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设疑”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o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历尽艰辛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西游记》。”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一、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究根究底的愿望,自然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载着一件事。联合国国旗一向有受任何影响朝升夕降,但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已示衰悼。就在其他国家为此举动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见个一位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总理——周总理。”这样巧设设疑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由此顺势利导“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千方百计阻扰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學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就会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二、在讲读课文中可之采用——故作设疑的方法:
  1、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蛇与庄稼》一文,“蛇是一种动物,庄稼是植物,前者靠食物生存,后者靠养料生存,这两者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呢?它们之间为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又如《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理解了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2、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太阳》这篇课文,如果他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3、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运用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险象横生:可以试用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5、借词达意: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阿凡提智斗巴依》的故事,“一天,地主巴依和老婆要与阿凡提打赌,要是阿凡提能猜对他们下棋的结果,巴依就认输。阿凡提灵机一动,立刻写下‘你赢她输’四个大字。结果,三局分别是巴依赢一次,他的老婆赢一次,和棋一次。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意点了标点,不得不让地主巴依认输。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她输。’、‘你赢她?输。’、‘你赢?她输?’。”顿时设疑起了效果,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三、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课文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疑问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设疑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了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的。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
  通过设疑置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进行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把语文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等各项活动中去。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设疑置问的艺术、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巧妙地进行设疑置问,选准突破口,充分展示课堂设疑的艺术美,鼓励学生善思、勤想,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课堂教学这一盘棋下得更妙、更绝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民营企业是当前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有巨大帮助,但由于国内外经营环境变化无常和自身体制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是特别科学完善,甚至已经影响了民企的生产效益。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常见财务管理不足的前提下,提出改良对策,帮助民企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能力,促进民企科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 管理    大力拓展民营企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当今
期刊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通过举例,分析了优秀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的综合型人才,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更新理念 创设环境 通力合作    2010年中考我班孙嘉瑞同学以总分683分的优异成绩荣获保定市中考状元(不含优惠加分),我班许家祺同学数学考了120分,荣获数学单科状元,并以668分的总分进入保定市前十名。还有张静,李博超,王佳文,王璐,郭亚
期刊
摘要:要鼓励学生课堂中多讲、多问,是数学符号具有儿童化的语言功能。如果思维已生活化了,语言仍依据书本上的文字,未免有些教条,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更贴近儿童生活,毕竟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  关键词:数学 生活化 兴趣 意识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
期刊
摘要:本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96名高二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用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和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成绩和阅读策略的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和性别之间无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将会对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阅读策略 性别 学习成绩 相关 英语教学    
期刊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式“综合化”“平衡化”“发展化”,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课程评价是建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很多教育家都对教师角色进行了定位,例如: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教育协作者;创新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
期刊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而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学校后勤管理的意义、内容、要求等有明确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下面,我就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谈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一、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它是利用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管理对象要素,为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渗透 德育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語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
期刊
我们学校注重发展第二课堂。发展第二课堂,一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使整个校园作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团结向上,竞争进去的学习集体,成为学生成才的土壤,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开设提高学生体能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众所周知,舞狮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历史财富。佛山永春拳是我国南拳之一,成
期刊
我校是福建省“一级达标校”,是一所百年名校。进入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是本县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这样,我校的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重点就不仅仅在转化差生,也不能单纯地成为政教、教务两处的“勤杂工”和“传声筒”。而应该致力于学生优良素质的培养,使他们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成为当代青年中的栋梁之材。怎样培养他们的优良素质呢?  一、形成一个文明、融洽具有活力的班集体  班级融
期刊
實践证明,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健环节之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落脚点,多年来西市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少年儿童健康素质提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和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和谐西市城区,提高全区学生健康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