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的旅游目的地,通常是以原生态、极致感的面目出现。在这些多姿多彩的景区中,百里杜鹃作为贵州旅游春天的第一张名片,异军突起,一枝独秀。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中部,距贵阳150公里。这里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绵延50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百里杜鹃”的名字由此而来。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花园里的杜鹃品种也是全世界最多的,计有马缨杜鹃、迷人杜鹃、露珠杜鹃、大白花杜鹃、芙蓉杜鹃、百合杜鹃等41个品种。春暖花开时,山上五彩纷呈,故而当地又有“地球彩带”的美称。
2012年春天,我们探访了这条“地球彩带”,感受到的除了杜鹃花的美丽,还有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哲学意味:对当下的关注,适时的自我放空,以及对礼法精神的坚守。比起花开花落、服饰更易,这些恒久存在,而且历久弥新。
中国西南的“楚门世界”
花季时,行走在百里杜鹃的各个乡村,俯仰皆是杜鹃,漫山遍野,连绵不绝,“地球彩带”的说法并不夸张。更妙的是,山间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去过贵州,便会对“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这句老话有深刻的体会。贵州的雨似乎喜欢在夜里偷偷地下,一觉醒来,世界一片湿润。在这样的天气里爬山赏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没有太阳的炽热,没有一望无余、预知结尾的无趣。
在百里杜鹃采访的日子,我常想起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主人公楚门生活在一个叫桃源岛的小城,从未走出这个地方,也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事实上,等他试图闯出这个小城的时候,他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四周全是幕布,连天空、大海都是人工布置的……百里杜鹃四周常常是白茫茫一片雾气,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是站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面,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将会如何发展。
百里杜鹃的许多地方还没有通互联网,一些地方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很多时候,我像楚门一样被迫“与世隔绝”了,每天采访归来,便是与书为伴,难得地拥有了集中读书和思考的时间,每天早早睡,早早起,尝试“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几天下来,人变得神清气爽不说,精神上的咀嚼多过进食,受益更大。
当年,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在青壮年时来到贵州,有几分自我“放逐”的意味。本来他完全可以到江南富庶之地任职,但他选择了贵州。这里是他计划用来锤炼自己的地方:“某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持清白之风,而不致负良友厚意。”此前,他曾随担任贵州学政的父亲到贵州生活,对当地人有着良好的印象:“地方贫瘠,风尚拙朴,与京师人士之趋奢靡而工诈伪者大不相同。”“其人类皆重信诺,严去取,虽贫而有骨气。”在百里杜鹃采访时,我有相似的体会,这种经验比美景、佳肴更让人难忘。
康德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今日的中国。今天,从大城市到乡村小镇,充斥的是太多的纷纷扰扰。找一个像百里杜鹃这样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放逐一下自己,过几天“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失为一个明智而愉快的选择。
贵州的下一个
5A级景区?
不得不承认,我们前往百里杜鹃的路程并不是很顺畅。尽管这里离贵阳不过百来公里,也与织金溶洞、黄果树瀑布等贵州西部著名旅游景点连成了一片,但堵车是常有的事,出发前经常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交通问题,一方面是贵州各地普通存在的,同时也跟百里杜鹃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晚有关系。但这种“迟到”,恰恰也使得百里杜鹃得以保存大量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对于百里杜鹃来说,可谓恰如其分的描述。
2011年,百里杜鹃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这两个数字对于一个国家4A级景区来说,并不是一份特别出彩的成绩单。但是考虑到5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只有现在的1/4和1/29,我们感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百里杜鹃成为贵州旅游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也是贵州乃至全国发展潜力最大的景区之一。
2012年1月,国家旅游局相关领导在会见百里杜鹃景区负责人时强调,百里杜鹃是国家级旅游资源,世界独一无二,一定要按5A级景区的标准,高规格做好景区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制度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景区在这方面的计划与努力。
继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之后,百里杜鹃会成为贵州的第三个国家5A级景区吗?
