深,传统体育文化一边传播一边也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二、基于商业交流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威胁
  (一)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消亡
  如今我国纯粹的传统文化已经很少了,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如此。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以及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现代化,传统的痕迹已经逐渐减少。现代化产业模式逐渐代替农耕文化,一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符号、习俗等已经逐渐消亡,如舞龙文化、少数民族的花山节登山文化等都以不再流行。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
  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上远远超前于发展中国家,其体育文化因为其更具有现代化特征而更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根基逐渐被动摇。尤其以奥运会和世界杯为主的世界体育赛事的盛行,西方体育文化在世界进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遺忘,而新媒体技术,互联网使用,更是普及推广了西方国家的体育赛事,这样的西方体育文化逐渐取代了传统体育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传统体育文化异化
  当然西方文化的渗入并不能导致所有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消亡,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逐渐适应了当代体育的发展,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文化需求,不断异化,已经逐渐丧失了传统特征,但是追根溯源依然作为传统体育而存活着。如为了加入奥运会,我国的传统拳击增加了许多条条框框作为约束与规则,中国拳击种类逐渐消失,几乎快要演变为同一种的比赛拳击模式。
  三、商业交流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一)打造传统体育文化品牌
  商业发展交流应当给传统体育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中华传统体育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价值作为核心理念,以弘扬传统体育理想道德、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作为品牌目标来打造传统体育文化品牌。营造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土文化精神价值、促进民族文化认同,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又要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不至于被西方文化所童话。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的竞争力。
  (二)发挥体育本身的媒介作用
  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出现在民众的生活中,成为一种节目或者活动,可见其已经与当代的大众传媒有所关联。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更是一种媒介,每一次大型的体育活动都离不开赞助或者资助,而这往往也给赞助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一部分商业广告也融入其中。这样的体育赛事或是体育活动往往是仪式化、娱乐性而又兼具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但这同时又与商业交流密不可分。
  (三)传统体育文化以商业形式传播
  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文化,但并不局限于以文化交流的方式传播,而是可以通过商业的形式促进传播。当今世界经济的交流最为深入和广泛,传统体育可以依附在商业交流中,利用商业交流手段,如冠名、广告、经济产品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四)加强国家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支持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引导与支持,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国家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对民族体育活动进行支持和鼓励,并且主动举办一些活动,自上而下带动人们对传统体育的热情。
  四、总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业的交流。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正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这挑战也可以转化为传播机遇。这需要出我们认可商业发展的逻辑,转换体育文化传播的方式,打造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将传统体育文化与民众的现代生活融合起来。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在商业交流中得以保留,并且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朱亚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困境与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7):1-6.
  [2]李金金,黄聪.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建设的遇境与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17(03):16-21.
  [3]约翰·菲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5.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首先简单介绍了炼钢自动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然后详细分析了电弧炉自动化控制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摘要:就目前来说,羽毛球已经被高等学院纳为了学科教学项目,即大学羽毛球教学学科,成为了大学体育专业中的一门教学学科,对大学体育教育体系完善及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引来了很多大学体育老师及学生们的重视及关注。新课改影响下羽毛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高,故需要不断对大学羽毛球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大学羽毛球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体育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
摘要: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经历会对学生造成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而赏识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可以让孩子在良好的心态中适应学校生活,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赏识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篮球课堂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且在小学篮球课堂进行赏识教育进行分析,希望为小学阶段赏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教育;篮球课堂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课程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体育教学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深入探究了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