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受语文学习,展示语文风采”,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所言。两句精短话语寓意深长,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追求,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希望,只有使教学成为一种享受,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才会高涨。巨人教育集团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索,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目标。
享受语文,从“不怕作文”上突破
1.激活思维,写活作文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中学校园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第二怕”在小学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小学生过度依赖“作文选”,不是觉得没的可写,就是“千文一面”,结果造成学生失去自信,害怕写作。
要写活作文,先激活思维。作文课上,教师引导讨论班内同学之最——“谁最胆大”,“谁最胆小”,“谁最热心肠”……生动的事例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适时亮出题目——“我最熟悉的一位同学”,这次作文的内容全班学生竟无一雷同。
要激活思维,先活跃生活。与名人见面、做游戏、搞实验、模拟市场、上街卖报等,激发了作文班小学员的学习兴趣。如学生领回4杯酸奶搞模拟推销,每个“小推销员”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感触,从而产生一个生动的故事。“进了巨人,不怕作文”,孩子和家长都这样说。“巨人作文班”让学生真正拥有了生活的感悟,让他们重拾了写作的自信。
2.开发作文教材,提高写作能力
2002年7月,在作文教材尚属一段空白时,《巨人作文》教材工程开始启动。巨人学校副校长王淑敏说:“2003年非典也挡不住我们奋进的脚步。”当时办公地点、饭店都封闭了,王校长毅然与教育专家组成编委会,把书稿平铺在紫竹公园绿草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终于在当年秋天编出了1~6年级作文教材创始版。
应运而生的作文教材,不仅是学生课外提高作文水平的好课本,也为广大公办、民办教师教学与教研提供了可参考的教学模板。7年来,《巨人作文》教材多次再版,遍及全国26个省市,发行了4版122万册。学校先后编著4个版本的《巨人作文》,其间凝聚了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多年的心血。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版的巨人《酷孩作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有“酷孩导航”、“酷孩热身”、“酷孩实践”、“酷孩学招”、“酷孩酷文”、“酷孩评语”板块,帮助学生由趣入手,实践体验,感悟渐进,每一课都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体验。
享受语文,从“听说读写”上实现
1.听说读写,互促互联
崔峦先生说道:“把作文兴趣变浓,就会常常有表达的欲望;把眼睛变亮,耳朵变灵,脑子变活,在观察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阅读中感悟,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把思路理顺,把笔头练开,就能得心应手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其间,体现了语文学习听说读写的相辅相成。
享受语文,听说读写要互促互动。学生阅读内容要广泛,形式要多元,特别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巨人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如高中年级有“经典导读”,品评诗风诗韵、感受优美散文、博览四大名著;低年级有美文诵读,生活情趣诗、四季节令诗、山水田园诗……教材的丰富内容,让孩子们在诵读、吟咏、感悟、体味中,感受诗之意境的浸染,提高语文素养。
网络版阅读,是丰富学生欣赏作文佳作的途径。《巨人阅读》教材还有网络版,巨人网的“校园频道”及“作文频道”是网上阅读的两大平台。经典推荐、佳作欣赏、散文诗歌、原创文学、美词好段、语文火锅……可阅读的篇目琳琅满目。“作文素材库”中涉及的热点、节日、自然、风俗、校园、家庭等信息令孩子们对写作跃跃欲试。
2.语文风采,赛中凸显
首届“巨人杯”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由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于2008年6月启动,吸引了千所学校的逾8万名中小学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听说读写宜并重”的多年呼吁,成为全国9大赛区各个赛场的最强音。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先生说:“听说读写大赛在全国各级各类语文比赛活动中还尚属首次。”崔峦先生说:“这次大赛具有开创性,将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新启示。”“知心姐姐”卢勤赞扬道:“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助于全国青少年朋友走向一个全面、自信、健康、成功的人生。”
2009年1月,8000名小选手经过激烈复赛,210名优胜者聚集北京,迈进了决赛电视录播现场。赛“词语传递碰”应答如流,比“抽签读美文”吟咏如歌,学生还根据给出的环境即兴表演“调节交通纠纷”、“餐厅劝止吸烟”、“介绍最新楼盘”……
