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201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江苏溧阳承担并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以促进该行动的推广。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中图分类号 S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58-02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重要基因发掘、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种质资源的占有。种质资源越丰富,研究越深入,基因开发潜力越大,生物产业竞争力就越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处于家底不清、丧失严重的状态。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對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2次普查,但是由于涉及范围小,作物种类少的原因,尚未查清我国农作物种植资源的家底。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变化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农作物种质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或丧失,而且数量巨大,因此,尽快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和收集、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携带重要基因的资源十分迫切。2016年,溧阳市被农业部、江苏省农委列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县之一,承担了普查县和调查县的双重任务,全市经过积极发动,精心组织,确保了普查和征集工作的扎实开展,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主要方法和成效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主要做法
  1.1 组建专项工作班子 为顺利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溧阳市农林局专门组建专项工作班子,下设普查小组办公室,由溧阳市种子管理站、溧阳市园艺技术推广站、溧阳市蔬菜办公室和溧城镇、天目湖镇、埭头镇、上黄镇、戴埠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等10个镇农服中心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参与该项工作。与此同时,成立了溧阳市农作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小组,农林局王亦愚副局长任组长,种子管理站站长徐春松任副组长,组员共有19位同志组成。普查工作小组下设普查工作队,由徐春松、潘俊华、袁秀英、潘国铭、王继胜5位同志组成。真正做到整体工作能上下协同推进,具体工作有专人负责,信息交流能及时畅通,从而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而有效开展。
  1.2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 溧阳市农林局专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会。会上就开展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任务分工作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8月初,又举办了由各镇农服中心、局相关科站、部分老农、土专家参加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专题培训班》。此外,还积极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成果,提升全社会参与和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切实推动我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3 制定具体工作规划 根据农业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农委《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溧阳实际,具体制定了《溧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以溧农发【2016】141号文件形成下发到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局相关科站。实施方案中对开展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期限和进度、任务分工、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作出了清晰规划。同时还建立了普查工作台帐,对普查工作队每次采集工作地、工作效果、工作进度都进行了及时建档考查,各阶段具体工作进展都得以及时掌握了解。
  1.4 采用正确普查方法 溧阳属半丘陵半平原圩乡地区、下辖10个镇。地形地貌复杂,作物种类多样,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区域分布不一。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全面发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三个优势”的基础条件,保证了本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利用市镇联动优势。市重点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各镇自行排查提供各种种质资源信息,而后普查工作队及时会同镇、村做好样本征集和数据填报工作。二是利用老农、老农业技术员的优势,所到之处,采用访问和座谈方式,组织年长的老农、老农(林)技术人员了解情况,从中获取了大量种质资源信息。市局还专门聘请了2位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现已退休的老同志到普查工作队协助工作,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专业特长,在工作开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三是利用龙潭、瓦屋山2大林场优势,丰富和提高了种质资源数量和质量。
  1.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为努力促进全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进程、信息交流,市专门建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信息QQ群,普查工作小组全体成员进入了QQ群。此外,市种质资源工作小组不定期发布普查工作信息,2016年6-11月份共在《溧阳农林信息网》刊登发表15期,同时向上级投稿15篇。
  1.6 开展线索有奖征集活动 为迅速征集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溧阳部分乡镇在全镇范围内同时公布了征集热线电话,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线索有奖征集活动。凡在全镇范围内发现果树、茶树、蔬菜、瓜类、油料、粮食等固定优良种质(不包括引进的外地品种)资源和野生资源线索,经实地查看确认是有价值的线索,每条线索奖励50元;若省农科院等单位认定采集的线索,每条线索奖励200元(同一地点地块的线索,奖励最先提供者)。
  1.7 加强专项经费管理 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加强了项目资金管理。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经费使用规定,单独建帐,专款专用,对人员、财务、物资、信息等进行规范管理,明确经费使用范围、支付方式、运行程序、责任主体等。目前,虽然种质资源经费尚未拨付到位,但为了有利于工作开展,在工作人员出差费用、部分种子征集费用、会议费用等方面预先进行了垫支。