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百里杜鹃应该有这样的信心。除了冠绝中外的原生杜鹃林,这里还有罕见的高原草原、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杜鹃花王、树龄同样冠居全球的千年古桑、御赐银杏,以及清澈如碧玉的杜鹃湖、米底河。2012年4月,贵州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和主会场便设在百里杜鹃。旅发大会进一步促进了百里杜鹃交通的发展:联结杭瑞高速公路与景区的花海大道将于2012年4月建成通车。此前,百里杜鹃已有G321、G326两条国道在景区北部通过,方便了从成都、重庆、遵义、桂林、曲靖等方向前来的自驾游客。
另一方面,百里杜鹃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少: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旅行资源的同质化可能影响游客多次到访的积极性;还有更重要的,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我乐于看到百里杜鹃成为国家5A级景区的一天,同时希望,它会依然保留着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最为美好的东西,届时这里依然是一个适合安静读书的地方,人们也还像桃源岛上的居民一样,自足,自乐。
在花海、草原中放空自己
古人讲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百里杜鹃,刚好这两种情境都有。登山览胜,花在眼前;草原漫步,云移天边。在如此单纯的风景中行走,可以体味一下“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初到贵州时的清寂,趁机放空一下自己,于一片平静当中感受淡淡的喜悦。
行走在“地球彩带”之间
4月行走在百里杜鹃,可以更具体地感受何谓“多彩贵州”。杜鹃通常以红色、粉红居多,而这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的马缨杜鹃、粉的迷人杜鹃、白的露珠杜鹃,还有紫的、黄的……构成调色盘一般的花海,有些杜鹃树上还同时盛开着几种颜色的花朵。花的形状则千奇百怪,排列顺序也与常见的大不一样,颠覆了我对杜鹃花的固有印象。谁也不清楚这么多杜鹃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对它们进行的移植活动也几乎没有成功过。当地科研所研究员王光荀说:“往往是从这里挖起来,带到外地,便死了;若是从这座山移到另一座山上,它可能还会活着,可是就不开花了。按村民的说法,这是花神在生气呢。”
杜鹃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贵州的省花。在百里杜鹃的四个乡中,普底乡、金坡乡可以攀登赏花的山岭最多,前者有奢香岭、数花峰、云台岭、五彩路,后者有金坡岭、百花坪、览胜峰、画眉岭、马缨林、锦鸡箐。其中,马缨林便是以盛产马缨杜鹃而闻名。在百里杜鹃采访时,晨起,爬一趟山回来,再去街上吃一碗热腾腾、辣乎乎的羊肉粉,是我的日常功课。
为便于游客登山赏花,当地山间的道路修得四通八达,盘山公路与步行的小道经常交织在一起。山间小路虽然都是青石板铺就,但工人仿佛是故意在“偷懒”,许多杜鹃花的树干、花枝都伸到了道路中间,也没有修剪。走在林间,好些时候要拐个弯儿给花树“让路”,有时还要弯下腰穿行。这种不便,却让我感到欣慰。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性的树。”同样是生命,难得的是彼此包容。许多现代城市,被人感念的不是它的繁华,而是它在修建过程中能给老树让路的细节。在百里杜鹃爬山,会感觉杜鹃才是这里的主角,人不过是融入其中的一个元素罢了。
大水乡与仁和乡的杜鹃花相对数量少而集中。大水乡的杜鹃主要是在戛木景区,这里最有名的是米底河瀑布、御赐银杏和有“中华第一桑”之称的千年古桑树。古桑直径3.25米,高40余米,独木成林,树冠就有好几座房顶那么大。仁和乡有一棵杜鹃树最负盛名,它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树径和树围最大(分别为80.18厘米、258厘米)、树龄最老(约1260年)的杜鹃树,被称为“杜鹃花王”。在这些千年古木面前,人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卑微。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乍听到当地人随口吟出这样咏叹杜鹃的古诗,不免有些意外。这几年景区大力宣传杜鹃花文化,人们耳濡目染,都会背诵一些有关的诗句,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白居易的这首《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是杜鹃花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杜鹃花常被演绎成悲苦、凄怆的形象,像这样基调欢快的诗歌并不多,与之关联的杜鹃鸟,也不是“啼血”就是“断肠”。白先勇创作的小说《台北人》里,也把杜鹃花与少年人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但是行走在百里杜鹃,看着鲜艳的、怒放的、五彩纷呈的花朵,这种固有的文学形象也被颠覆了。
