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联合吲哚氰绿试验对巴塞罗那B期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切术后肝衰竭的指导价值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联合吲哚氰绿(ICG)试验对巴塞罗那(BCLC)-B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指导价值。

方法

分析行肝切除术的BCLC-B期HCC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APRI值最佳截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识别PHLF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BCLC-B期HCC患者肝切术后是否发生肝衰竭分为肝衰竭组与非肝衰竭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APRI的差异。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216例BCLC-B期HCC患者,共30例(12.9%)发生PHLF。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APRI、ICGR15与PHLF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对PHLF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831,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65.6%),最佳截断点是0.59。其中APRI-ICGR15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高于APRI或ICGR15单个指标,而APRI和ICGR15的AUC相近。对于BCLC-B期HCC患者,当APRI<0.59且ICGR15<10%时,PHLF发生率低;当APRI≥0.59且ICGR15<10%,或APRI<0.59且ICGR15≥10%时,PHLF发生率稍高,此时手术治疗需谨慎,术前应积极纠正肝脏功能,术后给予积极支持治疗;当APRI≥0.59且ICGR15≥10%时,PHLF发生率较高,暂不建议手术治疗。

结论

ICGR15、APRI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两者相结合能更好的评估BCLC-B期HCC患者PHLF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在复制性老化髓核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人源髓核细胞(NPCs)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化特性及慢病毒干扰载体不同进行分组,即A组:未老化第三代NPCs,B组:第十代老化NPCs,A和B两组根据转染不同的慢病毒载体shYAP或sh-Control再分两个亚组,分别是A sh-Control组,A shYAP组,B sh-Control组和B shYAP
期刊
目的建立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PDX)小鼠模型,并对形成的PDX肿瘤与原代患者肿瘤生物学一致性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PDX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手术或活检取临床肺癌患者的新鲜组织,接种于免疫缺陷小鼠NOD-Prkdcnull-Il2rgnull(NPITM)皮下以建立肺癌PDX模型。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传代肿瘤病理分型与肿瘤标志物表达与原代肿瘤的一致性,并结合临床患
目的探讨肩峰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部分肩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2例经肩关节磁共振确诊为肩袖部分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RP组及对照组,其中PRP组16例,在B超定位下经肩峰下间隙注入自体PRP 8 ml,对照组(16例)在B超定位下经肩峰下间隙注入自体静脉血8 ml。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6周、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CMS)及肩关节活动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多数患者在经过6~8个周期的全身化疗后会出现耐药,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因此,阐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将围绕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微小RNA、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以及相关分子事件,对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长链抗分化非编码RNA(DANCR)在肝癌肝内转移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肝癌肝内转移并手术切除的24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术前、术后血浆样本,24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浆样本,以及24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浆样本。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测定肿瘤组织及血浆样本中DANCR mRNA的表达,并分析DANCR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肝内转移患者
目的建立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在猪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头贵州小型猪,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暴露一侧肾脏,在不阻断肾动脉的情况下于中极剪下约2 cm×2 cm×2 cm肾脏组织,单极电钩电凝止血,不缝合肾脏创面。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及肾脏出血量。术后3只猪饲养1个月,观察尿液颜色、毛色、行动反应能力等变化。3只猪于术后第7天处死,取术肾观察手术创面病理改变。结果6头猪手术均安全顺利进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逆转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对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乙酰肝素酶(HP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和二甲基亚砜,观察两组裸鼠肿瘤生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C
目的探讨体外轴向应力刺激对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分子(CD34)、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第8天开始每两天给予应力刺激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为无体外轴向应力治疗组。术后第2、4、6、8周行X线检查并用Lane-Sandhu评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