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前瞻性地纳入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0.6±7.8岁.手术节段胸椎(T3~T10)8例,胸腰段(T11~L2)8例,腰椎(L3~L4)2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4例,D级9例,E级5例;合并冷脓肿形成15例,椎管内受累13例,窦道形成2例.患者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n-HA/PA66椎间支撑体结合自体骨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规律抗结核治疗18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胸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按照ASIA分级)变化;并根据X线片及CT观察植骨融合、支撑体下沉、后凸畸形纠正和维持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除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外,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本组病例随访5~10年,平均7.5±1.8年.除1例术前为ASIA分级C级的患者恢复为D级外,其余病例均恢复为E级;胸背痛VAS评分由术前7.0±1.8分缓解为术后2.4±0.6分,至末次随访时为1.4±0.4分;术前后凸为11°~82°(31.0°±11.6°),术后即刻为2°~46°(18.2°±9.6°),后凸矫正10°~36°(13.0°±8.3°),末次随访时后凸为3°~56°(22.5°±8.1°),后凸丢失1°~11°(4.3°±0.8°);术后6个月10例(56%)获得骨性融合,术后1年17例(94%)获得融合,术后2年所有病例均获得融合,骨融合发生较慢主要见于2个以上运动节段病椎切除重建的病例;支撑体下沉发生11例(61%),主要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内,下沉0~6mm(3.0±0.7mm),1例椎旁脓肿复发和窦道形成,经过换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加强营养、换药等处理治愈.结论:经过5年以上的长期随访证实,nHA/PA66椎体支撑体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前柱重建.
其他文献
6月5日,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在韶关市领导郑振涛、艾学峰、段宇飞的陪同下来到南雄市调研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转移工作。南雄市领导许志新、刘清生、王荣光、黄德群、吕道宏等陪同调研。  刘志庚一行首先来到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园,认真听取园区发展情况的介绍。据了解,精细化工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1万亩,分两期建设。到目前为止,一期入园企业99家,产品涉及树脂、涂料、油墨等领域,45家企业完成投试产,产业聚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指术后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1、2].SSI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浅部感染(位于皮肤及皮下组织)、深部感染(位于深
期刊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目的:对围手术期不同抗生素使用时长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上掀起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热潮,在有限的课堂之内创造更高的效率与价值,不仅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With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