Tips
花季之旅
百里杜鹃景区位于黔西县与大方县之间,距离贵阳市150公里。可搭乘飞机至贵阳,换乘长途汽车前往黔西县(40 ~ 50元),再换乘中巴到金坡乡(约10元)或普底乡(约20元)。
2012年4月,贵州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和主会场设在百里杜鹃。为此修建的花海大道(杭瑞高速公路至百里杜鹃),是国家二级旅游公路,极大地方便了自驾游客。从成都、重庆(或者遵义)前往,分别可以走G321、G326国道。
景区门票120元/人。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不允许机动车进入,可以徒步或骑行。景区里有电瓶车,30元/人,一天内可不限次乘坐。
景区的杜鹃花在每年3月底、4月初盛开,花期2个多月,四五月份是观花的最佳时间。夏天(6~8月)平均气温不到20℃,是避暑度假的好时节,每天漫步在云山雾海之间,不失为一种享受。
金坡乡的百花坪前面,有一座高达9米的索玛女神像。在彝族语言中,杜鹃花就叫索玛花,彝族少女也多有以索玛为名字的。彝族的插花节、苗族的跳坡节都会在百花坪举行。每年花开的时候,景区还会举行以祭花神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百花坪对面有个花神庙。登楼远眺,视野开阔,俯仰之间皆是花海。楼旁有座吊桥,是在花海中留影的好去处。
Tips
学点植物学
杜鹃花科又可分为杜鹃、常绿杜鹃、洋踯躅、映山红、马银花5个亚属,每个亚属又有不同的种。我们常见的杜鹃花,多是映山红亚属,开红色、粉红色花朵,故而又有“映山红”的名字,常见的品种有皋月杜鹃等。杜鹃花属的花色较丰富,有黄色、白色等,但大多有毒,尤其是羊踯躅、大白花杜鹃、牛皮茶等品种,因此,在野外注意不要随意摘食杜鹃花。
本页列出的是百里杜鹃的几个常见品种。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红花露珠杜鹃、黄坪杜鹃、长蕊杜鹃、迷人杜鹃、大白花杜鹃、桃叶杜鹃、腺柱马缨杜鹃、芙蓉杜鹃、露珠杜鹃变异种、百合杜鹃、映山红杜鹃、糙叶杜鹃。
在众多杜鹃中,马缨杜鹃是最艳丽、最有代表性的。本专题开头的素描作品便是画的马缨杜鹃。它开花之前的样子,有点像日本的晴天娃娃,好像它也在祈盼着阳光的降临。
大草原:漫看云卷云舒
百里杜鹃大草原让我有一点惊艳之感,想不到在这片云雾蒸腾的丘陵地带,会有这样一片辽阔之地。看到草原那一刻,像是验证了一把金融领域有名的“黑天鹅效应”——1697年探险家于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之前,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大草原位于普底乡,紧临支戛阿鲁山。沿着国际度假村旁边的公路向上行走不到两公里,地势越来越平坦,烟雾也越来越稀,终于在看到双乳峰的时候,烟雾都消失不见了,头顶是在整个贵州都难得一见的蓝天和太阳。
辽阔的平原上长满了厥类植物,几丛灌木点缀其间,远处是几座各自独立的山峰。放眼望去,整个草原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几匹马在公路边吃草。天上的云彩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静止不动,遥遥相对的另一派随着风快速地飘移,好像正着急赶往别处,只见草原上一片片云影也跟着飞驰而过。唯有正中央的天空是蔚蓝无云的,阳光透过这唯一的缺口照射在大地上。
路边遇到几个天坑,像是陨石坠落的结果,小的直径一二十米,大的有百八十米。坑壁甚陡,坑壁上开满了杜鹃花,像一口绿色大锅,又像一顶倒扣在地上的花边草帽。天坑边上的平地长满了厚厚的苔藓,踩在上面有地毯的感觉。这是湿润气候在百里杜鹃留下的痕迹。
草原总能带给人美好的想象和心情。据研究环境心理的人士说,这是因为视野开阔,人的眼睛不用注意太多细节,紧张程度自然减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很享受这种走在旷野上,什么都不挂念的时刻。不必想这云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不必想这山何时屹立于此,又可屹立到何时,甚至连言辞都忘记了。我忽然很想就此坐下,不再向前。离家在外行走的时候,虽然经常融入很多热闹,遇到的人也大多很热情,却常有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以及一种面对众人却无话可说的心境,不知当初王阳明刚被贬到贵州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心情?
