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 仁者爱人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敬文先生师者以传道,在澳门培正中学耕耘的三十年间,郭敬文先生一路兢兢业业,从职员成长至副校长。嘉行懿德,令人敬佩!仁者以爱人,在加入澳门摄影学会后,郭敬文先生的奉献步伐就未曾停止过。由接触摄影到爱上摄影,他将心力付诸于此,潜心钻研摄影技术,如一位先锋般带领澳门摄影事业开拓进取。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摄影艺术的乐趣,他与学会同仁一道展开培训推广活动。如今,郭敬文先生又在身体力行中将自己对摄影理论的造诣带到了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使得澳门摄影界的地位和声名与日俱增。何谓师者?何谓仁者?郭敬文先生给出了最好的阐释!
  
  【郭敬文先生,现任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并担任澳门摄影学会副理事长、澳门特区政府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区政府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全国委员、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澳门中华教育会财务部长、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职。】
  
  嘉行懿德百年培正
  
  2009年,澳门培正中学举行了盛大的创校120周年庆祝活动。谈起培正的起源,郭敬文先生介绍说:“培正中学最早是由一批华人基督教徒于1889年创立于广州,1938年因战乱迁往澳门,后又搬至香港,不过澳门培正一直流传下来。现在在广州、香港和澳门都有“培正中学”,并且香港和澳门培正隶属于同一个校董会,三地之间经常举行交流沟通活动,以促进教学互长。
  郭敬文先生自1979年加入培正中学,最初是作为一名负责教学系统的职员,工作勤力踏实,此外他还进修教育,在三十余载光阴里,从职员做到事务主任、后又升为总务主任,及至现今的副校长兼总务主任。按照培正中学的管理架构,设校长一名,副校长一名,及教务、德育及总务三个系统的主任各一名。作为培正唯一的副校长,一路走来,郭敬文先生兢兢业业,尽己所能。不过,谦虚的他,却始终认为,自己获得的进步是学校和社会给予了很多机会,所以时刻心怀感恩。
  郭敬文先生介绍道,培正中学作为一家基督学校,目前有学生大概三千余人,从幼儿园直至高中。现今,在澳门政府提供的15年免费基础教育系统下,培正中学是属于百分之十五的非免费教育系统学校之列。当然,这跟培正目前选定的办学定位有关,因为学校在师资力量与相关教学配套上投入要求很高,面临财政压力相对较大,这也是应社会的不同需要。“但特区政府对此也有一定的补贴,能够帮助家长相对减轻一点负担。”郭敬文先生说,“最重要的是自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对澳门教育事业投入了很多的支持,在硬件完善上付出了很多,如对我们培正中学新建的教学大楼给予了很大的资助;另外还注重减轻教师负担,改善老师的工作环境,以政府和民间的合力一起推动教育发展。”
  面对时代潮流,澳门培正中学坚持与时俱进,于近几年推动环保事业,让学生自小就将环保意识根植于心;另外,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培正中学注重引进最新科技,如信息科技教育,不仅面向学生推广,还积极应用于行政工作,让师生在科技文明的环境中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电子技术深有研究的郭敬文先生在此领域一直是身先士卒,他说不久将到台湾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技术交流会,就网络时代下中华艺术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发表演讲。对于郭敬文先生来说,创新一直是自己所坚持的。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郭敬文先生说。所以在平日教学中,他们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投入很大力量完善学校图书馆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沐浴知识的环境。此外,培正中学图书馆还对社区免费开放,“学校是社会培养人的地方,开放资源,这也是学校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感恩情怀铸就了百年培正品牌。
  
