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流归宗是“真实”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程内容广泛,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经常搜集大量信息,且它作为一种“时尚”教学现象越来越多地存在着。而提起信息收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一遇问题就会去上网搜索,殊不知,我們身边就有许多宝贵的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在指导信息搜集过程中,真实信息往往就是学生身边最直接的事例、现象、问题等,它能触及学生心灵,能有效地为课堂服务,真正提高信息资源实效性,使学生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教育。因此,我们要思索如何去收集和处理并恰当地展示品德课的“真实”信息。下面几个课堂范例提供了较好的实施对策,可成就品德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真实现象”:为品德课堂信息收集注入源头活水
  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是信息收集本源,只有走进生活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富有生机的教育。如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品德专场中,殷老师执教《让我们远离开火灾》的目标之一是针对存在的火灾隐患现象,提高学生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殷老师课前让学生去收集火灾隐患并拍摄下来,在课堂上巧妙地再现时,学生一发现隐患就叫停画面,训练了他们发现问题的慧眼。老师再汇报学生收集的安全隐患信息,以点带面。然后出示一年火灾发生所引起的死亡受伤等一组数据让学生谈感受,最后模拟逃生进行下一环节教学。
  社会生活是个万花筒,把真实现象引入品德课堂,师生共同花费心思,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生活,能为品德课堂“推波助澜”。
  1.收集丰富多彩的现象内容
  殷老师真是有心人,她不是强势地寻找火灾现象的素材生搬硬套地展示给学生,而是利用学生收集真实的火灾隐患现象。真实才最能打动人心,确实浙教版品德教材所展现的只是些范例,更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据教材去收集,为主题活动注入一股新鲜活水。如《红绿灯》挖掘人们乱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的真实现象,必定会引起学生共鸣。《家庭万花筒》寻找现代家庭中不同模式的真实现象,学生情感体验会更深刻。真实现象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只要师生共同寻觅,必然会挖掘出一个个真实现象,为品德课堂所用。
  2.利用包罗万象的展现形式
  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罗列与主题有关的真实现象,然后转化为多种形式去展现。真实现象只是简单的呈现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上述火灾现象通过拍摄以图片形式生动地展示,学生欣然接受。有时也可把真实现象录制成故事案例去展现,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视频音响效果中深刻地感受着;还可转化为生动的文本,从情感上让学生感悟。只要我们多动脑筋,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展示,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可以用其他各种辅助方法来推进教学。如引入一组有关火灾引起伤亡的数字,让学生在算一算中增强说服力。而且在音响效果的渲染下主动地感受火灾所带来的危害,远比教师干巴巴地讲授来得深刻。因此,真实现象有时可以挖掘延伸内涵,提炼出学生体验点进行深化。
  师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找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真实现象,并采用合适的渠道,使其成为情感体验的有效载体。只有这样的源头活水,我们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索,使品德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二、“真实事例”:为品德课堂信息收集激起千层波浪
  嘉兴市品德评优课活动中沈老师执教《让友情点亮我们的生活》时,在分享友情小故事这一环节挖掘出了一个真实的事例:学校有一位同学被烧伤了,正好学校为她捐款最多的那位学生在开课班级中。沈老师抓住这一契机把事迹放大,让学生体会友情能点亮我们的生活。
  谈到信息收集,我们的误区是一味上网搜集材料,其实搜集真实事例可能更有效、更快捷。沈老师就是一个善于用慧眼去扫描,用心去收集的有心人。她找到了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真实最能打动人心。正因为沈老师营造了一种富有“真情”的儿童文化,呈现信息话题与学生“生活事件”息息相关,因此能在这分享友情小故事中深深地感染着。它提供了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景,引发了学生许多适应性行为,构成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真实事例魅力无限,激起学生心中阵阵涟漪,这一过程必然使学生获得一种深刻的道德体验。
  那么,我想在品德课堂中应多一些这样美丽的浪花,精彩源于真实。需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真正让学生以生活实际为基石寻找息息相关的真情实例,真正激起学生心中的千层波浪。
  三、“真实问题”:让品德课堂信息收集回归生活海洋
  品德课堂我们经常呈现大量翔实的信息资料,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并将其内化渗透到灵魂深处,这就需要回归生活本源,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真实问题紧密链接,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价值。
  浙江省小学品德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汪老师执教《我们身边的规则》,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制订乘公交车规则,利用学校新校区在郊区,为方便学生上学增开公交车的现实。汪老师巧妙地把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守规则、不讲文明展示出来,创设真实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认识不守规则的后果与危害,在此基础上一起制订规则,再让大队部发出倡议来完善文明乘车这一规则,使学生从封闭的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生活实际的海洋。汪老师信息收集的训练点捕捉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真实问题,指导学生实践显得更有意义,做到了“知”“行”统一。
  1.运筹帷幄,重视课前调查
  捕捉宝贵问题要在学生调查前,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深入了解各种问题,作一个总的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为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列出一个重点、一条线索,才能对症下药。汪老师就是重视课前调查,才能在那么多千头万绪的不守规则中,找到了切合学校实际问题的真实现象,为信息收集增添了一份魅力。
  2.按图索骥,锁定真实问题
  汪老师在课堂上按图索骥,找到乘公交车时产生种种不文明这样一个真实问题,并展开有效的讨论。而这些问题跟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始终保持参与热情,有话说、有据查、有行练,能制订一系列符合实际行为的要求。且只有锁定真实的问题,回归学生的生活海洋,品德课才会真实可亲,有滋有味。
  3.延伸升华,选择解决形式
  学生制订文明乘车规则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是汪老师并不以此为满足,让学生课后再研究,利用班队课进行修改,制订出班级文明公约,并向学校大队部发出倡议。这样的解决形式开发了实践研究的价值,升华了品德课堂,使之更为饱满!