据史料记载,当初王阳明刚到贵州时,因为交通不便,许多东西尤其是书籍未能及时运来,无书可读的他只好放下一切,静心思考,结果悟出了为人治学的大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据此创立了跟朱熹格物致知理论针锋相对的“心学”,认为与其按部就班地学习文本知识,不如多关注内心世界,真正的“理”存在人的心中,悟透了这一点,“人人可以成尧舜”。这套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明清两个朝代的思想界,也直接催生了泰州学派。时至今日,日本、韩国还有许多王学研究团体,其影响力堪与朱子学相媲美。后世的名望与生前的孤寂相比,让人不免欷歔:“古来圣贤皆寂寞。”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想到此处,颇有一点“吾道不孤”的慰藉。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中部,距贵阳150公里。这里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绵延50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百里杜鹃”的名字由此而来。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花园里的杜鹃品种也是全世界最多的,计有马缨杜鹃、迷人杜鹃、露珠杜鹃、大白花杜鹃、芙蓉杜鹃、百合杜鹃等41个品种。春暖花开时,山上五彩纷呈,故而当地又有“地球彩带”的美称。
2012年春天,我们探访了这条“地球彩带”,感受到的除了杜鹃花的美丽,还有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哲学意味:对当下的关注,适时的自我放空,以及对礼法精神的坚守。比起花开花落、服饰更易,这些恒久存在,而且历久弥新。
中国西南的“楚门世界”
花季时,行走在百里杜鹃的各个乡村,俯仰皆是杜鹃,漫山遍野,连绵不绝,“地球彩带”的说法并不夸张。更妙的是,山间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去过贵州,便会对“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这句老话有深刻的体会。贵州的雨似乎喜欢在夜里偷偷地下,一觉醒来,世界一片湿润。在这样的天气里爬山赏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没有太阳的炽热,没有一望无余、预知结尾的无趣。
在百里杜鹃采访的日子,我常想起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主人公楚门生活在一个叫桃源岛的小城,从未走出这个地方,也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事实上,等他试图闯出这个小城的时候,他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四周全是幕布,连天空、大海都是人工布置的……百里杜鹃四周常常是白茫茫一片雾气,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是站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面,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将会如何发展。
百里杜鹃的许多地方还没有通互联网,一些地方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很多时候,我像楚门一样被迫“与世隔绝”了,每天采访归来,便是与书为伴,难得地拥有了集中读书和思考的时间,每天早早睡,早早起,尝试“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几天下来,人变得神清气爽不说,精神上的咀嚼多过进食,受益更大。
当年,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在青壮年时来到贵州,有几分自我“放逐”的意味。本来他完全可以到江南富庶之地任职,但他选择了贵州。这里是他计划用来锤炼自己的地方:“某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持清白之风,而不致负良友厚意。”此前,他曾随担任贵州学政的父亲到贵州生活,对当地人有着良好的印象:“地方贫瘠,风尚拙朴,与京师人士之趋奢靡而工诈伪者大不相同。”“其人类皆重信诺,严去取,虽贫而有骨气。”在百里杜鹃采访时,我有相似的体会,这种经验比美景、佳肴更让人难忘。
康德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今日的中国。今天,从大城市到乡村小镇,充斥的是太多的纷纷扰扰。找一个像百里杜鹃这样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放逐一下自己,过几天“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失为一个明智而愉快的选择。
贵州的下一个
5A级景区?
不得不承认,我们前往百里杜鹃的路程并不是很顺畅。尽管这里离贵阳不过百来公里,也与织金溶洞、黄果树瀑布等贵州西部著名旅游景点连成了一片,但堵车是常有的事,出发前经常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交通问题,一方面是贵州各地普通存在的,同时也跟百里杜鹃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晚有关系。但这种“迟到”,恰恰也使得百里杜鹃得以保存大量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对于百里杜鹃来说,可谓恰如其分的描述。
2011年,百里杜鹃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这两个数字对于一个国家4A级景区来说,并不是一份特别出彩的成绩单。但是考虑到5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只有现在的1/4和1/29,我们感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百里杜鹃成为贵州旅游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也是贵州乃至全国发展潜力最大的景区之一。
2012年1月,国家旅游局相关领导在会见百里杜鹃景区负责人时强调,百里杜鹃是国家级旅游资源,世界独一无二,一定要按5A级景区的标准,高规格做好景区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制度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景区在这方面的计划与努力。
继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之后,百里杜鹃会成为贵州的第三个国家5A级景区吗?
