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创作谈)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几回被嗜烟好酒者“教育”:男人不抽烟不喝酒,那活着还有什么滋味呢!我本想回答:我有文学做人生滋味呀。但又将话咽下了。心里还得琢磨,文学能算滋味么?文学只能算滋味么?
  便回顾自己的人生路,小时候没什么玩具,因为那特殊年代里家庭被一只巨大的左胳膊砸瘪了,父亲因政治罪名判刑劳改,母亲在学校被内部管制,要超负荷工作还要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顾不上给我买玩具。而我作为“黑崽子”,连个要好的小伙伴也找不到(人家父母不让孩子靠近我)。便常常在放学回家后钻进母亲学校的图书馆去,——母亲供职于一所中学,图书馆仅两间不大的藏书室,让教书的母亲再兼管起来。我家就是图书馆隔壁的一间小房,有门相通。
  今天想起来,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踮起脚尖从书架上抽出那些或薄或厚的书,凑在昏黄的煤油灯前似懂非懂地翻阅,那应该是一张稍微有点感人的照片。当然年少的我并不想为自己感动,只觉得一个个陌生而新鲜的人物从书里跃出,围在身边讲述各种故事,心灵便渐渐为一种远超玩具的兴味所弥漫。这种兴味也从此如影子一般跟随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只在太阴沉的日子里躲开一会儿。
  上初中时,母亲已被贬到乡下小学,我只能在学校寄宿。正在长身体却又吃不饱,母亲给我一点零钱买饼干填饿,我却常常买了书。最贵的一本书是中国少儿文学选集,好像一块二毛钱——能买两斤多法饼了,我翻了又翻爱不释手。但在不久后的抄家中,这本书却被红卫兵抄去,我满心委屈中,怀疑是抄家的某个红卫兵也喜欢看课外书。
  也许看重文学在生活中带来的兴味,还有遗传因子在影响。母亲在那十分艰辛的日子里,居然会坚持订阅《收获》,害得我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去那著名期刊里磕磕绊绊地找故事。我至今还记得有篇故事道具为一盆仙人掌的中篇小说,语言短楞楞的(后来才知道那是北方语言),很惊异大人说话还有这种腔调。母亲被贬到乡下小学后,还顽固地不肯松开文学情节,要撇开自家的不幸,去了解学校旁边一位农民的苦难家史,无比投入地写成一篇散文。估计那饱醮感情的散文并没变成铅字,因为不久后就来了汹涌的文革风暴,将母亲连同文学情结带热情的生命一起吞没了。
  没了家的我也早早下乡插队去,父亲仍在劳改,兄弟各挣生活,自己只能像一只禾鸡在乡下的日晒雨淋里苦苦觅食。亏了有那条文学兴味涂抹的影子,冷不丁也让自己瞅见一下,将心里的苦闷枯寂也驱赶一下。书是难得找到几本看了,学着写写吧。像母亲一样揣着忘我情怀,用文学的目光去打量周围一切,乡下的风景,劳动的场景,都想弄进文字里去。一首描写双抢的小诗终于在县文化馆的小册子上发表,竟引起公社的关注。公社办公室主任和团委书记一起下来找我,将正在田里喷洒农药的我吓得不轻。当两位大官把我叫到地头,大着嗓门表扬一通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写作变成铅字了,激动得差点要哭。此后,大队文艺宣传队也吸收我了,让我当节目创作员兼台上演员。而我自己也没料到,煞费苦心编创的一曲小戏,居然能参加全省农村汇演,我也因此头一回上省城开了眼界,并在全县知青中冒出一点小名气来。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遗憾,在乡下忙累之余爬格子,为遵命而花费在新闻报道上的精力多了点,要是一心在文学上磨练,功夫会练得扎实些吧。不过也正因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成绩,下乡八年后的我才终于得以招工;且因为这种对单位具实用意义的小本事,在工作几经波折后,也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安定。然而自己仍舍不得甩落身后那条影子,尽管工作忙得常加夜班,文学热情却又悄悄在心头起拱。想起雷锋的教导要学钉子,便一点一点挤时间,写散文,写短篇小说,鼓捣好几篇都没能变成铅字,索性就鼓捣中篇小说。没想第一部中篇小说竟成了文学处女作,且发表在一家有影响的大型文学期刊,心中喜悦顿时泛滥得像街头爆了自来水管。
  此后的几年,忙里挤空时不时地继续搞点文学,仍然有退稿,也仍然有发表,还交了一帮兴味相投的朋友,还加入了作家协会。于是正式在心里向自己宣布:这辈子就用文学给人生添味吧。
  现在,一辈子已经走了一大截,面对文学却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收获太寒酸呀!看看好多起步比自己晚不少的同道们,一个个文学果实令人艳羡呢;若还要偷偷瞥一眼莫言,简直能羞得上吊。莫言发表处女作也只比我早两年,却是在不知名的刊物上呢,人家今天冲到世界上去了!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笔会上,一位文学编辑对我说:你要不冲就可惜了。现在我果然被不幸言中可惜了,为什么不在文学路上发狠冲呢?不过自己也有辩词:说冲就能冲么?要天赋,要深厚的学养呢。这两样自己都欠,还不肯遵循“勤能补拙”的箴诫,真是辜负了文学大师汪曾祺给我写的两句话:勤负轭,不畏虎。
