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学术会议(序号:364):2005年学术年会(2005年10月14~17日,合肥)

来源 :天文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天文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天文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的与会代表共262人,其中既有孜孜不倦为我国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天文学家,也有一批生机勃勃、已作出优秀成绩的青年天文学家.叶叔华、苏定强、陆埮、朱能鸿、李惕碚、方成、周又元等7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其他文献
位于活动区磁中性线上方的暗条,随着活动区光球物质运动和磁结构演化,其上升运动规律呈多样性。根据暗条上升运动的特征,一般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缓慢上升(速度为Km.s^-1量级),在暗条上升
太阳和天体物理吸积盘中的磁场是一种空间间歇的磁流.在整个太阳上都可发现这种间歇磁流片,其中光球上90%以上的磁流呈现为强场形态,其强度为0.1~0.2 T,大小为50~300 km;在吸积
窄线Seyfert1型星系(NLS1)作为活动星系核的一个小类,由于其X射线等高能波段上独特的观测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详细描述了NLS1在观测及理论上的一些新进展,并
在红移巡天中,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像将会发生畸变,这种效应使得我们可以用动力学与统计方法,通过测量线性红移畸变因子来获取宇宙中大尺度上物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