“享受语文学习,展示语文风采”,已被确定为第二届全国听说读写大赛的主题。竞赛题将突出创新的特点,集结诵读、讲故事(或演讲)、书法与习作、才艺展示等多样化竞赛环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春旺先生提出:“大赛在去年8万多学生参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级教研室的影响,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让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活跃起来,使孩子们学到校内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特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乔亚梦老师,还具体描绘出下一届大赛的图景:“竞赛可以包括京剧戏词、话剧朗诵、茶艺展演……学生可以演小品、展示DV作品、合作完成一个童话剧。让孩子们以真我风采,表现学习语文快乐真情。学语文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在学的过程当中它是一种创造,而活动就赋予了儿童创作的平台。
享受语文,从“规范书写”上起步
1.写字训练,铸就工程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要重视写字,认为写字是三项重要工程的整合:一是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思考、理念、审美追求都在其中;二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从小把字写好,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很好的熏陶;三是文明传承的启蒙工程,讲中国特色,第一步就要热爱母语,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但过分依赖电脑打字,导致学生写字滑坡,错别字增多等情况比较严重。为此,崔峦先生说:“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话令人警醒。
2.写法发明,有利规范
为了配合中小学校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巨人五天钢笔字速成”于2009年1月推向全国。从事书法教学研究20余年的商顺文老师,发明了“直线代替 节奏训练 字根迁移 口诀教学”的练字法,删繁就简,化解难题,生动活泼。两年中,经过2万名学生培训试验,证明了此教法的有效性。
巨人教育集团还联合《家有儿女》剧组,打造出“巨人五天钢笔字速成”教学情景剧,这是一次教学和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情景剧光盘配合教材同步发行,教材易懂易学。小演员张一山、杨紫、尤浩然倾情演绎,让学生体验到写字是一种乐趣。
3.书写经典,传承文明
2009年1月16日,“全国首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启动,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及国家语委原党组书记朱新均出席了启动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专为此次大赛书写的题词“书写经典,传承文明”,突出点明了这一全国性书写大赛的主题。
大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担任专业指导,说明了国家与社会对规范汉字书写的高度重视;大赛吸引了约1000万名学生参赛,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鉴于书写大赛对“传承中华文明、落实课程标准”意义重大,巨人教育集团积极参加了承办工作,集团愿为全国青少年“享受语文学习,展示语文风采”担起一份责任,努力促进青少年的学业成长。□
(作者单位:巨人教育集团)
编辑 王宇华
享受语文,从“不怕作文”上突破
1.激活思维,写活作文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中学校园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第二怕”在小学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小学生过度依赖“作文选”,不是觉得没的可写,就是“千文一面”,结果造成学生失去自信,害怕写作。
要写活作文,先激活思维。作文课上,教师引导讨论班内同学之最——“谁最胆大”,“谁最胆小”,“谁最热心肠”……生动的事例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适时亮出题目——“我最熟悉的一位同学”,这次作文的内容全班学生竟无一雷同。
要激活思维,先活跃生活。与名人见面、做游戏、搞实验、模拟市场、上街卖报等,激发了作文班小学员的学习兴趣。如学生领回4杯酸奶搞模拟推销,每个“小推销员”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感触,从而产生一个生动的故事。“进了巨人,不怕作文”,孩子和家长都这样说。“巨人作文班”让学生真正拥有了生活的感悟,让他们重拾了写作的自信。
2.开发作文教材,提高写作能力
2002年7月,在作文教材尚属一段空白时,《巨人作文》教材工程开始启动。巨人学校副校长王淑敏说:“2003年非典也挡不住我们奋进的脚步。”当时办公地点、饭店都封闭了,王校长毅然与教育专家组成编委会,把书稿平铺在紫竹公园绿草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终于在当年秋天编出了1~6年级作文教材创始版。
应运而生的作文教材,不仅是学生课外提高作文水平的好课本,也为广大公办、民办教师教学与教研提供了可参考的教学模板。7年来,《巨人作文》教材多次再版,遍及全国26个省市,发行了4版122万册。学校先后编著4个版本的《巨人作文》,其间凝聚了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多年的心血。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版的巨人《酷孩作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有“酷孩导航”、“酷孩热身”、“酷孩实践”、“酷孩学招”、“酷孩酷文”、“酷孩评语”板块,帮助学生由趣入手,实践体验,感悟渐进,每一课都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体验。
享受语文,从“听说读写”上实现
1.听说读写,互促互联