  2 主要成效
  (1)完成了1956年、1981年、2014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在该项工作过程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溧阳市农林局、档案局、统计局、教育局和宗教事务管理局等相关单位,从中查找搜集数据资料,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我市粮食、油料、果树、茶叶、蚕桑、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历史演变。
  (2)已普查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0个,并完善调查征集表格的填写及汇报工作。具体如下:
  蔬菜10个:红扁豆、红边白扁豆、白扁豆、盘香豇、山地八月豇、溧阳水菜瓜、墩樁瓜甜瓜、檀香籽甜瓜、奶奶芥、洋生姜。果树12个:野鸡红甜桃、四月桃酸桃、糖枣、牛奶枣、嘉青子、水柿、野柿子、花红、野葡萄、野毛栗、油栗、迟熟树门子。油料2个:黄籽麻苦菜、褐籽麻苦菜。经济作物3个:乌骨豆、甜芦黍、野绿豆。茶叶2个:溧阳白茶、同新1号绿茶。牧草1个:八月老。
  (3)在完成普查县工作任务的情况下,2016年9月下旬配合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第一调查队的进行实地考察,从我市南山到北山,涉足6个镇和2个国营林场的10多个村,先后访谈了30多位当地老农,总行程800km以上。成功GPS定位的种质资源标本达93个,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了原计划没有列入的种质资源标本有10多个,如豆梨、青梅、葛藤、荆芥、甜柿、光秆木瓜等。
  3 存在问题
  (1)在普查表填报上,特别是1956年、1981年2a,由于年代较久,很难找寻系统的调查资料。因此数据填报比较粗糙,详实情况与当时的实际可能会有一些出入。
  (2)各类农作物,特别是桑、茶、果等品种特性、生长季节不同,目前普查中的图片资料、种子采集等工作还不齐全,需要以后进行陆续弥补。
  (3)调查队人员要进一步科学配置,真正做到能相互配合一起协同开展工作。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筛选适合铜陵地区大棚早熟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特引进玉姑、一品红、长香玉、伊丽莎白和西薄洛托5个厚皮甜瓜品种,并开展生育期、抗病抗逆性、果实性状、糖度、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品红、玉姑表现早熟,产量较高,商品性外观和口感均较好,含糖量较高,抗枯萎病和蔓枯病较强,是适合本地推广的厚皮甜瓜品种。  关键词:甜瓜;生育期;性状;糖度;产量;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该文通过对麦后直播棉花种植密度设置不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棉花生育进度和产量,探索麦后直播棉合理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花种植150000株/hm2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而且不影响后茬作物的种植,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麦后直播棉花;中棉所50号;种植密度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
摘 要:河北坝上属于干旱半干旱区,立地条件差,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经过多年造林试验,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该文对坝上容器苗造林多年经验进行了总结,摸索出了坝上地区容器苗造林技术,为类似区域的造林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效果;河北坝上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4-0067-2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来兴
摘 要:该文对11个玉米新品种(系)进行了夏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华816、伟玉2号、登海605、京农科728、迪卡638、源玉8号、源育66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产量在10 105.05~10 605.3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夏播;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059-02  社旗县位于豫西
摘 要: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充分发挥林业各种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浙江省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建设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纯林生态修复项目综合效益进行系统研究,从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支撑保障体系4个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和筛选,确立了纯林生态修复项目综合效益评价4大类11小类,共34项评价指标。基于这些指标
摘 要:该文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勘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场地及相关设施的现状,并从景观美学及使用功能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龙湖湿地公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湿地公园;大龙湖;景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 TU98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2-0107-02  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位于徐州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地
摘 要: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江门市种业有限公司在台山下川岛建立了20hm2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并结合当地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等条件,以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为核心示范生产有机稻米,通过试验示范和效益分析,总结出配套关键技术,为今后江门地区大面积生产有机水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有机稻米;稻鸭共作;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
摘 要:利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2016—2017年度氮高效品种筛选和展示田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茎蘖数随时间、叶面积系数随积温呈e的二次多项式指数曲线变化;干物重随时间变化为Logistic曲线,随积温变化为二次多项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主要取决于穗数,冬后茎蘖数与穗数正相关,挑旗后茎蘖数与产量、叶面积系数与穗数、产量正相关,拔节后干物重积累与穗数、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