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海诚是日本新生代动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画面细腻唯美,在观众中有非常高的认可度。新海诚动画电影能在众多日本动画电影中脱颖而出的原因,除了其作品精良的制作,更为关键的是新海诚独特的视觉语言特色,他善于从镜头、物象选择、光影效果等方面塑造出有“新海诚风格”的动画电影,给人以至美的视觉享受。《秒速五厘米》(新海诚,2007)作为新海诚的代表作,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到位,导演通过对镜头、物象、光影的选择和转换烘托出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电影主角们忧伤却又无解的感情令人感同身受,使观众心痛惋惜。
  一、精致唯美的镜头
  在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精致唯美的镜头令人惊叹,《秒速五厘米》也有着绝美的镜头设计。在这部动画里,人物与场景相辅相成,远景镜头、空镜头、随时间推移的镜头都能锦上添花般地穿插整部影片,所有的镜头都仿佛处在一种梦幻的场景中,新海诚本人也许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绘画学习[1],但是从小浸染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的他,受到了自然景观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具有了对色彩和镜头独特的审美,他的镜头画面极富青春感,清新细腻而又不乏浪漫唯美的感觉。
  (一)远景镜头
  远景镜头具有开阔视野,镜头中的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秒速五厘米》中,新海诚非常喜欢运用远景镜头,这种画面虽然不能展现人物的细节动作,却可以通过选取开阔的背景画面,侧面烘托气氛,抒发人物心理情绪,因为影视画面是通过很多的画面组合连接的,通过这种远景镜头的剪切可以侧面渲染整体氛围,例如《秒速五厘米》中出现的主人公在漫天大雪中艰难前行、樱花在主人公头顶飘落、主人公漫步在美丽草地上、主人公在海上冲浪等镜头,新海诚用精妙的技术将这些现实中的场景转换成了一幅幅美丽绝伦的动画镜头,加上镜头色彩整体风格偏向文艺朦胧的感觉,多数使用逆光,将画面从远处拉近,打造出一种青春的朦胧青涩之感,酝酿着苦涩的情愫,让观众不禁浮想联翩,对故事的推进发展好奇。远景镜头的运用,让整部影片能够给人以一种空间的距离感,以及足够的想象和品味空间,足以将观众带入影片人物情绪中,依靠人们自身的想象力体会影片。
  (二)时间推移的镜头
  新海诚的电影中,由于一个故事往往跨度很大,不可避免地需要省略很多的情节,用远景的变化烘托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而为了体现出时间的转换推移,他选用了省略电影时间的塑形方式。在《秒速五厘米》中,主角的故事分为三段,从青涩的初中生阶段,到高中阶段,再到工作之后的阶段,在这样相对较长的时空中的叙事,常常会选取最为关键的内容而省略剩余时间中发生的情节,因此镜头中主人公时间的推移不是通过描写人物故事情节,而是通过电影镜头的转换达成的,例如每段故事结束后,给出黑色的转移镜头,以及每一段故事的名称,大量的“留白”让观众体会到了时空变化后物是人非的无奈[2],也为遗憾的故事情节而感慨万千。
  另外导演多次在电影中给贵树的手表特写,通过这样一种重复强调的手法,让观众能够看到时间的流逝,深刻体会男主人公的心情。这样一种镜头处理手法,能让观众与主人公产生共鸣,被导演充分调动情绪。
  (三)空镜头
  除了远景镜头,空镜头也是电影中重要的镜头,顾名思义,空镜头中没有人物,是专门拍摄的一些关于环境背景或者特定场景的镜头,在电影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没有人物,却可以通过导演安排的场景,烘托出特定氛围。在电影《秒速五厘米》中,也有很多空镜头,这些镜头不仅不会令影片不清晰,反而会令人为影片中这种隐秘的情感表达所吸引,将主人公的境遇与空镜头中的景象氛围联系在一起,甚至将自己代入这种氛围之中,例如电影中的大雪纷飞、火车在空旷的原野中驰骋、天空一碧如洗、星河万里等空镜头,经过导演新海诚的艺术处理,向观众展示出带有情绪底色的故事背景,例如在主人公贵树去找女主人公明里时,雪景的描述随着贵树心情的变化一直在变化,从一开始贵树做好准备出发时,纷飞的雪花洒落在城市上空的空镜头,慢慢转换成乡野中密集的漫天雪花肆意纷飞的空镜头,一方面说明贵树经历漫长的路途从繁华的都市,乘坐地铁和火车到达遥远乡野,另一方面,主人公贵树内心的焦急正如这飞雪般越下越大,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超过约定的时间,这样的空镜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情绪上的变化,让观众产生一种焦虑和孤独感。
