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产品采购专刊:新平台 新选择

来源 :个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笔记本电脑
  
  任商用电脑领域,笔记本电脑现任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办公的主流设备。相对于台式机甚至是最新的LCD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在移动卜的灵活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无线网络的普及更加增强了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我们可以在任何覆盖了无线网络的环境中连接瓦联网,可以通过VPN来安全的访问内部网络,即便不在公司也可以获得各种工作所需的数据。
  为了保证良好的便携性,以往笔记本电脑在性能上多处于劣势。较小的体积使得笔记本电脑要在控制散热、功耗的前提下,对所采用的处理器、显示卡甚至是硬盘进行功耗控制,这就使笔记本在运算性能、数据存储能力上无法与同价位的台式机相比。不过随着处理器制造工艺、结构的飞速提升,笔记本电脑在多核心时代同样拥有了出色的运算能力,而且其功耗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在英特尔32nm制造工艺的支持下,高端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出色的胜任一些工作站应用,而主流笔记本电脑在面对多媒体任务时同样游刃有余。
  在谈及商务笔记本电脑之前,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是:现在的商务笔记本电脑与消费类产品之间的界限远没有之前那么清晰了。我们可以在商务产品上看到炫目的外观,也可以在消费类产品上看到诸如读卡器等提高安全性的设备,那么,我们何谈商务笔记本电脑呢?
  事实上,对于那些大企业用户来讲,他们对笔记本电脑的要求不仅仅是性能,安全性可让他们对笔记本电脑中保存的商业机密泰然自若;可靠性可让他们在日常使用或是移动计算中轻松自如;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可令他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周到的售后服务则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商务笔记本由于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配件通用性,因此可大大节省企业的总体使用成本——HP EliteBook系列便是商务笔记本电脑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使用者终究是“个人用户”,他们在办公需求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产品本身在设计上的功夫,正因为如此,在为大企业用户提供了HP EliteBook系列的同时,HP还为那些商务个人用户设计了HPProBook产品系列。得益于英特尔最新发布的Sandy Bridge移动平台,HP EliteBook以及ProBook系列产品在性能、功能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英特尔在2011年初发布了代号为SandyBridge的新移动平台。现在,采用了新平台的崭新商务笔记本电脑已经上市,为商务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下面,我们就以HPEliteBook和HP ProBook系列产品为例,向读者朋友们介绍新一代商务笔记本电脑在性能上的卓越表现,以及一款优秀的商务笔记本电脑应当具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应当提供的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条款。
  
  Salldy Bridge
  
  HP EliteBook、ProBook系列产品是首批采用Sandy Bridge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新平台的采用,让这两个系列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得到了本质性改变。2006年英特尔推出酷睿微体系架构,让高耗低能的NetBurst彻底作古,被看作是近年来英特尔平台最大的一次架构革新。此后无论Nehalem还是Westmere、Penryn都是以酷睿微体系架构为蓝本进行细节调整,“增强型酷睿微体系架构”由此得名。尽管Penryn已经提供了处理器内置高清显卡,但采用独立封装的GPU核心并非完全融入CPU之中,而依旧沿用英特尔在产品过渡期惯用的“胶水工艺”,更何况第一代高清显卡的性能水平只能勉强与主板芯片组集成显卡持平,因此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实战体验上,Penryn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数。携英特尔第二代高清显卡翩然而至的Sandy Bridge让情况有所改观。
  与Penryn将采用45nm制造工艺的GPU独立封装不同,Sandy Bridge是实实在在的32nm处理器——无论CPU还是GPU均采用32nm制造工艺,且完全封装于同一颗芯片上,真正实现了处理器和显卡的融合,这也是业界首创。虽然Sandy Bridge将CPU与GPU完美融合,但GPU依然拥有自己独立的时钟频率和功耗调控机制,任何与GPU相关的节能或超频行为都是独立于CPU进行的,且与Penryn相比,Sandy Bridge高清显卡的超频幅度要高很多。
  原有的L3高速缓存被更名为LLC最末级缓存,并由所有CPU内核及高清显卡内核共享,任何单元都可访问LLC中的任何数据,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Sandy Bridge是如何将CPU与GPU完美融合的。为了提高LLC读写效率,英特尔为Sandy B ridge加入了一个先进的环形总线,这与之前Penryn处理器各个物理内核享有独立的L3缓存访问通道大相径庭。后者的设计虽然对L3访问效率并没有致命影响,但当处理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将更多的功能模块加入到处理器中)、有更多的单元需要访问L3缓存时,这种独立通道设计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它将大幅增加处理器内部线路设计的复杂性,亦增添了设计开发成本。从这一点看,环形总线的意义类似于当初被媒体热炒的Nehalem可扩展架构——更加灵活,更加高效。
  事实上,Sandy Bridge的环形总线架构与Nehalem-EX/Westmere-EXN强处理器所采用的技术相同,每一份LLC缓存、高清显卡、多媒体引擎以及System Agent(即原北桥芯片组)都分别享有一个环形总线节点。环形总线共分为四条独立总线,分别是数据环线、请求环线、响应环线和侦听环线,每条环线上的每个节点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接收32字节数据,当核心数量和缓存容量增加时,缓存的带宽也会相应扩展,且环形总线会自动选择最短路径完成访问从而降低访问延迟。因此,环形总线架构对于多核心、多处理器平台扩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除了L3缓存更名为LLC缓存,英特尔还将之前的“非核心”部分更名为SystemAgent,且不包含LLC缓存。LLC缓存的工作频率将与处理器内核保持一致,其延迟也由Penryn的36个周期下降为26~31个周期,具体延迟数根据不同核心访问不同位置LLC缓存而定。由于LLC工作频率与处理器内核保持一致,当处理器因节能而降频时,LLC工作频率也会随之下降,这对于GPU核心访问LLC缓存而言的确不利。
  正如上文所述,为了便于环形总线工作,Sandy Bridge根据处理器内核数量将LLC缓存划分为相应的份数,在SandyBridge问世之初我们曾经质疑过这种做法是否会影响LLC缓存的利用率,所幸的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LLC缓存被分别划分给了每个处理器内核,但每个处理器内核却可 以通过环形总线访问整个LLC缓存——得益于每份LLC缓存均享有一个环形总线节点和一个独立的缓存流水线,这比Penryn中所有处理器内核均请求同一个缓存流水线和队列的情况要先进得多。
  