崔峦先生说道:“把作文兴趣变浓,就会常常有表达的欲望;把眼睛变亮,耳朵变灵,脑子变活,在观察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阅读中感悟,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把思路理顺,把笔头练开,就能得心应手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其间,体现了语文学习听说读写的相辅相成。
享受语文,听说读写要互促互动。学生阅读内容要广泛,形式要多元,特别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巨人阅读》教材内容丰富,如高中年级有“经典导读”,品评诗风诗韵、感受优美散文、博览四大名著;低年级有美文诵读,生活情趣诗、四季节令诗、山水田园诗……教材的丰富内容,让孩子们在诵读、吟咏、感悟、体味中,感受诗之意境的浸染,提高语文素养。
网络版阅读,是丰富学生欣赏作文佳作的途径。《巨人阅读》教材还有网络版,巨人网的“校园频道”及“作文频道”是网上阅读的两大平台。经典推荐、佳作欣赏、散文诗歌、原创文学、美词好段、语文火锅……可阅读的篇目琳琅满目。“作文素材库”中涉及的热点、节日、自然、风俗、校园、家庭等信息令孩子们对写作跃跃欲试。
2.语文风采,赛中凸显
首届“巨人杯”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由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于2008年6月启动,吸引了千所学校的逾8万名中小学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听说读写宜并重”的多年呼吁,成为全国9大赛区各个赛场的最强音。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先生说:“听说读写大赛在全国各级各类语文比赛活动中还尚属首次。”崔峦先生说:“这次大赛具有开创性,将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新启示。”“知心姐姐”卢勤赞扬道:“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助于全国青少年朋友走向一个全面、自信、健康、成功的人生。”
2009年1月,8000名小选手经过激烈复赛,210名优胜者聚集北京,迈进了决赛电视录播现场。赛“词语传递碰”应答如流,比“抽签读美文”吟咏如歌,学生还根据给出的环境即兴表演“调节交通纠纷”、“餐厅劝止吸烟”、“介绍最新楼盘”……
“享受语文学习,展示语文风采”,已被确定为第二届全国听说读写大赛的主题。竞赛题将突出创新的特点,集结诵读、讲故事(或演讲)、书法与习作、才艺展示等多样化竞赛环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春旺先生提出:“大赛在去年8万多学生参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级教研室的影响,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让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活跃起来,使孩子们学到校内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特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乔亚梦老师,还具体描绘出下一届大赛的图景:“竞赛可以包括京剧戏词、话剧朗诵、茶艺展演……学生可以演小品、展示DV作品、合作完成一个童话剧。让孩子们以真我风采,表现学习语文快乐真情。学语文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在学的过程当中它是一种创造,而活动就赋予了儿童创作的平台。
享受语文,从“规范书写”上起步
1.写字训练,铸就工程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要重视写字,认为写字是三项重要工程的整合:一是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思考、理念、审美追求都在其中;二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从小把字写好,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很好的熏陶;三是文明传承的启蒙工程,讲中国特色,第一步就要热爱母语,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但过分依赖电脑打字,导致学生写字滑坡,错别字增多等情况比较严重。为此,崔峦先生说:“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话令人警醒。
2.写法发明,有利规范
为了配合中小学校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巨人五天钢笔字速成”于2009年1月推向全国。从事书法教学研究20余年的商顺文老师,发明了“直线代替 节奏训练 字根迁移 口诀教学”的练字法,删繁就简,化解难题,生动活泼。两年中,经过2万名学生培训试验,证明了此教法的有效性。
巨人教育集团还联合《家有儿女》剧组,打造出“巨人五天钢笔字速成”教学情景剧,这是一次教学和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情景剧光盘配合教材同步发行,教材易懂易学。小演员张一山、杨紫、尤浩然倾情演绎,让学生体验到写字是一种乐趣。
3.书写经典,传承文明
2009年1月16日,“全国首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启动,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及国家语委原党组书记朱新均出席了启动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专为此次大赛书写的题词“书写经典,传承文明”,突出点明了这一全国性书写大赛的主题。
大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担任专业指导,说明了国家与社会对规范汉字书写的高度重视;大赛吸引了约1000万名学生参赛,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鉴于书写大赛对“传承中华文明、落实课程标准”意义重大,巨人教育集团积极参加了承办工作,集团愿为全国青少年“享受语文学习,展示语文风采”担起一份责任,努力促进青少年的学业成长。□
(作者单位:巨人教育集团)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