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期望薪酬”这道填空题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一个“企业选人,人挑企业”幻双向选择的职场时代。于是在应聘表格上就有一道填空题期望薪酬。然而。对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生而言,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大多数人心里,没有数。期望数字填高了,对方可能会认为你是狮子大开口。如果填低了,是多少会影射出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那么。如何把握好“期望薪酬”的分寸呢?
  本科毕业的小聪到深圳特区寻找工作,很幸运地被某公司录用了。但他对公司定的薪酬不太满意,离他当初所期望的有一定差距。他在应聘表格上填写的是4000元月薪。而公司后来“批准”的却是3000元。
  考虑到时下找工作太难。小聪只好接受该公司“批准”的薪酬,但他还是有满腹委屈与牢骚。“深圳是个高消费的都市,如果月薪4000元的话。除去房租、饭钱、交通费、通信费、生活用品等各项开销。每个月可以稍有结余。现在的月薪是3000元,自己一个人生活没有问题,但如果要和朋友出去聚餐、娱乐的话,就比较紧了。”这就是小聪当初期望4000元薪酬的理由。
  公司方面只给小聪3000薪酬也有独到“见解”,小聪在期望薪酬一栏填写4000元。勉强及格。如果他写4500或5000元,我们就不会录用他了。公司实际给他3000元,比他期望4000元的理由更客观 “招聘单位看重的是‘性价比’。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招进公司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培训,对企业来说,这实际也是一笔无形的支出。”从这个角度来说,该公司认为,他们开给小聪的月薪并不低。对新人而言,这个数目至少是比较合理的。
  湖南某院校的学生小熊到广州发展,却总是找不到理想职业。为何?因为少于2500元月薪的工作她不干!理由是她的期望薪酬不算高。她的学姐阿慧在广州一家大型电子企业上班可拿到4000元。但阿慧并不认同小熊的“月薪观”:“我是工作一年后才有4000元月薪。刚进公司我只有2000元,离我当时期望的薪酬差得远 现在有些大学生总是开出和自身价值不相符的价位,觉得自己一个月拿四五千元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其实,大学生这种盲目期望高薪很不靠谱。”
  阿慧所在公司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大学生有一肚子知识,但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将知识转变成智慧,才能获取财富。所以说,当你们在期望薪酬栏写上四五千元时,你凭的是什么资本?对用人单位而言。是以员工能够带来的效益决定员工薪酬的。”该负责人的言下之意是,小熊只知道阿慧现在拿到四千元。却不知她拿这么多钱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
  
  尊雨规则,巧妙应对
  
  有些大学生说。他们并没有脱离实际,大部分人的期望薪酬是在计算过生活成本之后才填下来的,甚至是压缩了部分生活成本。但最后得到的结果却很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形是不足为奇的。填写期望薪酬虽然只是应聘中的一项。却是很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要在尊重规则、巧妙应对的提前下,把握好这一关。操作如下
  
  1 自主简历最好不填薪酬
  一份同样的简历,你可能会投给多个公司。但用人单位的档次肯定有高低之分,其薪资标准自然也就不同。一个同样的薪酬数字。可能会低于外企平均水平,那么外企会认为应聘者不够自信。而在民营企业或小企业则可能显得较高。这类企业难免会怀疑新人的能力和薪资是否成正比。换言之,一个同样的薪酬数字,会让两类企业都把你拒之门外。所以,投放出去的简历最好不要填写期望薪酬。
  
  2 提前了解行业地区的经济水平
  当你要去某个地方求职时。最好事先对当地行业的经济水平有所了解,因为有些单位要求填写期望薪值。在求职前预先了解行业和地区的薪资水平,结合自己的消费水平做出一个合理的预估。可以去一些知名的招聘网站看看,它们会更新公布各地各种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
  
  3 填写一个范围值
  遇到必填期望薪酬的情况,在填写时尽量不要写固定值,而是填写一个范围值,最低值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至少能够让自己从容地生活下去。
  
  4 必须弄清的薪酬数字
  从现实情况看,有90%的大学生对于《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了解。导致很多人以为用人单位给出的薪酬就是实际发到手的钱。其实不然,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所报出的数目都是税前工资。因此,求职者需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实际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医保等之后,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懂得这些,日后才不会因薪酬数目与公司发生摩擦。
  