  格物致知燃情摄影
  
  因为受学校传统风气的影响,郭敬文先生很早就与摄影结缘。每年寒暑假,他都会与一众老师到内地旅游摄影,在很多景点尚未知名前就进行了挖掘。1983年,郭敬文先生应邀加入澳门摄影学会。他说这是个很好的平台,既可以服务同业,又可以在此交流沟通摄影心得,以提升技术。郭敬文先生燃情其中,慢慢从学会赛务活动负责人做到副理事长,后又被推举为理事长,任期两届后他退居后方,将机会让给年轻后进。但那股服务的诚心,却始终不变。
  接触中,郭敬文先生深深地爱上了摄影事业,他将其作为一大生活乐趣,作品在《中国旅游》。、《人民画报》及《澳门报章》上均有发表。创作中,郭敬文先生将镜头对准了社会的风物变迁,记录下澳门社会的历史。1999年澳门回归,对于郭敬文先生来说,也是他摄影路上的转折点,特别是在与国内同业的交流中,他进一步看到了摄影的魅力与深邃。2006年应澳门民政总署邀请,郭敬文先生在澳门“春草堂”展览厅举行首次个人摄影作品展;并获邀参加海峡两岸摄影家合拍台湾、北京、澳门、成都、贵州、西藏、浙江、山东、上海等地的24小时大型画册拍摄活动,成就颇丰。
  作为澳门数码摄影的先行者,郭敬文先生近年来还致力于推动澳门数码摄影及数码影像处理,先后为澳门多个政府部门、机构、社团等主讲数码摄影课程、讲座、工作坊等。并且,他还将摄影艺术引入中学课堂,开展视觉艺术教育课程,在全方位培训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质素。
  在与内地同行交流时,郭敬文先生亦发现了澳门的摄影理论发展相对薄弱,这也影响了澳门摄影界地位的提升。于是,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他于近几年潜心钻研摄影理论研究,发挥澳门中西合璧的特色,将澳门摄影艺术推向世界。郭敬文先生先后于深圳国际摄影高峰论坛及第一届海峡两岸艺术发展高峰论坛发表演说;2010年,在丽水摄影高端论坛,他作了题为《澳门摄影现状与发展》的主题发言,全景式介绍了澳门摄影的概况。此外,郭敬文先生现在还是《澳门日报》摄影版摄影漫谈专栏作者,他乐于将自己多年来的摄影感悟与经验分享给广大爱好者。
  郭敬文先生看重网络共享的潮流,他说网络图片库为摄影者与欣赏者或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大家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交流互动,有利于推动摄影事业的发展。
  