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百里杜鹃应该有这样的信心。除了冠绝中外的原生杜鹃林,这里还有罕见的高原草原、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杜鹃花王、树龄同样冠居全球的千年古桑、御赐银杏,以及清澈如碧玉的杜鹃湖、米底河。2012年4月,贵州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和主会场便设在百里杜鹃。旅发大会进一步促进了百里杜鹃交通的发展:联结杭瑞高速公路与景区的花海大道将于2012年4月建成通车。此前,百里杜鹃已有G321、G326两条国道在景区北部通过,方便了从成都、重庆、遵义、桂林、曲靖等方向前来的自驾游客。
另一方面,百里杜鹃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少: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旅行资源的同质化可能影响游客多次到访的积极性;还有更重要的,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我乐于看到百里杜鹃成为国家5A级景区的一天,同时希望,它会依然保留着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最为美好的东西,届时这里依然是一个适合安静读书的地方,人们也还像桃源岛上的居民一样,自足,自乐。
在花海、草原中放空自己
古人讲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百里杜鹃,刚好这两种情境都有。登山览胜,花在眼前;草原漫步,云移天边。在如此单纯的风景中行走,可以体味一下“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初到贵州时的清寂,趁机放空一下自己,于一片平静当中感受淡淡的喜悦。
行走在“地球彩带”之间
4月行走在百里杜鹃,可以更具体地感受何谓“多彩贵州”。杜鹃通常以红色、粉红居多,而这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的马缨杜鹃、粉的迷人杜鹃、白的露珠杜鹃,还有紫的、黄的……构成调色盘一般的花海,有些杜鹃树上还同时盛开着几种颜色的花朵。花的形状则千奇百怪,排列顺序也与常见的大不一样,颠覆了我对杜鹃花的固有印象。谁也不清楚这么多杜鹃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对它们进行的移植活动也几乎没有成功过。当地科研所研究员王光荀说:“往往是从这里挖起来,带到外地,便死了;若是从这座山移到另一座山上,它可能还会活着,可是就不开花了。按村民的说法,这是花神在生气呢。”
杜鹃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贵州的省花。在百里杜鹃的四个乡中,普底乡、金坡乡可以攀登赏花的山岭最多,前者有奢香岭、数花峰、云台岭、五彩路,后者有金坡岭、百花坪、览胜峰、画眉岭、马缨林、锦鸡箐。其中,马缨林便是以盛产马缨杜鹃而闻名。在百里杜鹃采访时,晨起,爬一趟山回来,再去街上吃一碗热腾腾、辣乎乎的羊肉粉,是我的日常功课。
为便于游客登山赏花,当地山间的道路修得四通八达,盘山公路与步行的小道经常交织在一起。山间小路虽然都是青石板铺就,但工人仿佛是故意在“偷懒”,许多杜鹃花的树干、花枝都伸到了道路中间,也没有修剪。走在林间,好些时候要拐个弯儿给花树“让路”,有时还要弯下腰穿行。这种不便,却让我感到欣慰。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性的树。”同样是生命,难得的是彼此包容。许多现代城市,被人感念的不是它的繁华,而是它在修建过程中能给老树让路的细节。在百里杜鹃爬山,会感觉杜鹃才是这里的主角,人不过是融入其中的一个元素罢了。
大水乡与仁和乡的杜鹃花相对数量少而集中。大水乡的杜鹃主要是在戛木景区,这里最有名的是米底河瀑布、御赐银杏和有“中华第一桑”之称的千年古桑树。古桑直径3.25米,高40余米,独木成林,树冠就有好几座房顶那么大。仁和乡有一棵杜鹃树最负盛名,它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树径和树围最大(分别为80.18厘米、258厘米)、树龄最老(约1260年)的杜鹃树,被称为“杜鹃花王”。在这些千年古木面前,人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卑微。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乍听到当地人随口吟出这样咏叹杜鹃的古诗,不免有些意外。这几年景区大力宣传杜鹃花文化,人们耳濡目染,都会背诵一些有关的诗句,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白居易的这首《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是杜鹃花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杜鹃花常被演绎成悲苦、凄怆的形象,像这样基调欢快的诗歌并不多,与之关联的杜鹃鸟,也不是“啼血”就是“断肠”。白先勇创作的小说《台北人》里,也把杜鹃花与少年人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但是行走在百里杜鹃,看着鲜艳的、怒放的、五彩纷呈的花朵,这种固有的文学形象也被颠覆了。
Tips
花季之旅
