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体验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對现代教学的条件,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数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例如:我们求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结果得540o。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o,结果得540o。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o加上360o,结果得540o。
  
  图1 图2 图3 图4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o,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o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o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o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o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o。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找出规律。
  再次,数学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的去做,去尝试,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的条件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将一三角形的硬纸片剪拼成一个矩形,使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硬纸片的面积相等,学生运用硬纸片剪剪、拼拼,充分地进行动手、合作,发现有多种剪拼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抛一枚硬币的实验研究概率时就需要学生合作,一个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另一个学生记下每次抛硬币的结果,在大量实验下,得到一组数据,利用这组数据定性的去分析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通过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让我们数学与现实生活上连接起来。让课堂更加活跃。要高效率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是思维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思维能力自主性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  数学这门专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发展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属数学科学的基础,但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