  高清显卡
  
  Sandy Bridge相对于Penryn的最大改进并不在于处理器性能,高清显卡性能的提升才是Sandy Bridge的最大卖点。毕竟要想让那一部分用户忘记独立显卡转投英特尔高清显卡阵营,单凭借Westmere的45nm双芯片封装GPU是很难实现的。虽说SandyBridge那完全融合于CPU的32nm高清显卡依然无法对中高端独立显卡构成任何威胁,但已经媲美中低端独立显卡水平的性能表现和相对于独显而言毋庸置疑的能耗优势势必将开启“非独立显卡”的新篇章。
  Sandy Bridge核心显卡拥有LLC缓存的独立访问权,这是Sandy Bridge核芯显卡区别于上代产品的重中之重。与过去的集成显卡解决方案相比,SNB核芯显卡无需再向内存请求缓存数据,而是可以直接访问处理器的LLC缓存,不仅大大节省了通信时间,同时也为处理器整体节能带来利好。核芯显卡的LLC缓存利用规则完全由显卡驱动控制,包括寄存的数据和核芯显卡可利用的LLC缓存容量等。也许在消费者看来,统一了制造工艺后将32nm核芯显卡完全融入CPU、并使之可以全权访问LLC缓存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但事实上对于英特尔而言,重新设计核芯显卡并使之可自由访问LLC缓存并不容易,比起NVIDIA重新设计GF100显示核心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SNB核芯显卡的技术改良并不仅限于此,新一代EU处理单元对多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调整。每个处理单元抓取多线程指令的能力大幅提升,而DiretX 10 API指令与内部ISA映射的一一对应则可有效提升处理单元宽度,IPC也得到相应提升。EU还可以对包括正余弦运算在内的抽象代数运算提供硬件支持,其运算效率亦较前代产品实现较大提升。
  在英特尔过去的显示核心架构中,寄存器采用即时分配原则,当某个线程对寄存器的需求并不迫切时,剩余的寄存器可被分配给其他线程。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有效节省核心面积,但更多情况下却会因为线程无法调用空闲寄存器而对显示核心的性能构成严重影响。在过去几年里,英特尔一直尝试提升每线程分配的平均寄存器数量,但收效并不明显,因此在SNB核芯显卡中,英特尔为每个线程分配120个固定寄存器,从而彻底解决了当寄存器不足时、工作线程难为无米之炊的糟糕状况。
  处理单元的多个技术更新让新一代SNB核显处理单元的吞吐量大幅上升,可以达到上一代产品的2倍有余。虽然不同型号的SNB处理器其核显规格有所差异,核芯显卡处理单元的数量亦存在区别(HD Graphics3000拥有12个处理单元,而且D Graphics2000则只有6个),但凭借新一代处理单元出色的运算能力和吞吐效率,即便是只有6个处理单元的核显版本,其表现也会比上一代英特尔高清显卡优秀很多。
  与Larrabee相比,SNB核显的设计思路可谓云壤之别。Larrabee的关注重心是可编程硬件的扩展应用,而SNB的核心显卡却倾注于固定功能硬件的扩展应用。后者虽然妥协了硬件功能的灵活性,但却在功耗、性能和核心面积上赢得了先机,很显然,这种设计思路更符合英特尔自身的定位。对于Larrabee的胎死腹中,我们不必扼腕叹息,因为SNB和它的核芯显卡(也是英特尔的第六代显示核心产品)更贴合用户的应用需求,也蕴含着更多希望。
  