  真正提升品德课实效,我们把真实信息资源引进品德课堂,以此充实教材内容,并适当地处理与展现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使品德课的小小天地容纳人间万象,使学生在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中真正学习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品德课堂有许多智慧浪花,每一位老师都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匠心独运地收集处理真实信息。总之,万流归宗是“真实”。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增刊,2003(10).
  [2]沈丽娟.引“活水”育真品.小学德育,2006(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濮院小学翔云校区)
其他文献
我的闺友们!你们要做好这样的精神准备,以后再约我一起喝下午茶,也许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孟女史”,穿着一身仿欧洲18世纪样式的绣花长裙,裙里还衬着胸衣和裙撑,手里举着一把小花伞,翩翩而来,然后坐下谈笑风生。  这只是前不久才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可能。那天,我在某宝上看到一款欧式绿色绣花长裙,有点像郝思嘉用窗帘改的那一身,同一家网店还卖裙撑。我非常惊讶,就在聊天群里问朋友:这种衣服卖给谁?谁能穿啊?结果年轻
1. 特朗普私人司机近日痛斥亿万富豪老板吝啬不给加班费。这位给特朗普打工逾25年的私人司机说,这位身家亿万美元的房地产开发商连加班费都不付,而且15年中只给他加过两次工资,第二次因为将他的健康福利砍掉所以等于没加。司机Cintron起诉特朗普公司,称自己没有拿到过去六年约3300小时的加班费。特朗普对此回应:跟你法庭见。2. 你的隐私正被暴露!有用户反映,通过微信登录大众点评后,会看到微信好友关注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非常重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生角色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义务教育模式向职业教育模式转变,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剧变。作为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的要求。  一、转变观念,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
摘要 小说教学能够提升个性解读能力,丰富感情体验,完善人格修养,升华人生境界,小说教学的意义深远。但是,高中小说的教学现状不客乐观,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如能对小说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定能打开小说教学的另一扇门。  关键词 小说教学 单元整合 一线贯穿 比较鉴赏 与时俱进    小说以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赢得读者的普遍喜爱,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文体,阅读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阅
摘要 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强调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的主体性是奠定了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浙江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深切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新课程 主体性   浙江省于2006年进入高中新课改,至今已有近五年的时间,新课程理念在我省可以说是从摸索着前进、积极
摘 要: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借用了美术和电影手法取得了震撼的视觉效果。她的风景和场面描述极其精简,语言富有视觉性且呼应人物的命运。她的人物描写既有很多聚焦镜头下的看与被看的情景,又以广角镜头似的笔法勾画了大地与人的群像,创造了种种视觉性奇观。视觉性的奇观又隐含着作者的国民性批判和性别意识的深刻表达,客观讲述了女性的苦难。  关键词:技术化观视 性别意识 奇观 视觉性  萧红的《生死场》《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近日,因为一段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中的发言,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火”出圈。   为何把“好的教育”分解为这四个小目标?作为校长,在高考的现实压力下,如何平衡升学率和培养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矛盾?带着这些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教学热土,数学教学成为发展儿童智力、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使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炼与升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与应用,成为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个性发展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喜不已,惊叹万分。然而,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一些问题依然严峻地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育中转化差生工作十分必要。下面就如何转化“差生”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全面了解数学“差生”,查找差的原因  每位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表现出的
萌芽    有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个问题讲了三遍,学生仍然不会。”不知老师们有没有进行这样的反思:孩子们认真听了吗?听懂了吗?您让孩子参与探讨了吗?其实有时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如华应龙校长所说:我们不仅需要孩子用耳朵上课,更需要用眼睛上课。如何做到用眼睛上课呢?如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参与量与学生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