  二、有特色的物象选择
  电影作品往往可以很好地展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3],而日本的动画电影有着制作精良、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特点,新海诚导演在《秒速五厘米》中对于物象的选择亦具有鲜明特色,既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能烘托整体氛围,更能将日本的文化融入进影片中,令人不知不觉深入了这样一种文化情结当中。
  (一)地铁及火车
  日本有着发达的地铁系统,地铁是每一个日本都市人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而地铁和火车在日本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日本人来说,地铁和火车再熟悉不过,车厢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人生故事,《秒速五厘米》中这一物象的反复出现,能够让人更容易回忆起发生在地铁和火车上以及与地铁及火车相关的故事,更能带入故事情节。影片中更是反复地出现了摇晃的车厢的连接处的镜头,车厢的连接处有承担缓冲地铁转向的作用,摇晃不堪,仿佛男主人公内心忐忑不安的情绪,只需要这样的物象选择,几个镜头的拼接,就能把观众引入到男主人公的内心,随着主人公一起感到不安焦虑,盼望着快点到达目的地。另外电影《秒速五厘米》也有很多月台的镜头,影片给出大量的篇幅描述主人公贵树转车的情节,路程中贵树每次在月台换乘的时候,总能听到地铁及火车喇叭不断地进行误点的广播,提醒观众这一路以来的坎坷复杂,正如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一般,從一开始的忧虑上升到了最后的焦虑不堪。
  (二)浪漫的樱花
  樱花可以说是日本的象征,日本人崇尚樱花是因为樱花开的时候灿烂异常,一生短暂,死却很果断,飘落时也别有一番风景。日本人崇尚这种樱花精神,而樱花在日本人心中也作为转瞬即逝爱情的象征。电影《秒速五厘米》中出现了很多樱花的镜头,既有满树樱花盛放的美丽场景,也有樱花凋落后干枯枝干的画面,短暂的花期也许正象征着主人公短暂的初恋。在一开始的时候,主人公贵树与明里由于一样的爱好走在了一起,他们在盛放的樱花树下一起放学回家,场景浪漫美丽,与主人公们青涩的感情交织融合,表达了一种美好浪漫的情感。随后男女主人公因为搬家相隔很远,主人公贵树鼓起勇气去寻找明里,历经一路的坎坷,终于见到明里的时候,两人遇到了一颗枯萎的樱花树,两人最终在这里接吻,一瞬间漫天的大雪竟然化作漫天飞舞的樱花花瓣,这幅美丽的场景感人至深,可惜两人的恋情就仿佛这花期短暂的樱花一般,之后两人渐渐没有了联系,女主人公明里成为了他人的妻子,当电影中两人最终在街头偶遇,此刻街道两边开满了樱花,花瓣漫天飞舞,然而此情此景,却是物是人非,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樱花在这部剧中贯穿始终,樱花既能代表初恋的喜悦、青涩,又能代表孤单、悲凉,混杂着复杂的情感,寂寥而冷清。   (三)飘舞的雪
  对日本人来说,雪的寓意深远,雪极其干净,颜色洁白无瑕而又极易消融,因此日本人赋予其的寓意为美好、纯真的情感[4]。另外雪给人的感官就是寒冷,又可以借喻人物心理。电影《秒速五厘米》中,男主人公贵树在坐地铁抵达约定地点时,导演选取了雪景来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电影中的雪随着贵树旅程时间的累计越下越大,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极度的不安和焦虑的心理是逐步累积的,而窗外的世界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冰冷无助的情感,让观众深深地被这种视觉语言感染,而雪的纯洁无瑕,也代表着男女主人公此刻纯洁青涩的情感,雪易消融则暗指了最后遗憾的结局。
