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窃密攻击成为了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除了恶意软件,人也可以成为窃密攻击的实施主体,尤其是组织或企业的内部人员.由人实施的窃密很少留下明显的异常痕迹,给真实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39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16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C02040100),中国科学院网络测评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窃密攻击成为了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除了恶意软件,人也可以成为窃密攻击的实施主体,尤其是组织或企业的内部人员.由人实施的窃密很少留下明显的异常痕迹,给真实场景中攻击的及时发现和窃密操作的分析还原带来了挑战.提出了一个方法,将每个用户视为独立的主体,通过对比用户当前行为事件与其历史正常行为的偏差检测异常,以会话为单元的检测实现了攻击发现的及时性,采用无监督算法避免了对大量带标签数据的依赖,更能适用于真实场景.对算法检测为异常的会话,进一步提出事件链构建方法,一方面还原具体窃密操作,另一方面通过与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吉林省国家级公益林现状,分析了公益林的结构、质量及生态价值,指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区划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科学、合理管理的建议。
本文综述了我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传播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主要研究成果。并就相关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探讨,对疫木处理方法做了详细介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所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大,尤其是恶意软件的数量呈指数型上升,其所属家族的变种爆发式增加.传统的基于人工签名的恶意软件的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覆盖全产业、全层级、全过程的智能化数据平台,构建生产、经营和管理智能运作体系,构筑智能风电场。
本文对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为森林公园下一步整合优化,以及编制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综述了针叶树体胚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