  多媒体转码/高清视频回放
  
  为了迎合日益增长的高清应用需求,同时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该领域的传统优势,英特尔对Sandy Bridge的多媒体性能进行再度强化。
  先来看看SNB的多媒体转码特性。大多数视频源都以某种压缩格式编码,而作为终端用户,为了将这些视频与自己的存储设备和播放设备匹配(例如硬盘容量不够,不足以放下大尺寸的高清片源,或是自己的播放设备不支持播放某种格式的视频),则需要对这些视频源进行解码和再编码。而作为一种高负荷的CPU密集运算应用,视频编解码也成为业界衡量处理器性能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而GPU是否能为媒体转码提供必要的加速效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是否美好:实验证明,在没有出色的GPU加速的情况下,单纯用CPU对一段高清视频进行转码需要花掉的时间可能足够你看完一场双加时的NBA季后赛。因此,在GPU中加入固定功能的视频解码器已经成为目前业界的统一手段。
  视频转码与播放视频不同,后者只需要对视频进行解码,解码器的工作效率只要高于视频帧率,用户便可获得流畅的播放画面;而前者则需要先对视频源进行解码,并同时进行再编码。因此,硬件加速视频解码引擎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硬件加速视频编码引擎的工作效率。在上一代产品中,视频解码硬件加速功能被拆分到固定功能解码器和GPU的处理单元阵列中,而对于SNB而言,所有视频解码加速将完全由一个高速解码引擎完成,它被称为Quick Sync快速同步技术。该技术可很好的平衡流数据管线,并支持多数据流和基于帧的任务切换器。在32nm制造工艺提供的高主频和大容量LLC缓存支持下,SNB的高速解码引擎不仅拥有更高的解码效率,并能确保低带宽占用,从而提升带宽利用效率。
  事实上,这个解码引擎在编码环节中还会被再度利用。当视频源的帧被逐一解码后即会被分配至核芯显卡的可编程处理单元阵列内等待转码。在媒体加速引擎的帮助下,可编程处理单元可高效处理待转码的数据,包括高质量的视频缩放、降噪过滤、反交错及细节强化过滤等。整个英特尔快速同步引擎便是由快速解码引擎、可编程处理单元阵列和固定功能硬件三部分组成的。
  在高效的视频解码引擎支持下,用户利用SNB核芯显卡回放高清视频的体验将是无比流畅的,且CPU资源占用率仍可保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便于用户利用SNB出色的性能输出能力在同一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
  
  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
  
  与第一代睿频加速技术相比,SandyBridge提供的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的原理虽然相同,但实际表现更加“睿智”。面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任务类型,第二代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可根据不同的指令类型确定超频幅度,最大化利用TDP冗余量来实现高效性能输出。在平衡性能及功耗时,第二代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的算法也更加智能,处理器的超频幅度相对第一代睿频加速技术而言更大。英特尔对睿频加速的安全性负责,用户既能享受到大幅超频后的高性能快感,又无需担忧硬件损坏。更重要的是,即使处理器工作在多线程模式下,只要TDP存在余量, 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即可对多个处理器内核进行智能超频,对于充斥着各类多任务的现代PC应用环境而言,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
  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的引入可以理解为英特尔和微软两大巨头的再度携手:SandyBridge全新加入的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不久后即将发布的Windows 7 Service Pack 1中也将对此提供支持。256位的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类似于用户所熟悉的SSE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其主要职能是改善处理器的密集型浮点运算能力,可向下兼容SSE,但位宽却提升为之前的两倍(SSE4位宽为128位),理论上其浮点运算效率将提升为之前的两倍。
  