  (四)苍茫的宇宙
  苍茫的宇宙常常让人感慨,感慨自身的渺小,凝视远方星空时,因为远方的未知,会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好奇心,人类喜爱幻想,自然在仰视苍天时,充满了幻想。电影《秒速五厘米》中有着令人惊叹的宇宙星空景象的描绘,时而是真实的,时而是主人公贵树的想象,贵树一直无法忘怀明里,会时常发送没有收件人的短信,述说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此时也有其他的女孩爱慕贵树,但是贵树的心里只有明里一个人,他内心的孤独就仿佛深不可测的宇宙,他眼里的内容跟爱慕他的女孩的是不一样的,女孩凝视着他,他却凝视着远方的宇宙,远方的宇宙绚烂美丽,却又遥不可及,正如他内心对明里的情感,虽然用情至深却遥不可及,无疾而终。
  三、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
  《秒速五厘米》虽然是动画电影,却能让人有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的错觉,除了新海诚对景象描绘的细致入微,更因为他在影片中加入了各种光影效果,模拟出自然的画面。另外由于他对于艺术近乎严苛的要求,他的电影中,不仅使用常规柔光、背光光效,还利用明暗对比极大的画面,营造出更有深意的电影画面。这些塑造光影的尝试,让新海诚的电影独树一帜。
  (一)光影明暗对比
  在电影第二部分,爱慕贵树的女孩想向贵树表白时,天空中一架火箭升空,火箭升空的同时,将天空切割成两种个部分,一明一暗,就像女孩和贵树,不属于一个精神世界,没有交集,令人震撼。与此同时,新海诚还大胆尝试了高饱和度的色彩,繪制出了绚烂异常的宇宙世界,给观众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感觉。电影中不乏其他的光影明暗对比效果,这样的观影效果可以体现出或明亮张扬或细腻柔软的风格,两种风格的搭配可以达到增加画面冲击性的效果,令人感觉到真实的同时也能有唯美浪漫的之感。
  (二)柔光
  柔光常常用来营造一种梦幻、朦胧的感觉,《秒速五厘米》中,男女主人公贵树和明里从小相识并一同玩耍的场景,第二部分中,爱慕贵树的女孩和贵树一同相处的场景,第三部分中贵树和明里回到家乡在路上相遇时的场景都加上了柔光的处理,这样的处理,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感觉,可以分别烘托出三种不同情境下人物的朦胧情感,细腻浪漫,这样的光影运用,可以对人物感情表达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不至于喧宾夺主,且相得益彰。
  (三)背光
  光可以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可以表达不同的风格情感,甚至可以形容和掩饰一些事情,在《秒速五厘米》中,人物经常处于背光的状态,留下了身影的部分,虽然看不清人物的具体细节,却能从人物剪影配合着美轮美奂的背景,获得阵阵感动。就像贵树在第二部分看到升空的火箭,想象出跟明里两个人站在星空下,绚烂的星空照耀着两人,绚烂的星空让画面透亮清澈,感受不到任何束缚,然而这样一个强背光环境下的人物,反而是模糊不清的。这样强烈的对比,让观众们在阴影中体会贵树内心孤独无助的情感,更能体会到他矛盾苦恼的心理,无法达到自身的和解,这样强烈的对比能够达到充分控制观众内心情绪的效果。
  结语
  新海诚是日本动画导演中独树一帜的一位,他的动画电影能够为观众营造一个孤独而梦幻、真实又动人的世界,主人公大多数都有像《秒速五厘米》中贵树一样遗憾的情感经历。在新海诚的这部电影中,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能勾起人们的回忆,达到情感的共鸣,被这种青涩孤独的情感触动到内心的深处,电影中新海诚对镜头的把控炉火纯青,对物象的选择又能完美地融合日本文化精神内涵,光影的处理更是令人惊叹,这种高标准的电影制作为今后电影提供了更高的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林.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的日式审美[ J ].电影文学,2018(8):103-105.