百里杜鹃景区位于黔西县与大方县之间,距离贵阳市150公里。可搭乘飞机至贵阳,换乘长途汽车前往黔西县(40 ~ 50元),再换乘中巴到金坡乡(约10元)或普底乡(约20元)。
2012年4月,贵州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和主会场设在百里杜鹃。为此修建的花海大道(杭瑞高速公路至百里杜鹃),是国家二级旅游公路,极大地方便了自驾游客。从成都、重庆(或者遵义)前往,分别可以走G321、G326国道。
景区门票120元/人。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不允许机动车进入,可以徒步或骑行。景区里有电瓶车,30元/人,一天内可不限次乘坐。
景区的杜鹃花在每年3月底、4月初盛开,花期2个多月,四五月份是观花的最佳时间。夏天(6~8月)平均气温不到20℃,是避暑度假的好时节,每天漫步在云山雾海之间,不失为一种享受。
金坡乡的百花坪前面,有一座高达9米的索玛女神像。在彝族语言中,杜鹃花就叫索玛花,彝族少女也多有以索玛为名字的。彝族的插花节、苗族的跳坡节都会在百花坪举行。每年花开的时候,景区还会举行以祭花神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百花坪对面有个花神庙。登楼远眺,视野开阔,俯仰之间皆是花海。楼旁有座吊桥,是在花海中留影的好去处。
Tips
学点植物学
杜鹃花科又可分为杜鹃、常绿杜鹃、洋踯躅、映山红、马银花5个亚属,每个亚属又有不同的种。我们常见的杜鹃花,多是映山红亚属,开红色、粉红色花朵,故而又有“映山红”的名字,常见的品种有皋月杜鹃等。杜鹃花属的花色较丰富,有黄色、白色等,但大多有毒,尤其是羊踯躅、大白花杜鹃、牛皮茶等品种,因此,在野外注意不要随意摘食杜鹃花。
本页列出的是百里杜鹃的几个常见品种。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红花露珠杜鹃、黄坪杜鹃、长蕊杜鹃、迷人杜鹃、大白花杜鹃、桃叶杜鹃、腺柱马缨杜鹃、芙蓉杜鹃、露珠杜鹃变异种、百合杜鹃、映山红杜鹃、糙叶杜鹃。
在众多杜鹃中,马缨杜鹃是最艳丽、最有代表性的。本专题开头的素描作品便是画的马缨杜鹃。它开花之前的样子,有点像日本的晴天娃娃,好像它也在祈盼着阳光的降临。
大草原:漫看云卷云舒
百里杜鹃大草原让我有一点惊艳之感,想不到在这片云雾蒸腾的丘陵地带,会有这样一片辽阔之地。看到草原那一刻,像是验证了一把金融领域有名的“黑天鹅效应”——1697年探险家于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之前,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大草原位于普底乡,紧临支戛阿鲁山。沿着国际度假村旁边的公路向上行走不到两公里,地势越来越平坦,烟雾也越来越稀,终于在看到双乳峰的时候,烟雾都消失不见了,头顶是在整个贵州都难得一见的蓝天和太阳。
辽阔的平原上长满了厥类植物,几丛灌木点缀其间,远处是几座各自独立的山峰。放眼望去,整个草原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几匹马在公路边吃草。天上的云彩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静止不动,遥遥相对的另一派随着风快速地飘移,好像正着急赶往别处,只见草原上一片片云影也跟着飞驰而过。唯有正中央的天空是蔚蓝无云的,阳光透过这唯一的缺口照射在大地上。
路边遇到几个天坑,像是陨石坠落的结果,小的直径一二十米,大的有百八十米。坑壁甚陡,坑壁上开满了杜鹃花,像一口绿色大锅,又像一顶倒扣在地上的花边草帽。天坑边上的平地长满了厚厚的苔藓,踩在上面有地毯的感觉。这是湿润气候在百里杜鹃留下的痕迹。
草原总能带给人美好的想象和心情。据研究环境心理的人士说,这是因为视野开阔,人的眼睛不用注意太多细节,紧张程度自然减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很享受这种走在旷野上,什么都不挂念的时刻。不必想这云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不必想这山何时屹立于此,又可屹立到何时,甚至连言辞都忘记了。我忽然很想就此坐下,不再向前。离家在外行走的时候,虽然经常融入很多热闹,遇到的人也大多很热情,却常有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以及一种面对众人却无话可说的心境,不知当初王阳明刚被贬到贵州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心情?
据史料记载,当初王阳明刚到贵州时,因为交通不便,许多东西尤其是书籍未能及时运来,无书可读的他只好放下一切,静心思考,结果悟出了为人治学的大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据此创立了跟朱熹格物致知理论针锋相对的“心学”,认为与其按部就班地学习文本知识,不如多关注内心世界,真正的“理”存在人的心中,悟透了这一点,“人人可以成尧舜”。这套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明清两个朝代的思想界,也直接催生了泰州学派。时至今日,日本、韩国还有许多王学研究团体,其影响力堪与朱子学相媲美。后世的名望与生前的孤寂相比,让人不免欷歔:“古来圣贤皆寂寞。”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想到此处,颇有一点“吾道不孤”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