  好在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深挖思想根子”惯了,现在也可以把胸无大志收无大获的原因找到思想根子上去。这一找便明白了,问题还在“只把文学作人生滋味”的指导思想上。指导思想既定,就把人生弄成做菜而不是变成跑步了。跑步有速度意识督着,有冲刺目标等着;而做菜纯粹是在鼓捣味道,采购到好原料,还备了好调料,那菜才有兴致做,做出味道也才有兴头。但炒菜心理也容易导致写作的不勤奋,写写停停,甚至说难听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情绪欠佳时,菜勺都不想拿了。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就有一段不短的懒散时期,除了写一些散文随笔,小说一个字也没写。主要是对文学受世风侵蚀的现状有激忿情绪。后来觉得这样不对头,还嘲笑自己,既然只把文学当生活的滋味,你管他人如何做派自己享受就行啊,总不能人家把盐搁进咖啡里你就吃菜也不搁盐了吧。
  如此说来,还得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种滋味。这滋味也许就像别人爱抽烟爱喝酒,或者爱钓鱼爱打牌、还或者爱跳舞爱唱歌,等等等等,立于个人角度其生活添味的意义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我通过写作而品咂文学的滋味时,能牵出自己人生中的所有酸甜苦辣,也希望这种滋味还能牵出别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后一起在酸甜苦辣中觉出人生的丰富并进一步强化对人生的兴致。
  是的,“滋味”理论虽缺少点磅礴,但其价值也正在于此。我曾经在好些场合说过一句类似绕口令的话:人为希望而扛起生活,生活为希望而走进文学,文学为希望而拥抱人。这“希望”,不就是一种美妙的人生滋味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化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试验
一  盛先生把地图摊开,钟敲了三下。他取下烟斗,磕掉残余的灰烬。窗外日照朗朗,屋里却透出一股凉意。他戴上老花镜,细细察看摊在桌上的地图。这张地图,印制于1992年。那是最近一次修县志时,夹作附录用的。归国前,盛先生将连册地图小心裁下,如此一来,他就有了关于这座县城的“新形象”。盛先生对旧县城并不陌生,他曾无数次翻阅刊刻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县志,将县城的房屋、河道、郊区等铭记于心。乾隆年间
针对边坡防护过程中产生的基材局部性张拉、开裂、垮落等问题,以秸秆纤维作为基材改良剂,考虑水泥与秸秆纤维2个因素,考察基材7h、1d、3d、7d、14d、28d抗剪强度特征。试验结
从扩展事件驱动过程链(EEPC)和传统Petri网入手,结合二者的特点,提出新的仿真模型——基于EEPC的扩展Petri模型。该仿真模型既能体现业务流程的逻辑结构,又能定量对时间等因素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住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21例达到通畅,
1  跟往常一样,秦石山吃完晚饭后就洗澡,洗完澡后就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戴上一顶旅游帽,然后再急急忙忙往距大风岭施工工地3公里以外的黄羊镇赶。  秦石山身材魁梧、体魄强壮,看上去就是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力量、有劲使不完的汉子。他迈着雄健有力的步伐,翻山越岭,跨沟爬坡,气不喘、心不慌,3公里山路顷刻间就到了。  秦石山进入镇里,一不买东西,二不办事情,三不逛大街,而是悄悄地来到位于华山路多利小超市对面人
提出一种彩色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脉冲发放皮层模型(spiking cortical model,SCM)的同步脉冲发放特性和脉冲噪声明显不同于周围非噪声像素的特点定位彩色图像各通道中脉冲噪声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噪声检测情况自适应地选择窗口的大小及对应的滤波方法仅滤除噪声像素,保持非噪声像素不变。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图像细节。对污染严重的图像,用该方法去噪后的主观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226例,根据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其中冠脉狭
针对Si/SiGe pMOSFET器件结构求解泊松方程,同时考虑器件尺寸减小所致的物理效应,如漏致势垒降低(DIBL)效应、短沟道效应(SCE)和速度过冲效应,获得了强反型时小尺寸P+多晶SiGe栅应
针对贪婪算法存在路由空洞现象,定义并研究了半球型3D传感器网络中贪婪算法的可达性问题。基于节点随机分布的数学特性,分析了传感器传输半径与贪婪算法的可达率之间的定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