  编辑 邱文瑾
其他文献
2011年8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频道,就“如何为职场人士减压”这一话题。采访了一位专业人士。这位专业人士在节目中,逻辑严密地分析了职场人士压力的来源,并为此出谋划策。他利落清晰的口齿,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传进无数听众的耳朵里。  可是,也许在那一刻,没有一个听众会想到,这位在节目中侃侃而谈并被主持人尊称为“刘老师”的27岁年轻人,曾经是一位口吃得连一句话都讲不全的人!  2005年
爱情没有般配不般配,只有适合不适合  俗话说,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我小时候就听人说,爸爸妈妈其实很不般配。从长相上看,妈妈身高1米72,爸爸身高才1米65;妈妈美丽、漂亮、端庄,爸爸黑瘦又矮小。大媳妇,小男人,反差很大,极不相称。从家庭背景来看,妈妈的爸爸是局长,爸爸的爸爸是农民。两家地位悬殊,门不当、户不对。  但不知为什么,爸爸和妈妈竟神差鬼使般地恋爱了。听妈妈说,他们的恋爱是从读书写
他生在四川眉山一户农家,初中毕业后,就因贫困辍学了。之后,他辗转全国各大城市,但一直都没干出一番事业。看着身边的朋友都事业渐成,唯独自己还在失败的道路上不断地徘徊,他的心情十分低落。  为了寻求人生的意义,他徒步去新疆罗布泊旅行。不料,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当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一处断壁残垣下有一个生了锈的泵压水井。他试着压水,可是一滴水也打不上来。他绝望地瘫倒在地上。  这时,一个商
下午2点多钟,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空调公交车缓缓进站,上来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头上戴着安全帽,脚穿一双沾满泥浆的雨靴,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一看就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民工。车厢里乘客不多,很多座位都空着。他四周看看,迟疑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坐在了公交车内的台阶上,台阶太窄,他只能侧身勉强坐下。而就在他的身后,有三个舒适的座位,是空的。  这个情景。被一个拍客随手拍了下来,照片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并引起了
职场关系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当友情与利益冲突时,很多人茫然失措,不懂得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甚至犯下职场大忌。那么,当职场友情不可避免地遭遇利益冲突,我们该怎么做呢?    拉开距离,缓和冲突下的紧张气氛   陈莹和张丽从小学起就是好朋友,高中毕业后,两人一同应聘到市里的一家单位做业务员。由于专业知识丰富,加上她们非常努力,两人在工作上如鱼得水。但是慢慢地矛盾产生了,本
“分别别多久,夜不寐,转身三秋竟苍凉;分别别多久。思無绪,过眼良辰亦成伤。但愿此去别后,心相知人常聚,地久天长。”太过灼眼的艳,太过浓郁的伤,属于她的馥郁轮回。百转千回,無数冬雷夏雨、春华秋实的彷徨。曾牵引m怎样甜美的嗓,时光却同执地泼渲岁月的网,破碎独伫的凉。黑色的舞台因幕起,因灯亮,因后人的鼓掌,才发现她倾尽一生酣畅淋漓的歌,竟成一剧辉煌。  凝眸柔肠,丹唇秋波,待春秋月华如练,任书香弥散庭院
还记得小学时候那个拖着鼻涕的小鬼头吗?虽然个子不高,却独霸着操场,让大家都敬而远之。也许他只是心智发育比别人早。所以早早体会到了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快感。又或许他有一个年长的姐姐,从她身上他学到了如何发号施令。总之,只要让他不高兴的同学。就有可能被他修理。根据美国教育部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在12岁到18岁的学生之间。受过同学欺凌的人数为14%。其他一些机构的调查则显示,这一数字可能高达50%。  也许
大家好:  在我决定去微软时,我正在大学里上学,即将学习MBA课程。这时和我一起进大学的一位朋友比尔·盖茨对我说:“嘿,史蒂夫,你想不想退学,和我一起干?”我父亲就没念过大学,所以我想实现父亲当年上大学的愿望。自然,这个退学建议对于我来说是个坏主意。  回家后,我和父母商量,告诉他们我想退学,去一家朋友开的无名小公司工作。父母一听就急了,问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给个人电脑开发软件。父亲从椅子上
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  去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并不少,他也许是其中最平凡的那一个,但同时,他也是最有精神的那一个。  那天大雨滂沱,孩子们上学的去路被滔滔的河水堵住了。他皱了一下眉头,但随即脱下鞋袜,挽起裤腿,顺势蹲下,朝身后的孩子使了个眼色,那孩子便迅速地爬到他的身上。他起身,稳了稳步伐,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河对岸走去。就这样走了一趟又一趟,他用自己的身体做船,将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到了河对岸。但就在他刚把
根号四给我打电话,劈头一句:我该不该像个官一样地活着。  根号四是我的一个朋友,上学的时候因为闹不懂根号四是几。被数学老师罚写了100遍。自此,真名隐去,这个名字一直跟着他活了下来。不过,就是这个在某一瞬间白痴过的家伙,后来竟然上了大学,考了研,读了博。  再后来呢?再后来,就是前些日子,他当官了,做了部门主管。怎么评论这个“官”呢,大小是个头儿,但,不签字,不报销,没有多少实权。这是他自己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