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7、白细胞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健康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U模型.建模前及建模后7、14、21、28 d,取小鼠眼球作石蜡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视网膜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4、IFN-γ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7、IL-4、IFN-γ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7、IL-4、IFN-γ的蛋白表达.结果 建模后14d,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葡萄膜组织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脾及视网膜组织中IFN-γ mRNA和蛋白表达均于建模后7d达到高峰;小鼠血清中IL-4、IL-17含量,脾及视网膜组织中IL-4、IL-17 mRNA和蛋白表达均于建模后14 d达到高峰.小鼠血清中IL-17含量,脾及视网膜组织中IL-17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程度均较IFN-γ、IL-4更为显著.建模前与建模后7、14、21 d小鼠血清中IL-17、IL-4、IFN-γ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817.346、268.600、164.621,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28d小鼠血清中IL-17、IL-4、IFN-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7、14、21d小鼠脾(F=312.67、114.250、216.220)及视网膜(F=271.504、85.370、80.722)组织中IL-17、IL-4、IFN-γ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28 d小鼠脾及视网膜组织中IL-17、IL-4、IFN-γ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IL-4、IFN-γ在EAU中均明显表达,共同参与了EAU疾病的过程。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
【摘 要】
: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7、白细胞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健康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U模型.建模前及建模后7、14、21、28 d,取小鼠眼球作石蜡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视网膜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4、IFN-γ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
【机 构】
: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首都医科
【出 处】
:
中华眼底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机关单位或公司企业都在追求日常工作上的专业化、信息化以及效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试图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找到一种稳定有效的提升日常工作效率的信息化平台。在这种被背景下,虚拟化技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逐渐重视和肯定。本文就是以研究虚拟化技术中的桌面虚拟化架构为方向,深入分析了KVM桌面虚拟化架构的原理及其相关机制,提出了对KVM云桌面平台的具体应
目的 观察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形态学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的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右眼视网膜下注入1%透明质酸纳50μl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作为实验组,左眼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建模后3d,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特点.建模后3d,提取大鼠视网膜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的相对蛋
Android是由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近年来由于Android系统的源码开放和应用便捷等特性,采用Android系统的便携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考虑到Android广
本文着重从Sakai教学平台的使用出发,简单介绍Sakai教学平台的起源和发展,并且在自己使用的过程中,简单阐释关于Sakai教学平台的特色。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访问质量直接影响业务访问效果,CDN作为网络优化技术,对运营商业务发展和用户体验起关键作用。本文从业务发展、关键技术等方面分析了CDN的业务和技术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CDN的实际应用场景。
期刊
介绍了强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效应实验的实验方法 ,阐述了用于效应实验的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思想、组成及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