  移动计算平台转折点
  
  近些年以来,笔记本电脑都是个人用户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与日俱增的计算性能不仅让笔记本电脑成为数字办公和数字娱乐的枢纽设备,同时也帮助用户开发出了更多新颖的应用模式。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的平均购置成本逐渐走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机动性更强的笔记本作为自己办公娱乐的首选,可以说英特尔的Roadmap已经在暗示我们移动和小型化才是桌面计算的归宿。
  英特尔近几次重要的处理器技术及架构更新,除了继续强调性能表现方面的突破外,更多的重要特性均围绕低能耗和高能效展开。酷睿微体系架构奠定了高效执行机制和智能功耗控制的基调,45纳米及32纳米制造工艺则从材料环节将英特尔处理器产品的节能特性一步步推向高潮。在厂商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用户的节能意识正在被逐渐唤醒,但相比之下,笔记本节能的迫切和直观程度显然更加突出。一直以来电池续航能力就是仅次于性能(某些情况下甚至凌驾于性能之上)的笔记本核心技术指标,英特尔笔记本平台也凭借在节能和续航方面的巨大优势始终稳坐钓鱼台。Sandy Bridge问世,续写了英特尔处理器在能效表现方面的优良传统,其搭载的新一代核芯显卡则是以此为依托的一把开山利剑。
  作为新一代移动平台的代表产品,HP公司推出HP EliteBook、HP ProBook系列产品不但因Sandy Bridge平台获得了出色性能,而且在功能上也有更为贴心的提升。
  对于商用笔记本用户来说,安全性是首先需要保证的。与台式机不同的是,笔记本电脑经常要陪同用户奔波于各地。频繁的移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HP商务笔记本电脑在外壳部分采用了镁合金材质,不仅令产品更加美观,同时增强了其坚固程度,加之主板部分的镁合金衬托骨架和屏幕部分的蜂巢设计,无论是挤压还是一定高度的跌落都可避免设备和零部件的损坏。除了安全性之外,设备的可靠性是保证其长时间使用或是适应恶劣环境和突发事件的根本,与消费类产品不同,商务笔记本电脑往往更加“结实”。试想一下,移动计算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诸如行李托运时的挤压、携带时的磕碰、使用中意外涉水等等,如果商务笔记本不堪一击的话,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HP商务笔记本电脑在可靠性方面进行了诸多考虑,这也是商务笔记本的必修课之一。HP商务笔记本在机身底部设计了排水孔,同时在键盘背部采用了超薄聚酯膜,增强了整个系统的防水性。我们曾经在测试时将一瓶矿泉水倒在处于运行状态的HPEliteBook产品的键盘上,可以看到排水孔及时将水分排出,而HP EliteBook产品却安然无恙。
  尽管处理器、内存和显示芯片决定了系统的性能,但零部件中保存数据的硬盘却是最脆弱的。HP为其商务笔记本设计了名为3DDriveGuard的硬盘保护系统,其三维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硬盘状态,当遇到震动、颠簸等情况时,传感器会立刻锁死硬盘磁头,避免磁头划伤盘面造成硬盘损坏和数据丢失。
  作为个人用户,无论是由于设备丢失还是损坏造成的数据损失,往往都会令他们痛心不已;而对于商务用户来说,某些重要的信息被窃取就不仅仅是“心痛”的问题了,很可能面临商业机密的泄露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他们来说,设备本身也许有价,但数据却是无价之宝——这也正是商务笔记本电脑必须重视安全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指纹识别器几乎是所有商务笔记本的标准配置,在更高的安全设置下,开机伊始便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是扫描指纹,最大程度保护数据访问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现今的指纹识别器不仅仅是通过扫描手指纹路实现安全认证,而是要求所扫描的为活体手指,结合指纹和人体电信号等信息共同完成识别过程。
  当外出就餐或是暂时离开笔记本电脑时,如何防止他人通过外部存储介质非法拷贝笔记本电脑中的信息呢?HP商务笔记本电脑提供了设备访问权限设置功能,可屏蔽诸如蓝牙、1394、USB、读卡器甚至光学驱动器等外部存储设备或是接口,避免了数据被窃取的危险。
其他文献
日本SHE&SHE服装设计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日本,在上海成立办事处,主要负责开拓国内业务以及负责订单的生产落实。别看办事处的规模不大,但与成熟的大型公司相比,他们的应用需求并不会有显著缩减。而且由于办事处刚刚成立不久,目前在场地和办公设施配置上都有限,但是业务开展的需要对于机器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色彩准确的彩色A3幅面打印,还需要A3扫描功能,因为要经常扫描一些设计杂志上的服装款式以便参考,另外
期刊
