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3D MAX”课程教学初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在中职“3D MAX”教学中“就知识讲知识”的不足现状,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尝试。上课时将知识点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从最适合于中职学生学习的程度组织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根据任务驱动原则,力图从简单实用的基本实例任务入手,使中职学生掌握学习3D MAX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中职;3D MAX;教学
  
  3D MAX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软件,是制作建筑效果图和动画制作的专业工具。无论是室内建筑装饰效果图,还是室外建筑设计效果图,3D 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都是实现创造力的最佳选择。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掌握该课程的相关技能,毕业后可以到广告、装潢、多媒体制作等相关公司就业,因此中职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比较重视。但是由于3D MAX软件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中职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教学与技能人才需求相脱节等原因,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中等职业学校3D MAX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中职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真正满足今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3D MAX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求对实体绘制、造型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求对参数设置、功能使用等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和应用,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安排3D MAX课程教学时,要注意课堂讲解、实操演示与中职学生实训练习的结合,注意在实训教学时对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形成加以指导和帮助,并控制好它们之间的时间关系。根据中职生今后的岗位特征和社会对大量熟练操作人员的需求,在保障必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操技能的培养。3D MAX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而且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常规的讲授法、演示法等方法外,还要积极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介,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3D MAX的应用领域很广,有电脑游戏、影视动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建筑装潢和科学研究等。根据本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将3D MAX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建筑装潢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使中职学生学会用 3D MAX设计制作室内三维效果图;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了,再把总目标细化为每节课教学的子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
  二、重视课堂导入
  每节课花几分钟的时间调动起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节课能否上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讲到挤出建模时,教师可以向中职学生提问:“教室的墙体是怎样建成的?”然后再启发中职学生思考:“用3D MAX如何建模呢?”接着再进一步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现在手头有一套房子的AutoCAD平面图,你该如何依据它进行房间的三维建模?”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在教师的引导下,中职学生一步步向更深的知识层次思考,从学习的被动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
  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学以致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对具有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实例或个案,通过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选案例,所选案例要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可讨论性等。例如在3D MAX的灯光模块教学时,安排某酒店大厅室内灯光效果设计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如何进行灯光设置,哪里放置点光源,哪里放置泛光源,自然光效果如何设置,物体的自发光、反光,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效果如何控制,对于某局部的主光源、背光、侧光如何配合,对于整体的灯光色调的把握等。然后,把学生设计的灯光分布与该酒店大堂最终采用的设计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该案例教学,学生对3D MAX中的这几种光源各自的特点和使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比以往仅靠死记硬背收到的教学效果更好。实践表明,在3D MAX课程中适当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任务驱动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这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特点十分贴近。我们应把“任务驱动”具体应用到3D MAX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建模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建立会客厅局部场景这一具体任务,然后将其划分为客厅墙体及建筑结构的建立,沙发的建立,茶几的建立,茶杯、茶壶等其他物品的建立等几个子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他们完成不同的子任务:普通的学生完成前三个子任务,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再完成第四个子任务,特别优秀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的模型在满足逼真性的前提下增加创意。学生通过整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务。
  四、鼓励中职学生勤动脑、多动手
  3D MAX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原理理解得很透彻而不能实际动手操作,这种教学结果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中职学生勤动脑思考,给中职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正式讲解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都是中职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这一过程正是充分发挥中职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既要给中职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把握好“度”,不能让中职学生放任自流。
  五、及时总结评价
  对于中职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对于学习态度认真、有创意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要及时提醒督促;对于个别性的问题要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要及时总结纠正。例如,在学习布尔运算时,教师简单讲解布尔运算的原理后,可以让中职学生运用布尔运算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进行建模,中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连续的布尔运算往往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得及时总结中职学生出错的原因,并说明正确的运算方法。为什么一开始讲解的时候没有告诉中职学生正确的布尔运算方法?其实是为了让中职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笔者所教的中职学生,每堂课学习的热情都很高,也很有创意,在学期末的时候,每个中职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室内三维效果图的设计制作,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清华.三维设计学习的初探[J].职业
   圈,2007(11).
  [2]王正刚.3ds max教学应用的思考[J].
   装饰,2005(7).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其他文献
今年3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浙江省江山市公交车司机毛志浩驾驶602路公交车出发前往衢州。当公交车行驶至46省道衢州公路墩头山路段时,突然,前方发生车祸撞倒路灯杆,路灯杆击穿了车
“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德育课不想听”是职业学校普遍的现象,这与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关,也与教师沿袭传统说教式教学有关。传统教学法的最大弊端是学生被动学习,独立探索的时间太少,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欠缺。而问题化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宽松的独立探索时间,将被动学习过程转化为自主学习与求知探知相结合的积极探索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潜能,使学生身处课堂又走出课堂之外
实施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本文通过对教学成果奖价值与作用的论述,旨在阐明教学成果奖的创新实质及其在推进教育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提 要】教师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法的意识,将文章的表现手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还原情境领悟详略安排的意图,比较词句语段体会构思的精妙,图示内容思路明了文章节奏的变化,补充同类片段强化描写方法,借助层层追问学习写作策略,让学生真正获得和提升语用能力。  【关键词】策略 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 写法指导  吴忠豪教授把教学策略、方法归结为“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应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教育理论,是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浸润与感悟的一种教育方式。笔者
减负提倡的是高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趣味性很浓的语言情境,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用实物辅助教学  为强调直观,可以把实物带到课堂以辅助教学。如教学生时间表达法时,可以带一个小闹钟,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