  乐于付出载德载善
  
  澳门是一个社团社会,郭敬文先生认为大家通过社团去服务社会,可以令自己收获很多,得到锻炼成长。这是一位乐于付出的善者,他自言他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一代人,经历了澳门回归、千禧年等重大事件,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自身的工作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社团工作都是无偿付出,在发动大家参与时,作为管理人员就一定要具备耐心,自己更要做好榜样,身体力行,所以这也影响到我在学校工作中注重采用平和的作风,营造学习型的领导管理氛围。”郭敬文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澳门中华教育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组织,集中的主要是教师群体,郭敬文先生自回归前加入其间,在里面负责了十多年的青年老师工作,曾担任教育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在其位时,尽职尽责的郭敬文先生组织了很多活动,带领青年老师加强与内地、香港等同行的互动交流,以拓展视野,特别是他还带队到国内贫困地区进行考察,开展扶贫助学工作。虽然如今放下青年老师工作而应邀担任教育会财务部长的职责,但他表示这段经历已成为自己的深刻记忆,受益匪浅。
  郭敬文先生还是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研究中心就如政府的“民间智库”,常就澳门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奉献良多。
  郭敬文先生是一位师者,传道授业,润物无声;他是一位仁者,乐山乐水,爱人助人;同时,他还是一位善者,热心付出,无私奉献。一派长者风范!
其他文献
李汝荣先生作为万豪轩饮食集团总经理,数十载间,李汝荣先生和他的管理团队带领万豪轩从无到有,并一路发展至澳门最为知名的酒楼品牌之一,铸造的是一个勤力进取、踏实敬业、执着向上的成功故事。在担任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理事长的职位上,为了提升澳门美食知名度,引导澳门饮食机构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道。在摄影艺术方面,他以谦虚好学的心态刻苦钻研,造诣颇深,用手中的相机为大家留下了许多“自然美”与“生活美”,令人陶醉
期刊
杨连嘉先生的人生信条是“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在适当的时间把握住了它”,亦是其事业之道的真实写照。从小型服装加工厂到接手南益,紧抓时代潮流,与拍档一起带领企业扭亏为盈,直至日后在多元化的战略中发展壮大,一跃成为业内翘楚。杨连嘉先生与拍档在把握住机会后赢得的精彩,人生由此走向丰盛。一代人做一代事——对于年轻后进,仁善的杨连嘉先生有着深厚的长者情怀。他就如一位开拓者,勤力拼搏筑下根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往载华莲盛,新岁濠镜明。12月20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举行各种形式的欢庆活动,分享澳门回归祖国11周年的喜悦之情。  澳门特区成立11周年升旗仪式于上午8时在新口岸金莲花广场举行,由行政长官崔世安主礼。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主任白志健、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卢树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祝庆生、澳门立法会主席刘焯华、特区政府各主要官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  上午9时30分
期刊
王小珍女士的艺术历练,是在各位名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而完成其基本功训练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促成她在进入创作阶段后能够屡出佳作,在艺术事业上更上层楼,继而在抒写性灵上充分展示出个性与才华。其山水之作精妙高逸,山川气韵,华滋浑厚,灵性活跃于笔墨之间;其花卉翎毛之作,神韵灵活,栩栩如生;其书法之作,既有古人痕迹,又有个人面貌,书如其人,温柔大方。从事艺术近三十年,她在艺术天地里,已经有
期刊
黄国定先生是一个执着的人,他在腊味行业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不离不弃。如果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这又是一个“一招鲜,吃遍天”的专才生涯路线。从初创业到事业有成,黄国定先生经历过艰难,但是风雨过后彩虹绚烂。在忙于事业的同时,他不断投身社团工作,近八十高龄的黄国定先生,依然在诸多社团中担任要职,一颗服务社会的赤诚热心似乎永远也不会衰竭。他说:“做人做事要靠良心,我只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人不要只想到
期刊
陈福麟先生,是一位情繋青年、爱满家乡的无私奉献人士,担任江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江门市江海区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为家乡无私奉献力量,在江港两地的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陈福麟先生有着江门人的宽厚仁和、勤劳务实、淳朴热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跟随朋友回到自己的家乡——江门,在对家乡的深入了解之后,奠定了他为家乡竭力付出的基调。另一方面,他情繋青年的成长和发展,热切盼望能够加强江门、香港的交流合
期刊
【本刊讯】9月16日,第18届澳门饼食手信业商会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于上午十一时假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D馆举行,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中联办副主任高燕,旅游局长安栋梁,贸促局主席张祖荣,经济局代局长戴建业,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高开贤,中国企业协会会长许开程,广东省老字号协会会长李辉等出席就职典礼。  新一届理监事成员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的见证下宣誓,R车厘哥夫食品(澳
期刊
黄源喜先生,是香港著名的插花师、灵堂设计师、园艺工程师。自1968年开始学习插花艺术,至今已拥有近四十年的从业经验,在香港插花界占据着权威地位,是业界的佼佼者。他尊重艺术的规律和价值,且具有很高的插花艺术天份和造诣,善于把大自然的美与人工装饰的美融于一体;他坚持“术业专攻”的职业理念,全心全意发展插花艺术,其所创办的国际插花艺术学校,曾参与和美国同行之间的花卉文化交流计划,并开设有黄源喜花店、国际
期刊
9月14日,2010美国网球公开赛在男单决赛中,赛会头号种子西班牙小天王纳达尔以总比分3-1力克半决赛,淘汰费德勒的三号种子塞尔维亚人德约科维奇,一年三大满贯创时代:个人首座美网男单冠军奖杯,法网、温网、澳网和美网的全满贯,奥运金牌,纳达尔荣膺金满贯,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继阿加西之后男子选手中第二位达成金满贯伟业的人。
期刊
赵维富先生是澳门文化艺术学会会长,也在多个社团担任重要职务。在市场上,他以多种形式举办展览会,加强同各方人士的沟通交流。又以其独到的眼光,审时度势,放眼于未来,着重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教育,使得传统文化的薪火得以延续。在社会上,他主动为各种慈善活动筹款,义卖书画作品,为造福百姓贡献一份爱心。在生活中,他饱含深情,投入收藏、书画之中,享受文化魅力,闲情雅趣,其乐无穷。    【赵维富先生,澳门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