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买卖的立法干预探析

来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8102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器官买卖不利于保证受体生命健康,严重违背生命伦理,是一种新型犯罪,并会引发其他犯罪,因而,我国应对人体器官买卖进行立法干预。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支持人体器官买卖,但此观点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应予以摈弃。我国应制定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法,确立禁止买卖人体器官的原则、设立完善的人体器官来源审查制度、制订和补充旨在严厉打击人体器官买卖行为的刑法规则,以干预和规制人体器官买卖行为。
其他文献
目前全球癌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160万,探讨如何处理癌症病人的知情权问题,贴近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主原则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自主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从临床实践出发,分析了患者知情后拒绝治疗的自主选择与其他利益相冲突的情况,总结了医生尊重患者自主权利的伦理
对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D)性别的非医学用途,尚有很多争议。从伦理学角度考虑,非医用PGD性别选择存在文化差异,在亚洲一些国家可能会引起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性别歧视等,在西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