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严重的脱垂性痔,既往多采用外剥内扎术或痔环形切除术治疗,其缺点是术后肛门疼痛重、持续时间长、创面愈合慢,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及痔核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自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道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来治疗脱垂性痔(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得较为广泛,国内自2000年7月相继开展,取得了满意疗效,并迅速在全国广泛推广。现就其起源、作用机理、临床疗效、特点以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综述。