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多维度居住环境主观绿化评价水平与心理健康研究——以上海市里弄为例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有研究对城市绿地的心理健康效益持有不同观点,原因之一为各研究对绿地的评价方法存在差异.目前评价绿化水平的维度较为单一,且缺乏对城市特殊居住环境和社会空间类型的关注.基于2016年上海市新旧里弄综合调研数据,分析里弄建成环境绿化空间对自评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采用卫星遥感与街景识别等技术,从绿地可达性、绿地面积、社区植被覆盖水平、社区绿视率水平、社区绿化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和不同尺度,对居住环境主观绿化评价水平进行量化.研究发现:居住区植被覆盖率特征及公园规模与自评健康显著相关,公园规模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未发现绿视率以及居住地到公园距离对健康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主观绿化评价水平对居民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电饭煲的更新换代,却让锅巴这个词莫名地成了上个世纪的记忆。不过大脑似乎还一时忘不了锅巴金黄的色泽和焦脆的滋味,总时不时提醒:我想吃锅巴了!
期刊
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影响:雨水污染加剧、城市洪水、海平面上升和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I)越来越多地被推广为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城市本质上为高密度且不透水的空间,仅有少量的绿地来吸收预计增加的降雨量.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大量的硬质表面会使空气温度的上升加剧.研究认为:可以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变当前的城市形态以构建应对环境影响的生态韧性.为了实现这一概念,必须将城市视为区域景观的一部分.采用一种基于流域的方法来探索如
城市植被的生长发育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从而限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稳定供给.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城市植被的影响对于提高城市植被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适应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障景观可持续性十分重要.对国内外学术论文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归纳后,对气候变化影响城市植被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增进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人士对此方向的了解与关注.当前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植被的生长状况、树种构成、物候特征、植物景观及生态功能等多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既包括延长植物生长期等积极影响,也包括以下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