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探索,但迄今为止,这种探索大多停留在“修补”层面,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高职类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改进。
  由于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有诸多弊端,如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鉴于此,“基于职业(岗位)”、“基于实践”、“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于项目”等一系列课程开发理念或开发模式在国内应运而生。系统梳理国内较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后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大多以岗位分析为起点,但目前,工作任务分析一般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虽然具有效率高(一般一天可完成)、发挥团体智慧优势以及可发挥专家的引导作用等优点,但也明显存在以下不足:
  1.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主要以现象学的思辨推测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证依据;专家意见并不代表岗位的实质需求,并不能完全契合岗位。
  2.工作任务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工作或任务本身,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上,既没有回答获取高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即胜任特征)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提高工作绩效的方式和方法。
  3.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合并没有经过有效性检验,以至于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
  以上三点不足是导致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常感到学非所用或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处不大的重要原因。通常,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评判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很快胜任某一岗位或出色地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引入胜任力理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加以探讨。
  一、岗位胜任力研究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夫(David C.McClelland)将直接影响员工绩效的个人特质和行为特征定义为胜任力,即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本研究以此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研,明确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要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重新构建符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岗位胜任力的课程体系。
  二、岗位胜任力的目标
  本研究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与调研,有效界定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要素,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并以此为依据构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该专业建设提供有效参考,以提升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实效性,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竞争力,真正实现专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岗位胜任力的特色
  近年来,我国学者、管理实践者甚至是政府组织者对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广泛探索,但其内容主要侧重于国有企业中高层、销售管理人员等岗位的胜任力研究,而对基层管理者的胜任力研究很少,尤其对这些管理者的前身——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更少。本研究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把它纳入到“个人—职位—组织”匹配的框架中,可以根据行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胜任力的要求,缩小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差距,使课程体系更具针对性与个性化,以期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达到人职匹配,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三赢”的目标。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为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明确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胜任力,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构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提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竞争力。
  五、通用素质模型的构建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各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命令/果断性。5.认知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分析式思考能力、概念式思考能力、技术、职业、管理专业知识。6.个人效能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自我控制、自信、弹性、组织承诺。
  管理类工作是素质模型专家们所研究的最大的工作类别,由于管理类工作十分普遍而且重要,所以在工作胜任特征研究上比其他工作类别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六、课程体系的建立
  根据通用素质模型的构建,在高职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渗透通用素质模型的要素,完善课程体系。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模型,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进行引导。而且可以在考试中考察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参考文献:
  [1]刘嫦娥,赵曙明,张丹.工作胜任力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03-10.
  [2]刘心美,赵桂茹.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05.
其他文献
香兰素(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是合成较早、应用较安全的合成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烟草、医药等行业.目前市场上香兰素产品按分子结构区别有香兰素与乙基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几年,网约车在全球迅速发展.一方面,网约车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倡导共享经济理念,促进市场资源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带来的是我国保险业对网约车的理赔问题以及合理监管等法
阿瑞你好,信里能感受到你的内心的纠结——渴望获得赞美与认可,却又有些无所适从。我想困惑只是暂时的,你有足够的能力挣脱精神铁链,在未来遇见更强大的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精神拮抗作用,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一种类似屈伸肌那样的相互调节拮抗作用。当面对恐怖场景时,会出现不要害怕的自我暗示;受到表扬时会出现内疚心理,觉得自己似乎配不上这些称赞。这就是所谓的相对观念,是精神领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虽然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都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无案可审”的尴尬局面.本文以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为例,分析我国环境公益
介绍在 Auto CAD环境下用二维表达建立子特征库的原理和方法。依据特征建模理论 ,通过特征定义建立相应的子特征库 ,并在操作时将这些特征实例化。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以及人才资源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了天津市基础研究工作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引领作用,并对
世界上最大和最昂贵的物理实验,即人们所称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关闭了一年多后的今年11月20日重启.11月23日,经过加速的两束质子在日内瓦郊外地下“赛道”中相互撞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