  [2]元天庆.新海诚及其动画作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胡文嘉.新海诚的动画艺术特色研究[ J ].大众文艺,2014(11):155.
  [4]郝昕,陈丽丹.日本“有限动画”制作模式下的视听表达技术和艺术——兼析日本动画片《秒速5厘米》的视听模式[ J ].现代电影技术,2008(3):43-4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目标,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论述了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教好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活资源 有效利用    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五点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简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摘要:咨询员根据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发现,由于求职者父母对其期望过重,求助者对高考也看得比较重,考试受挫后自责、自卑,缺乏自信,从而引起了考试焦虑情绪。咨询员与求助者通过0理测验和上级心理咨询员的指导,形成了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员成功地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并辅以放松训练,对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考试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电影《相助》讲述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南部某小镇发生的故事。这里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如白人生活的社区美景如画,而黑人的生存环境却贫疾落后。黑人女性的境遇就更加不易,她们常会遭到白人男性的强奸甚至无奈生下孩子,这些现象在描写美国南部生活的影片中大多都能发现。所以该影片重点刻画了黑人女性进行思想崛起的过程。  一、 对黑人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  (一)善良真诚的品性  白人家庭通常会找黑人女佣打理家
影视作品《小王子》自拍摄到上映历经六年漫长的时间,电影自上映后便一直高居影院票房榜首,更是受到海外豆瓣社区网友的广泛好评。电影内容属于现代生活形式下的小王子传奇故事,同时,导演在进行故事叙述过程中还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电影将原作品的主角小王子置换成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同样对美好充满了向往,然而,她却未能得到小王子旅行的童话空间,所以只能将这种旅行埋藏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还是飞行员和小王子的故事
摘 要: 比较研究方法,也称比较分析方法,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社会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中,便形成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史学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和扩大对历史的认识的基本方法。本文主要对史学比较研究方法的类型、要求、程序和前提以及作用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比较研究方法 功效    比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蔡汀 祖籍浙江省绍兴县,1963年6月出生于浙江上虞,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书画院特聘画师,绍兴市上虞区文联副主席,上虞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绘画之事,说易也易,说难更难。易,美术爱好者画出一张像样的画,虽无艺术性可言,却也是绘画作品;难,中国美术史金字塔尖上那些开宗立派的画家,不同时期的代表名作,是我们难已逾越的。  初学绘画,有
摘 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加强指导学生们积累素材外,教师还应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时效和批改时效上下功夫。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继承中,才能找出一条适合作文教学规律的道路。  关键词: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互评互改 写作时效 批改时效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大多是任两个班级的课,兼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每天上课、处理班级事务已忙得不亦乐乎,而两个班级的作文教学更是让人焦头烂额。传统的作文批改往
摘要: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任何学科教育都应牢牢把握这个根本。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阅读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价值,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技术化操作。这种背离人的发展需要的教学,与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格格不入。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造思维 训练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
摘 要: 在薇拉·凯瑟所生活的年代,美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本文拟选取她的多部作品,从中管窥她面对巨大社会变革时内心的煎熬、彷徨与挣扎。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沉沦 迷失与救赎    一、引言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是第一个将美国中西部狂野荒凉的内布拉斯加州带入读者视野的作家。为此她被评论家称作“草原女皇”。
摘 要: 依据先辈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文化词语”的不同定义,阐释了词语的文化意义,认为:“文化词语”是指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语言意义的词语。  关键词: 文化词语 词语的文化意义 定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跨文化交际学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论文(胡文仲,1999)。而后随着跨文化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