三星Aegis600B有14”和15”两种尺寸,在外观上,三星Aegis600B采用了独特的黑色镁金属材质外壳,整体外观高端、沉稳、大气。  在配置上,三星Aegis600B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应用完全从中高端商用人士的角度出发。全面搭载Intel新酷睿17四核CPU,NVlDIA专业独立显卡,1GB超大显存,支持显卡智能切换。正版Windows7操作系统,使得整机拥有超强的数据、图形处理能力,能完全
期刊
iC MF4452是佳能中端激光一体机中的新一代机型,它将价格实惠、体积小巧、启动速度快等该系列一贯的优良“传统”都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同时在操作界面上,新机型也有明显进步,大尺寸的屏幕加上丰富的快捷按键,能帮助你高效地完成日常的办公应用。根据用途或使用环境的不同,MF4452还拥有很多的扩展型号,包括标配自动双面打印组件的MF4550d,配置网络连接的MF4420n,无传真功能的MF4412以及
期刊
大慨是打印机市场沉寂了太久,冷冷清清的打印机市场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积需力量,到了今年,不少厂商都任产品端推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策略,种种迹象似乎任表示,打印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复杂化,而期间的“争夺”则不可避免的愈发激烈,各家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来引起更多用户的关注。正当一些厂商想方设法试图让家庭用户为小型激光打印机买单的时候,某品牌搞出了仅打印黑色的喷墨打印机来专攻小批量文字打印的市场——与小型激光
期刊
OLED技术凭借在高对比度以及高色彩饱和度和厚度优势,从问世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成为TFT-LCD的终结者。但直到今天,期待中的终结遥遥无期,相反TFT-LCD阵营不断有诸如LED背光、3D显示等新技术出现,令其霸主地位更加牢固。  那么,技术先进的OLED与受众广泛的TFT-LCD究竟谁在日常使用时更出色?显示效果的提升是否值得为此买单?我们联合国内某光学实验室,使用专业的光学测试设备,对比测试了
期刊
无论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多么誘人,液晶一体机的工艺多么成熟,总还有一种应用可以让传统塔式结构的桌面计算机固守着一块阵地,毫无疑问那就是游戏应用。这里所说的游戏,显然不是指“植物大战僵尸”或“三国杀”这类的休闲益智类游戏,而是那些总在引用最新的光影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硬件性能的大型3D游戏。虽然英特尔总在标榜自己的“核显”技术有多少技术创新,但是凭心而论它也就是比自己的前一代产品有明显的性能提升,运行主流
期刊
游戏PC的定义是什么?当然这不像英特爾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或博锐计算技术那样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游戏玩家可以DIY一台高配置计算机,称其为游戏PC;品牌机厂商也可以打造一款造型张扬的产品,赋予其游戏PC的定位。大体上来说,我们以往对于游戏PC的定义基本就是最前沿的硬件配置加上个性张扬的机箱模具以及能够为游戏玩家带来舒适操作体验的豪华键盘鼠标。当然这个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PC厂商也会根据玩家的需求不断加
期刊
在聯想的商用计算机产品线中,扬天系列主打中小企业市场,而ThinkCentre和启天系列则定位于政教和大型企业,其中ThinkCentre系列一直都代表着商用计算的高端产品形象。尽管在过去的两年里,液晶一体机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抢班夺权”迹象,但是传统结构的桌面计算机凭借着稳定成熟的制造工艺以及对核心技术的快速跟进优势,仍然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本月我们评测的这台ThinkCentre M8300
期刊
ASUS Lamborghini VX7  编辑评价    如果你已经超脱凡尘,视金钱如粪土,并且有足够多“粪土”的话,那么买一台ASUS Lamborghini VX7摆在家里是真的能壮门面的。我相信你的朋友来做客时,看到这款产品之后一定会忍不住过来摸几下,然后发出感慨:这机器真酷!但看到价格一栏写着待定之后,想必不少朋友会望而却步吧——这就对了,连ASUS推出这款产品的目的都是证明自己的设计实
期刊
作为一名从业11年的IT编辑,让我来回顾商用电脑的完整进化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电啮在2000年之前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政教、金融等行业,而我茌参加工作之前仅仅是对DIV市场有过凡年的关注。因此对于电脑在商用领域的进化过程,只能带您从2000年之后开始回顾。  我并不打算以编年体的方式来逐年回顾商用PC的发展历程,那样可能会变成一篇流水账,并不适合突出重点,同时读者也难以找到清晰的脉络。我认为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